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机(下篇)


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都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纽约华尔街 2003年


我近年到了美国,到了纽约观光,也去了华尔街,还好不容易乘着密集游客闪出的空隙,同华尔街上姿态勇猛金光闪闪的铜牛合了一张影。

我后来走出人群,冲着铜牛颇为欣然的想到竟在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毛小子时,就已经开始无师自通用起了华尔街们惯用的融资方式。

他们坐在华尔街那些高耸云天的大楼里把这个以小博大的东西叫成设计金融产品,还起了一个个好听的名字。这些摩天大楼都是全世界的钱建造的。

站在水淋淋的街道上仰着头颅往上看,帽子掉在了地上,脖子梗着生疼。


东营湿地温煦吹拂的阵风,每天都不时抚摸着我一张年轻的脸。

那是一张长着淡淡胡须,有些清癯略显疲惫但热情洋溢的脸。

湛蓝的天空中经常飞过白色雁阵,让人不经意间就想起了那片黄河入海口处一望无际静谧又生机盎然的湿地,那里是白色大雁和无数雀鸟野鸭幸福生长繁衍的乐园。


那可真是一段青春好时光!

自从我用整整一个晚上,独自安装调试好诺日士901彩扩机之后,这一艰巨工作的圆满完成,让我对自己颇为欣赏。

那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又一次仁慈地抚摸这座小洋楼时 ,诺日士901彩扩机第一次打印出鲜亮光洁的彩色照片,令我久久饱噷着眼泪!

我依然兴致勃勃,没有丝毫疲惫和困倦,又拿出随彩扩机一起买来的全部标准样片,做完全部通道,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几个徒弟学习打片技术。

一周后,彩色扩印业务就进入正常开工时段。

从此,扩印工作一天分三班倒,歇人不歇马。


还清晰记得三表哥每一天都到店里来检查的情形:

自从这个处于商业区绝佳地段的三层小洋楼里,安装了彩扩机以后,几乎每一天黄昏时分,三表哥都会在下班后绕道我这里,他在店门前把“大金鹿”自行车笨大的铁撑急促又麻利的支好,又有些急切地拿下车把上的皮包,就大步幅走进店里来。

每次我在店里,透过被员工擦得锃亮的落地窗,看到三表哥在店门前支起自行车时,我都会笑呵呵地迎出来。

三表哥提着那个鼓囊囊、敞着拉锁的黑皮包,见到我迎上来,就抬起另一只手,欣赏加爱抚拍着我的肩膀,操着典型的东营口音:

“你这小子呀,胆子忒大。不是一般的大。这不是一般人敢做的事。哈哈,不过,我还是欣赏老弟嘀。年轻有为呀。敢闯是好事。”

我会毕恭毕敬,立刻先敬上一支烟,再把他让到大厅最里边的里间屋沙发上。

我对三表哥无比感激。

我集资买彩扩机,三表哥居功至伟。他先是竭力反对我之前对他的游说,后来不仅倾其所有,还运用他在亲朋当中的影响力,说服更多“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土包子”,把钱拿给了我。我能如愿筹到几十个家庭的巨款,其实都是三表哥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我那时脸上故意露出轻松欢快的笑容,笑嘻嘻地说:“三哥,一切正常。您们入的股,年前肯定能第一次分红。过年我一定给您从天津买两瓶真正的茅台。”

我知道此时三表哥正密切观察着我的表情。

“哈哈,你这小子,钱都是让你哄来的。”三表哥吸口烟,烟气飘着,挺香。

“我可天天给你揪着心呐。一百二十几万。你小子知道三哥我一月的工资才一百二十几块,这还算工资高的哩。几十家子人,我可都给你作着保人呐,你要是弄砸喽,就是把你三哥切巴喽,切成比你三嫂包饺子还小的肉块块,都不够分的哩。”

“嘿嘿,三哥放心,咱一块也不会切的,老弟一定让您好好囫囵着。”我打趣的信心十足地说。

三表哥在里间屋,坐在泛着油光的棕色造革皮长沙发上,吸完一支烟后嘿嘿笑着,又起身走到玻璃房里,他嗅到一股甜丝丝的药水味道,看到彩扩机正在不知疲惫的运转。

三个方位上都满满排着硕大纸箱,里面都放着刚刚扩印完的一袋袋照片。

看到这般满负荷忙碌的情形,三表哥满足地拍了几下我的肩膀,重走回里间,提起他那个有一些象征性的黑皮包,满心欢喜骑车回家去了。

那时,责任重于泰山啊!

每天我睡眠六个小时,白天充满激情,晚上和衣倒头就睡。很多时日竟忘了时值正年夫妻间情欲似火的床榻亲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于2008年 重访东营时与三哥在一起


彩色扩印生意越来越好。

以公司为圆心,半径上百里,都是我的客户。

上百家照相馆的照片。各企事业单位拍的各种照片。人民群众如黄河入海般汇聚成的照片。

901以每小时扩印3R(5寸)照片2000张的速度印制照片,也在印制钞票。

三表哥和那些跟我沾边带沿的亲戚,在第二年就都从我这里拿回了他们的本金。他们在每年春节前腊月初八,准时来到门店后室领回包的或厚或薄的红包。

他们割肉喝酒,折着个儿的花钱。三十晚上,他们家的鞭炮比谁家的都响。

很多当地人在一起喝酒时,酩酊间常提起我的名字,都以认识我为荣。

又迎来凉爽的秋季时,深红色尖顶的小洋楼里,每一层的房间都关闭了空调冷气。

妻子满脸笑意,每天依然挽着衣袖,一副做事干练的架势,在二楼和三楼间上下穿梭,指挥着照相组和装裱组。现在,她已经培养好了接班人,不用亲自化妆了。

我也早已把相机交给一个叫张小红的聪明能干的女徒弟手里。我每天的工作都在一楼大堂,负责管理彩扩组和摄影器材组。

这时的气温开始变得凉爽,风也渐渐变大。凉爽劲风夹带着城市北边广骛湿地的腥甜湿气,每天上午都鼓动双腮,起劲的吹拂着这座城市。

一早,听到长途汽车站的高音喇叭换了新歌,碧蓝上空渺渺唱着那时最有名气的《春天里的故事》,忽远忽近悠扬回荡在耳畔。

这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歌。

我曾在电视音乐会上,激动地看到一身戎装的董文华演唱这首由蒋开儒和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的《春天里的故事》。我那时满含热泪。

我从城北王二傻开的音像店买来了这首歌的磁带,放在里间窗台上的录音机里,天天播放。董文华唱完,关牧村再唱,宋祖英又唱,我也不由自主跟着哼唱。

直到过了很多年以后,我再想起这首歌时,那个电视上的声音,那个录音机里的声音竟都想不真切,只有长途汽车站上空悠扬回荡飘来拂去的《春天里的故事》依然历历在耳畔。

我才一下子顿悟了这个悠扬回荡的歌声是在唱说人们在那个时代的温暖思绪。

后来,五十岁以后,人生感味愈来愈浓,我又把这首歌称作新中国的第二首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于1996年


宽敞的大堂显著位置搭建的玻璃房内,日本诺日士901彩扩机,正在忠诚的不遗余力的不知疲倦的工作着。

机器发出醉人的“嚓嚓”声,那是机器顶部的旋转切刀正在自动裁切相片。

从早晨七点开门开始,一楼大堂内很快就会集满老顾客。他们或坐在靠墙的长沙发上吸烟,或站立在大堂内几颗茂盛翠绿的发财树一旁拢着胳膊静观,或同熟识的人谈论着开照相馆的生意。

他们都不约而同选在日出时分,迎着第一缕柠檬色的阳光,赶个大早走进店内,然后就争先恐后把他们拿着的一书包、一提包、一塑料袋的彩色胶卷交到柜台上。

秋天是照相彩扩业的旺季。

柜台的繁忙景象,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柜台后面的俊俏女孩,忽闪着大大的眼睛,每时每刻都是一副从容不迫。她把那些富士柯达柯尼卡乐凯的胶卷铁盒,第次装进一只又一只、印着春江彩扩字样图案的牛皮纸袋里,第次开票,一张贴袋上一张给人,之后拢起那些纸袋,放进身边一个纸箱里,装满,搬进玻璃机房,交给里面的工人。

她见人就笑,出来进去,收卷开票,井井有条,没有一丝忙乱。

那时的公司,每天都忙的不亦乐乎。每天直到中午时分,一楼店堂内才会腾出空间。


记得这样一个美妙的场景:几个在垦利县城开照相馆的人,在柜台同漂亮女孩结算时,付了两捆钱,取走了几个沉重的牛皮纸袋,那牛皮纸袋原先是装富士扩印相纸的,现在里面鼓鼓囊囊装满了彩色照片。几人动作有些夸张地各抱着一个十几斤重的纸皮袋,走时都是一副心情舒畅、志得意满的样子。

垦利照相馆的豪迈举动,把一屋子同行都惊呆了,那一刻满室静谧,人人木偶般屏息观瞧,人人都是一脸的贪羡!

两个在广饶县城开照相馆的人,脖颈上全都搭着几十条棕红色的长长胶片,像西藏的哈达。他们直到垦利同行离去很长时间了,方才木偶回魂般,急对着墙壁上一长溜亮光屏,小心抻着胶卷边缘,一一把要扩印的尺寸、张数,填写在扩印袋的表格上。垦利同行展现的激励作用,让他们悄悄地为自己鼓劲。

之后他们就会到街对面翠花餐厅,或长途车站旁那一长溜饭市上吃饭,还会犒赏自己轻轻松松地喝上一顿酒。


冬天过去春天又来。

我的生意圈子越来越大,在不断循环更迭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中,中国几省都有了我的生意关系。公司开启了摄影器材批发零售业务,从胶卷盘片、照相机到明星照服装、相框……

各地照相馆的老板,前来冲印照片时,都会到一楼的茶室,喝茶进货。

我有了底气,做生意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那个年代的变化很快!

那时东营一小的学生范文里面就写到:谁也不能阻挡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两年后,我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一番慎重思虑后,果断主动出击应变,开始了一系列转型。

那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年轻的感觉真好!

请看下篇:假如还能回到往日时光(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