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电影《第二十条》里的三个案件,都出现了同一句台词?

更确切的说是同一个意思的台词——想想孩子!话虽是同样的话,可背后的意思却大不一样。

检察官韩明(雷佳音 饰)费尽口舌劝说自己曾办理的案件中,一位因见义勇为被判故意伤害的公交车司机别再上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机入狱三年,出来后从先进标兵成了就业困难户,他只想法律给他个说法。见义勇为怎么就成故意伤害了呢?

可谁又能给他这个说法呢?韩明只能苦口婆心的给他复盘,可怎么说都不好使,没想道一句你得为孩子想想,他立马就答应了去上班。其实也有观众发现了这个细节。

这里的“想想孩子”,韩明肯定是出于好心,意思是生活总要过下去,不论多大的委屈,不是还有没长大的孩子呢吗?总得找份工作,维持生活,供养孩子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当时韩明也没意识到是自己这句话起作用了,而让韩明更没想到的是,同样的话,换成了别人说给他,而且也起作用了。

韩明的儿子阻止了一次校园霸凌,过程中把霸凌者的鼻子打骨折了,韩明和媳妇李茂娟赶到学校,就听老师说你儿子惹事了。

了解情况后的李茂娟第一反应就是,老师我必须说明一下,我孩子是见义勇为,他没有错。老师说被霸凌的孩子现在不承认,所以事情还在调查中,所以只能算打架,还是他把人家打伤了。

而在得知儿子打伤的是本校的教导主任的儿子后,老师也说了那句“为孩子想想”,两人也立刻改变的态度。这一点有观众说拍的很真实,可怜天下父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老师也不能说不是出于好心,并且点破了,如果因为这事得罪了张主任,孩子还怎么在这重点学校借读,怎么考大学啊?

但令人欣慰的是,即便韩明两口子为了撤案,说好话,走关系,还送礼。即便孩子不愿道歉,从始至终他们也从没指责过孩子一句,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没错,只是碍于某些原因而选择妥协而已。

其实父母坚定地维护孩子的权益,对孩子的一生有非常大的影响。有这样的父母,孩子被欺负才有勇气和底气反抗。

老师说那个被霸凌的孩子不愿意承认,看见的孩子也不敢站出来指认,也揭示了懦弱的孩子为何懦弱,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家长被叫到学校,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孩子,那么久而久之这种孩子遇到欺负就不会反抗。

而在韩明正在办的一起案件中,来自农村的听障女子郝秀萍(赵丽颖 饰)老公捅死村长儿子被抓,村长一众人就找老婆算账,让她签署不利于她老公轻判的文书。这次村长也说了一句“想想孩子”!

很明显这是带有威胁的口吻,因为之前他们甚至当街就要把孩子绑走。所以这句话对郝秀萍也是马上起到作用。在不知孩子现在的安危下不知所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三句“想想孩子”可以看出,无论是普通公交司机,检察官,农村女性,都会被这句话所震慑。孩子,就是家长的软肋,也是一个家庭的软肋。

只要抓住这个软肋,就能控制一个家庭。换句话说,坏人一旦对孩子不利,那一个家庭就此坍塌。但孩子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呀,所以软肋就更需要法律做铠甲!

电影《第二十条》最终要表达的是每一代人都可能会为法律的完善付出一定的代价,肯能自己没法受益,但法治社会的推进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其实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的保护和保障。

在电影中,亲情,既是羁绊,更是力量,是负担,也是铠甲。也是靠亲情的力量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韩明一家,为了孩子正名,掀了桌子。

郝秀萍为了他们不再威胁孩子,以死相拼。

公交车司机的女儿,写下“我爸爸是好人”,被打动的韩明,将字条展示在了听证会上,为他说话。

所以张艺谋导演才说,“我们要注重亲情、注重家庭,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十条》是春节档一部真正的“合家欢”电影。它有合家欢喜剧属性,让人们放声大笑,又潜移默化完成了法律的科普,最后又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在春节假日里和家人们共同去增加正当防卫的知识,明白当家人受到伤害,我们该怎么做?自己见义勇为,怎样才有理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