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西事件还在持续发酵,现在最紧张的,可能就是国代和他合作的一些品牌企业。今天就有一个企业上热搜了,极兔速递。有网友留言让极兔换代言人,但是极兔速递的账号回应说“极兔不缺资源”。这个回应,让更多网友觉得愤怒,认为企业是在力挺梅西,不过极兔的官方账号很快回应了,说这是加盟商的个人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

这个场面不算陌生,过去国内一些明星出事,舆论也都会很快聚焦到代言的企业头上。在网友看来,抵制明星代言的企业,能够曲线威胁到明星的利益,这是对明星很有效的惩罚或者说威慑。这是一套很成熟的舆论反馈机制,所以在梅西出事时候,像蒙牛、腾讯、极兔速递这些企业,都很快被扒了出来,那成熟的企业,这时候应该高度警惕。尽管客观上来说,企业也都是受害者,但是面对这种群体情绪,也只能打起精神,做好危机公关。如果应对不当,就可能出现极兔速递这样被舆论进一步反噬的事件。提高危机公关处理能力,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基本要求。

但我个人最后还是想提醒,梅西这一轮的表现虽然令人失望,不管这背后是商业合同纠纷还是有更复杂的政治考量,国内企业确实是无辜者。旁观者适当给品牌施压,这可能很难避免,但是在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这些企业确实也都是受害者。梅西过去在国内的公众形象,整体还是偏正面的,这些国内企业和他合作,是很正常的商业考量,谁也不可能预料到这次的事件,而要彻底切割,恐怕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合约限制。

买票去了现场觉得受到欺骗的球迷,维权应该直接找主办方,现在主办方也承诺会退一半的票价。其他网友如果觉得感情受伤了,要抵制梅西,这也是个人自由,但是对于之前就已经有合作的企业,还是不防多一点包容。如果因为怨恨梅西,就无节制地谴责伤害国内企业,这就变成了一种“内战”,因为别人的错误,自己人打得不可开交,这不是闹笑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