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 深度

| 有用 | 好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扇子在古代不仅是纳凉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身份象征。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扇子为伴,不仅因为扇子能够为他们带来凉爽,更因为扇子是他们表达自我、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扇子上的题诗、绘画等艺术形式,为文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情的舞台。通过扇子,他们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扇子也是他们社交场合中的必备之物,通过赠扇、留扇等行为,文人之间传递着友情、敬意和思念之情。

关于书圣王羲之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王羲之有天在集市上遇到一位老婆婆,她的竹扇简陋且缺乏装饰,无人问津。王羲之出于同情,主动提出帮她在扇子上写字,以此吸引顾客。他在每把扇子上写下几个字,然后交给老婆婆。老婆婆虽然不认识字,但觉得王羲之的字写得好,因此高价出售这些扇子,很快就把它们卖光了。

此外,扇子还是一种礼仪之器。在古代的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中,扇子常被用作礼仪之具,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谦虚。例如,在宫廷中,皇帝赐给臣子的礼物常常是一把精美的扇子,以示对臣子的器重和赏识。

《唐会要》曾记载:唐太宗根据端午赠送礼物相贺的习俗,手书飞白扇赠送给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希望他们可以庶动清风,以增美德。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记载:贾元春“端午儿”前给亲人们“赏节礼”,其中便有上等宫扇两柄。可见端午宫中赠扇已成风俗。

因此,古代文人对扇子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纳凉的实用价值,更是因为扇子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扇子是他们表达自我、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也是他们追求美好生活、展现文化品位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扇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扇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仍然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1981年由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发起成立,原名为“中国扇子书画艺术鉴赏会。1983年,“中国扇子书画艺术鉴赏会”更名为“中国扇子艺术学会”。1994年,在民政部和中国文联的领导下,重新登记注册,并经批准“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为中国文联直接领导下的一级社团。

2018年7月3日,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挂牌仪式于北京举办。

2010年至2017年,毛新宇将军曾任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第五届理事。2023年6 月 21 日上午,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全票通过产生了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秘书长、法人、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成员名单。

毛新宇将军夫人刘滨当选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第七届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