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宣公违背时令捕鱼,大夫里革见到这件事,连忙把渔网割断了,还对鲁宣公说了一番人与自然相生相养的道理,委婉地批评了鲁宣公的这一做法。宣公听了这一番话,不但没生气,反而虚心受纳,体现了他的大度和贤明。

春夏之交,万物复苏,正是鱼类繁殖的季节。然而,鲁宣公却不顾时令,下令捕鱼。渔民们纷纷拿起渔网,涌向河中,一时间鱼网密布,鱼儿翻腾。

大夫里革巡视到此,看到这番情景,心中不禁一惊。他深知鱼类繁衍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明白此时捕鱼不仅会破坏生态,还会影响渔民们日后的生计。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割断了一片片鱼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宣公闻讯赶来,看到被割断的鱼网和一旁的里革,顿时怒火中烧。他质问里革:“为何要破坏我的命令?”里革平静地回答:“此时正值鱼类繁殖之际,此时捕鱼不仅有违时令,更会破坏生态平衡。作为国君,您应当以身作则,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为了一时的享乐而忽视长远的利益。”

鲁宣公听了这番话,沉默了片刻。他心中明白,里革所说并非空谈,而是切中要害。他思虑片刻后,虚心地接受了里革的建议,并下令停止捕鱼活动。

此事传开后,鲁宣公的大度和贤明得到了百姓们的赞誉。他们纷纷表示,有这样明智的国君,国家必定繁荣昌盛。而鲁宣公也以此事为鉴,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力求在发展与生态之间找到平衡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复杂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像鲁宣公一样虚心纳谏、尊重自然规律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他们不仅具有远见卓识,更懂得如何平衡眼前与长远的利益,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人,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罝,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 ,兽长麑,鸟翼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滥:下网捕鱼。泗:泗水,在今山东境内。里革:鲁大夫。罟(ɡǔ):渔网。土蛰:在地下冬眠的动物。水虞:掌管水产及有关政令的官。罛(ɡū):大鱼网。罶(liǔ):捕鱼的竹篓子。登:通“得”,求取。寝庙:宗庙,也特指宗庙中藏祖先衣冠的后殿。兽虞:掌管鸟兽及有关政令的官。罝(jū):捉兔子的网。罗:捕鸟的网。矠(cuò):用叉矛刺取。罝(lù):小鱼网。鄂:捕兽器。槎(chá):用刀斧砍斫。蘖(niè):树木经砍伐后再生的新枝。鲲(kūn):鱼苗。鲕(ér):鱼子。麑(ní):小鹿。蚳(chí):蚁的幼虫。蝝(yuán):蝗的幼虫。艺: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