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4年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数据显示,新年第一个月,全国百强地产企业拿地总额8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8%。

先看一下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

图源:中指数据

从数据可以看出,2024年1月,TOP100房地产企业拿地总金额856亿元,同比增长44.8%。值得注意的是,一月份土地成交规模处于较低位。截止1月25日,全国300成经营性土地成交面积约42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

在年初土地供应规模减少的情况下,成交金额仍能保持正增长,原因有二。

首先受去年宽松政策影响,土地出让价格不再受限,而是回归市场,竞拍企业价高者得,因此核心地块均高溢价成交,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热门板块,频频拍出“天价”,拉动了整体成交金额。

其次则是受去年1月低基数影响,故今年数据增长幅度较大。

从新增货值来看,2024年1月TOP10地产企业新增货币总值约为1022亿元,约占整个榜单的1/3;新增货币门槛为14亿元,同比提升6亿元。其中招商蛇口和中国雄安集团分别以150亿元和135亿元获得冠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

图源:中指数据

今年开篇投资百强门槛、总量均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是和时节有关,去年1月份正值春节,整体投资较为停滞,而且城市集中供地较少,因此今年数据才会有较大幅度上涨。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京津翼地区仍领跑全国,前十强企业拿地总金额约为220亿元,为四大城市群之首;中西部前十强企业拿地金额为153亿元,仅次于京津翼地区,位列第二。而石家庄城发投集团以53亿元拿地金额位列京津翼地区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

图源:中指数据

从2024年1月榜单可以看出,土地出让城市分化和板块分化明显。

首先是城市分化显著一线核心城市和热门城市仍受关注,土拍竞争激烈。截止目前为止,22城中北京、上海、深圳一线城市仍未取消土地限价,宁波溢价率上限由15%提升至30%,其余18城已取消价格上限,这导致热点城市土拍热度有所回升,房企拿地意愿有所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

1月份,全国百强房企有11家有土储入账,招商、绿城、华润在一二线城市表现积极。成都1月份出让4宗涉宅土地,出让面积约310亩。

不过临近春节,城市集中供地尚未启动,品牌房企投资拿地还处于“暂歇期”,但可以肯定的是,等供地数量起来后,一二线城市土拍将迎来竞争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克而瑞

从拿地企业类型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城市土拍分化程度。百强房企中,城投拿地金额超过民企、央国企总额,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可见三四线城市土拍只能依靠城投“兜底”,土拍市场较为冷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克而瑞

其次是板块分化明显优质地块土拍升温,带动平均溢价显著回升。杭州1月出让6宗地块,5宗溢价成交,竞争最激烈的地块更是经过51轮竞价,最终以溢价超30%成交。

成都土拍板块分化也很明显。“926新政”前实行限价土拍,热门地块集中在锦江区,其中金融城板块29亩住兼商地块被71家企业争抢,最后花落华润,该地块也被称为成都清水限价天花板地块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投资云地图

取消“双限”后,企业参拍逻辑发生变化,有11宗地块触顶拍卖,其中天府新区43亩地块溢价61%成交,成为新的楼市传说。而这11宗地,最低溢价14%成交,大大拉升了整体板块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投资云地图

综上来看,虽然春节前期整个土地市场面临供需双低局面,但从个别土拍结果来看,优质城市的优质板块仍会引发房地产企业参拍积极性,这也说明土拍回归市场后,分化现象将加剧,拿地更看中地块自身条件。

未来投资趋势也更明显,一二线城市无疑是房企投资首选,三四线城市楼市关注度将回落,保持低位,只有个别地块零星火热。

接下来的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市场估计还会保持较为低迷状态,但从3月份开始,市场热度应该会逐渐回升。我们也会持续关注今年的土拍,为大家带来一手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系“成都撩房君”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文所涉项目信息、数据信息及相关承诺等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购房依据,具体以最终官方公示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