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5日,尔冬强江南田野调查系列:金泽镇物质文化与生活文献展在金泽文体中心213展厅开幕,上海市青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思琴,镇党委委员吴建芳,著名视觉艺术家尔冬强出席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思琴指出,金泽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历经千载,底蕴深厚,在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更是发挥自身特色,此次与尔冬强先生合作,共同挖掘传承金泽的物质文化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讲述属于金泽的文化历史,让金泽文化更为深入人心,得以弘扬。她强调,金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镇,今后要更好地传承好、守护好、发展好江南文化,不断激活文化生命力,不断增强文化创造力,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放大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优势,更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建芳表示,尔冬强老师和他的团队在金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高度的热忱发挥出了名家工作室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他的团队通过对江南文化的深入研究,促成打造长三角文化融合标杆。江南文化是青浦文化的亮点和基石,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江南地区的远古先民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把丰富多样的江南文化资源用到极致,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发展、社会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展是尔冬强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推出的最新田野工作成果。展厅内满满当当,摆放着舟船、风车、纺车等大件实物,24个大展柜以:耕读传家;经天纬地;金泽锭子谢家车;金泽舟船;礼佛与祭祀;金泽彩绘;百业烟火;金泽满堂红等8个专题,陈列了近250件金泽古镇的家当,集中展示了金泽物质文化遗存的概貌。

此次展览的视觉文献和展品来自金泽及周边地区田野工作所获,也有一些是尔冬强先生的旧藏。策展人尔冬强说:金泽古镇所处的位置,是江南史前遗址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北有草鞋山,西有钱山漾,南有马家浜、良渚、河姆渡,如果从金泽开车出发,属于一小时生活圈;而东面的崧泽、福泉山、广富林,距金泽几乎只有一箭之遥。被这些史前遗址所环抱的金泽,留给我们巨大的考古学想象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泽古镇,是江南物质文化遗产最丰沛的地方,古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桥各有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刹颐浩禅寺,赵孟頫所绘”不断云“石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后总管庙

尔冬强认为,古镇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大家现在讲的比较多,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还有很多工作可做。金泽古镇的物质文化遗产体量有大有小,大的文化遗产有上塘街、下塘街、北圣浜街、长街等河岸两侧分布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寺院、碑刻和宋元清明遗存至今的石拱桥,这些在建造时就属于永固性质的物理遗存,我们今天把它们称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小的文化遗产有舟、车、工具、家具、生活器皿等,因为在打造时就考虑到方便移动的使用功能,我们称之为可移动文物。此次”金泽古镇物质文化与生活文献展“重点探讨的就是金泽及周边地区可移动的文化遗产。

尔冬强表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的金泽古镇,物质文化遗存的梳理工作可以纵横两个方面入手,纵向可以按照中国历史的时间顺序,从史前遗址大量出土的文物,一直梳理到现当代;横向的工作可以从专题入手,把历史遗存的旧物按照用途、材质、艺术手法等不同角度,分为一个个子课题,如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漆器、乐器、家具、纺织、镌刻、绘画、刺绣等等。

尔冬强还特别强调,金泽物质文化还具有”潮汐性“特点,每逢春、秋香汛,江浙沪各地进香船停满大小河道,帆樯林立、龙旗飘扬、香烟蔽日,行街祭拜、打莲湘、唱宣卷,各种酬神活动目不暇接。农历三月二十八的“二八汛”是祭祀东岳大帝诞辰,九月初九“重阳汛”祭祀杨震杨老爷,庙会人山人海,各地形成集信仰、游艺和商贸一体的大型民俗盛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争奇斗艳。江浙沪各地名产名物涌入金泽,这一部分的物质遗存值得重点挖掘梳理,应该纳入金泽古镇物质文化史研究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泽新池村进香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浙船籍的货船运来土特产品,在庙会上沿河售卖

丰饶富庶的江南,自古就是一个藏宝于民的地方,生活在吴根越角的人们,虽然不声不响,但每家每户多少都有几件家当,大到厅堂雅室,小至文房清供,如果把藏宝于民的这些器物集中起来展示,可以编一册《金泽长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