我有一某区域首富朋友。最近他表扬我短视频拍摄“运镜”不错,就在我惊喜不已的时候,他接着补充,“运镜”不懂的话,自行百度下吧?

过去的几个月,我迷恋玩短视频,举着手机记录下日常生活,发表下个人观点。拍摄的视频不温不火,有几条短视频靠平台赏脸,歪打正着流量居然还不错。有时候平台不给流量,有些人会主动去要,甚至铤而走险去要。

自媒体时代,流量为王背后更是以质量打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狂飙》截图

看短视频会上瘾,玩短视频会上瘾,不仅仅要学习同行,有一点点对标思维。此外还要不断提升拍摄技巧。

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学习不少短视频教学和电影镜头解析内容。例如电影《功夫》为什么百看不厌,那是电影镜头转换明快,节奏带动观感。例如包租婆蹬蹬蹬下来,镜头一闪就到了楼下,一个风风火火的人物形象就立住了。武打镜头配合民族音乐,有致敬有创新,这样的电影从哪个角度欣赏都是精品。例如2023年大火的电视剧《狂飙》,镜头太多细节都在铺垫后续剧情走向。以高启强错杀徐江上位的关键一战之中,画面背景布置在一个废弃的工地,楼层之间有圆形的坑,暗示人物都处于危险的边缘,而人物对峙空间错落感冲击大,暗示高启强从危险境地逃出生天,徐江陨落。此类的细节基本上在很多画面都可以找到,单独一个拎出来都可以用作电影拍摄教学。导演拍摄这么用心,快进怎么能欣赏到作品的精髓?

这样引出一个问题,拍摄两分钟的短视频到底该值多少钱?同样拍摄一条短视频,有人觉得1000元足够了,有人觉得10万都不够。道理很简单,一件外表酷似的作品,成本在于拍摄机器、作品的清晰度、音乐转换顺畅、素材版权等价格差异,细微到每一帧的价格,懂行的人才明白,华强北与苹果供应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短视频行业水很深,一条短视频价格虚高,有人敢报,关键有人敢接,这就很魔幻了。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门道,只有深入进去,才明白运作的流程,才会明白“一分钱一分货”这个朴素的道理。

2023年底,我为了了解这里面的门道,我决定跟随一个拍摄组同吃同住,剧组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专业点名词,叫打杂。

从前期堪景到后期拍摄制作,我全程都进行了跟踪,特做一个记录,方便更多人了解拍摄一条短视频的流程,对拍摄花费有更直观的感受。

毕竟,我们要相信专业的力量。

01

堪景

拍摄之前,剧组就已经握着剧本了。专业的导演拿到拍摄任务之后,其实就像写一篇文章,基本的框架搭建已经搭建完成,各种画面在脑海当中不断闪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内容的填充及细化。短视频依靠剧本串联,由每一帧的镜头组成,每一个镜头切换就是不同场景,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这就意味转场。这些都是剧组该实地考察的问题。

拍摄是一门学问,光线、角度、构图等等都是技巧,这些要素需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出一张好的图片。为什么有人拍摄一张照片可以卖到几千块,有人同样拍摄一张照片,看了想打人,这就是各种要素没有找对。

电影的拍摄,多半是在一些影棚完成,光线等需要通过打光完成。最近看电视剧《繁花》很多演员颜值巅峰,一部分是依靠化妆师,另外一部分都是灯光师,把人物神情结合灯光,配合故事情节,氛围就拉满了。

如果在外场拍摄,摄影师需要看看哪一个时刻光线最美,机位如何摆设。光线不够,如何打灯。只有做到这一步,他们脑海才会出现最美的画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堪景只是少部分人先去,等到化妆组、器材组、剪辑组、后勤组等小组都到位了,你会发现就算拍摄2分钟的短视频,也是满满10多人,而且分组还如此细,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电影结束之后字幕滚动的大大小小分组,一部短视频也需要这么多分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人员出动了,吃喝拉撒都得花钱,此外,拍摄期间还要找一些专用演员。不找专业演员行不行?找一些临时演员便宜点不好么?一般来说,专业的演员可能开一次机就一镜到底。周星驰的电影台词,这就叫专业。不专业的演员,给他们一个盒饭就好了,这不节省成本了么?得之东隅,失之桑榆。临时演员面对镜头他们会躲闪,会发怵,画面张力没法体现出来。本来很自然的一件事,对着镜头僵化,舌头打结。不管导演如何调教,他们就是达不到拍摄要求。十次,甚至一百次都达不到要求,一个剧组都陪他们耗,大家都伤不起。

拍摄的过程,场地需要承担费用,要想拍摄精彩的好片,有些场地拍摄两小时动辄过万。因此,场地成本、人工成本加上机器成本,这部分费用支出大概50%。

苹果手机每年都会找知名导演拍摄一些短剧。有人会问,拍摄技巧能不能拿苹果15pm完成,他们的宣传片不是拿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为什么要动用电影机器?当然可以,拍摄一些特色题材,需要360设备,无人飞机,而且对播放的终端也有要求,这些设备有时候手机都没法完成的。

每个人对作品“高级感”理解不一样,懂的都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拍摄

拍摄是一件起早贪黑,争分夺秒的事情,这就意味劳动强度上来了。

就算拍摄一部两分钟的短视频,也是由一百多个镜头构成。一个镜头需要拍摄十次,甚至百次都有。一天当中,光线最好的光景就那么几分钟,导演需要抓住机会,甚至在转场的过程中,精确计算某些场地最佳光线时期。这意味着一群人呼啦啦在导演的号召下不断催促,演员找不到状态,调整不了情绪,拍摄跟不上节奏,导演也会跟着急,导演真会骂人,甚至打人。剧组打人的事情,只有深入到一线才知道,而不是从新闻里面看到。

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探班的照片当中,演员裹的严严实实,要么他们在冬天抵御寒冷,要不夏天怕中暑。演员辛苦,扛着摄像机的拍摄组成员更辛苦。拍摄是一门体力活,演员扛着几十斤重的拍摄机器,夏天会中暑,高强度下没有户外补助。剧组内部是一个小王国,全凭制片人或者导演预算来给工资。

2019年11月27日凌晨,著名演员高以翔录制浙江卫视的《追我吧》这档综艺节目时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瞬间晕倒在了地上。他最终还是没能被抢救过来,享年仅35岁。演员往往站在曝光灯下,他们的命运有人关注,而默默无闻的导演及演员命运则没有那么受关注。

用很多导演的话来说,拍摄有时候用命来换钱。

不这么拼行不行?不行,商业拍摄是一个快工出快活的行业,人员多滞留一天,都是成本,预算就得往上走。毕竟,不是每个导演都是王家卫,慢工出细活,预算可以一再往上涨。而商业宣传片,或者新闻宣传片,抢的是时效,慢一天慢一小时都可能被人嫌弃。

说个题外话,传统新闻制片人不是抱怨么,工资发不出来,劳动强度还这么大,这活是人干的事么?

03

后期制作

后期最重要就是剪辑,剪辑师都是一群工作狂人,通宵达旦是日常必备的技能。碳酸饮料,或者功能性饮料,香烟此类的物品摆满工作台。工作室烟雾缭绕,着火一般是日常场景。他们都吃着青春饭,拿着身体换钱。

这里重点说说版权吧,版权是一个重要一环,音乐、字幕都有版权。

如今很多人开始重视版权,不重视不行,侵权罚款有时候是天价,足以让人倾家荡产。依靠版权可以养活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例如频频上热搜的“视觉中国”,使用他们的图片,就需要付费,否则侵权赔偿会翻倍。对于商业片素材购买一个独家的镜头,价格高达几千到几万,这不稀奇,人家掌握了独家,议价权掌握别人手上,除非你不用。

剪辑的片子,需要通过音乐来烘托气氛,音乐有卡点。购买国内的音乐版权相对便宜一点,国外音乐版权都是按照美刀来计算,正在用于公开场合播放,一般商业机构难以承受这样的价格。

好的剪辑师会在性价比当中选择最出彩的音乐,他们也会从省钱角度做出很多权衡。回过头来,资方给的钱少了,剧组也可以从其他方面省出来,总不能人家又出钱又出力,这种吃亏不讨好的事情,他们一般不会做。

每个人做事都会衡量一个心理价位,好的导演对艺术有追求,太差了,或者低于市场预期,他们就不接了,扰乱市场价格,同行都会笑话。

越来越多自媒体人士从文字转行做短视频,这些都依赖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撑。越来越多的影片在海南拍摄,大概看好海南得天独厚的滨海城市气候。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都觉得海南摄影团队没有性价比,要价高,质量一般,相比北上广还是有很大差距。这不,随着大量拍摄人员涌入海南这个市场,但愿能提升海南影视行业的拍摄质量,也期待这个行业更透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