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一个小姑娘身袭红色少数民族服装,背着一个小背篓,一开口震撼全国。

有人高赞:全国也找不到几个像她这样的金嗓子。

有人说:我已经好久没听到这么明亮、清新的歌声。

当晚李琼一曲《山路十八弯》,一夜成名,一炮而红。

人人都以为李琼将再次站在事业巅峰,迎来让人嫉妒的掌声和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第二年,一场“帽子”失误,万千观众为她鸣不平,而她却从音乐舞台消失。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毕业后的李琼,“迷恋”一个男主持人,考入了楚天音乐台,当了一个主持人。

一次清晨她火急火燎地赶到电台,此时距离直播开始还有2分钟,半睡半醒的李琼说错了一个数字。

播报天气预报的时候,把28度说成了48度。李琼当下就慌了,立马改口:对不起,刚刚播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想凌晨5点,反正听的人不多,应该问题不大。

谁料,当天台长正在监听她的直播,一个怒气冲冲的电话直接打到直播间,训斥了一顿。

没想到的是,李琼又犯了一个“事故”。

棚内跟身边人聊“衣服哪里买”、“贵不贵”,本也无可厚非,但忘记推推子,这些闲聊家常全都播出去了。

迷糊李琼,从主持人换成了后台编辑,天天写稿。

她觉得,“我这一生肯定完了”。

不久后一场单位联合演出,演出了新人生。

当时电台开展了联合演出,李琼在台上高歌了一首《中国的月亮》,底下一大人物听出了好苗子,问李琼:要不要来部队。

李琼一听,还有机会提干,来。

一到部队,她却后悔了。

每天至少3公里早操不说,吃个话梅还要躲在厕所,这日子该怎么过呢?

尤其是叠被子,李琼苦不堪言。

早上经常看着身边人用嘴巴,把被子咬成一个直线,她想出了一个好方法。

把一个木块裁成方块,装进被子里,一叠一秒成型。就算晚上睡地不舒服,为了不用每天“咬咬咬”的叠被子,她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还受到教官表演,叠的好。没多久就被穿帮了,被子从三楼扔到一楼,还被罚了爬了5公里。

这还不算什么。

一次洗碗,她顺手一推,一个班的碗齐刷刷摔到地上,碎了。

碎的不止碗,还有几个月的津贴。

李琼盯着围墙,想着爬出去当逃兵算了,我一个唱歌的,太受罪了。

可为了进来那句“提干”,她吃着苦,卖力表现。一年又一年,迟迟看不到“升职”,李琼追问领导,说好的提干呢?

领导的一句话,李琼的人生彻底变了。

“拿奖就提干”。

李琼二话不说就报名了青歌赛。

20年前不像现在,选秀节目满天飞,当年青歌赛可以说是全国重量级的权威唱歌比赛,孙悦、毛阿敏、韦唯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青歌赛的火爆程度,不亚于曾经很火的超女。

李琼如愿拿下了湖北赛区金奖,心想提干已经稳稳的。

凭着湖北第一名成绩,拿到了全国赛比赛资格,但李琼到了北京,不是在拍照就是在游玩路上,她觉得有机会踩一踩中央电视台地板,已经是最好成绩了,获奖根本不可能。

1988年,李琼站在全国青歌赛大舞台上,一曲《三峡,我的家乡》唱得观众和评委,忍不住鼓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特的嗓音,嘹亮的歌声。

底下观众说:这个小姑娘,会拿金奖。

选手也觉得,这次金奖一定属于这个湖北女孩。

评委李谷一直接喊话:无论李琼得不得奖,东方歌舞团都要你。

媒体授予了李琼“顶尖金嗓”称号。

实力和流量皆有,冠军成了理所当然。

万万没想到,李琼冷门出局,还改写了青歌赛的赛制。

李琼以复赛第一名成绩进入决赛,却只拿了一个优秀奖。

因为当时青歌赛分为民族、通俗、美声三种,但李琼这种原生代的唱法不属于民族,又不属于通俗,出于对赛制公平考虑,最终决定给了一个优秀奖。

奖项公布那刻,底下观众却不买账,高喊“黑幕”。

事实上,听到奖项那刻,本以为稳拿奖的李琼本人也小小慌神了,直到父亲重重拍了李琼三巴掌,安慰道:我们都看好你。

小女孩,一下子就乐了。

观众打电话到中央台投诉赛制不公,记者堵得李琼不敢回家,在街上溜达了3、4个小时。

突然接到青歌赛团队电话,临时加一个特等奖,6名获奖选手和李琼再唱一次,直接由观众投票决定。

20多年前连投票机都没有,只能在每一个观众底下放一张投票纸。

这场加塞,没有评委,只有观众。

人人都想到,这个是为了李琼加赛,但万万没想到,全票通过。

后来,青歌赛增加了一项奖,最受观众喜爱奖。所以,有人说,李琼一举改变了青歌赛的赛制。

李琼火了,无数橄榄枝抛来,有东方歌舞团这样重量级的,但她一心盼着提干,回到了武警文工团。

不久后,一个电话推着李琼火遍了千家万户。

李琼接到了中央电视台总导演刘铁民的电话,询问最近有没有好作品。她给铁民寄了一首《太阳之子》,就被邀请参加春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春晚,可谓群星璀璨,任贤齐的《对面女孩看过来》,陈红的《常回家看看》,宋祖英的《辣妹子》。

而李琼是当年唯一一位民歌独唱歌手。

这又多亏了观众。

20年前春晚,对于艺人来说,是一夜成名的摇篮。那年,很多歌手大腕都主动送上了歌曲,最高达8首。

可观众厌倦了独唱节目的老面孔。

第一次彩排后,导演组决定把歌手大腕和独唱演员一起联唱,反而第一次登上春晚的23岁李琼,获得了独唱机会。

机会背后除了运气,还有实力。

一个没有名气的新人,还是取代大腕的独唱歌手,自然要经得起各个方面的考验。

5次观众对李琼表演的评价。

10次导演组对李琼表现的考验。

最终才决定用李琼。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春晚连续8连彩排,第二天没接到通知,等于落选。也就是说需要通过8轮“考试”,一次没过就要回老家。

因李琼作为春晚热门人选,媒体大量曝光,李琼越发觉得,万一没过真的会丢脸,倍感压力。

一路过关斩将,直到除夕当晚,李琼身袭一身红色少数民族服装,背着小背篓走上春晚舞台,一曲《山路十八弯》唱响了全国。

一夜成名。

2000年,距离青歌赛不到10天,李琼突然被要求再一次参加青歌赛。拿到唯一特等奖的李琼懵了,怎么还要参加比赛。

但被告之,这次是为了部队而战,她二话不说选择出站。

最后她挑战了李双江老师的《船工号子》,准备时间不到1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生喊号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比赛现场,李琼喊得底下和电视机前观众热血澎湃,评委觉得喊得没美感,只剩喊。

曾经特等奖,却连复赛都没进。

中央电视台再次收到观众投诉,甚至有人觉得,一定是因为帽子,不公平。

原来李琼上台演唱前,发生了一个错误。

主持人念错了李琼单位,把武警文工团念成了文警文工团,打乱了李琼的上场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唱结束的时,又闹了一个事故。

为了节目效果,导演组特意安排在一个设计,李琼在结束的时候,要把帽子扔向高处的摄像机,但李琼忘了,一不留神,帽子扔向了评委席。

青歌赛这样庄重的比赛,发生这样意外。

可想而知,评委分数,高得很高,低得很低。

事故结束了,影响刚刚开始。

少年成名的李琼,走在路上,总觉得旁边人对自己指指点点,就算身边人都觉得她没错,甚至菜场阿姨都替她委屈。

可李琼过不去,一两个月不出门,三个月不接电话。更无法接受的是,有人质疑李琼的唱功,除了喊得大声,毫无技巧。

“顶尖金嗓子”变“大嗓门”。

一落千丈。

这对于科班出身的李琼来说,莫大耻辱。

此后,李琼从音乐舞台消失。很多人觉得,她是销声匿迹了,其实她是转变了身份。

她花了3年时间,组建了一个女子乐团。

她去西藏慰问演出。

她去做志愿者,做评委。

她说:少流量一点,多内心一点,做自己喜欢音乐,带给大家难忘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