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口持续走低的背后,

值得每个人深思!

都晓得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对国家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口号喊得响,身体很诚实!

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数据落地,14亿国人交出了902万的成绩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比网络预期要好一点,但1.0的出生率,着实让中国在世界排名中倒数第二,甚至低于老龄化严重的日本。

各项补贴、各种催生政策“无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中国的出生率?

1、房价太高

虽然近两年的房价有所调整,但不可否认的是:房价还是太高了!

依照现在的工资水平,年轻人即便不吃不喝,也要30年,才能勉强买到一套不大的房子。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现在的住房拥有率不是已经高达96%,大家都不缺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结婚都想有套新房,甚至生孩子前,会考虑为他准备一套房。

在这种观念的持续影响下,无法为孩子置办新房的夫妻,自然就断了生孩的念头。

2、教育太卷

双减政策的持续落地,确实让教育有所改观。

但中国人骨子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却始终没有改变。

家长各种补习、各种卷的情况,依旧在身边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简单算过,真正培养一个孩子10多年,半套房子的钱还是要的。

核算过成本之后,巨大的压力再次为夫妻的生育上了一层“紧箍咒”。

3、医疗太贵

这个现象在有了孩子之后,变得愈发严重。

尤其是流感爆发的季节,普通的发烧、感冒都能让每一个家长心力交瘁。

看着冗长的账单,排着长长的队伍,只能坚定每个父母拼命苦干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说情感无法共通,高速信息化的时代,让还未生育的父母,提前感知当父母的不容易。

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弃生”的念头。

4、养老无望

延迟退休、银发打工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甚至未来大概率会成为现实。

年轻的夫妻,还没有等来35岁危机,就已经有了退休恐惧。

养儿防老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很多家庭集齐所有人的财富和精力,才能托举一个孩子的未来。

孩子不再成为养老的“稳心剂”,甚至成为养老无望的“助推者”。

这再次加剧了人们放弃生育的现实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座大山”的背后,藏着人们的恐惧,更藏着人们的“明智之举”。

这可能是目前催生“无效”更真实的原因。

问题很尖锐,现实很残酷,但每一项政策的落地,都让情况有所改观。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四座大山”会被彻底解决,人们一定会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迎来祖国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