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桐柏县各级关工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关工委及全县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抓机遇、求创新、强活力,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得到了市关工委调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县关工委被表彰全省“五好关工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县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县委党建凯书记,亲自出席全县关工委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亲自参加县关工委组织的助学解困等重大活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关工委主任李刚,把关工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亲自协调解决县关工委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中遇到的机构名称、人员编制、办公室人员配备、工作经费保障等实际问题,确保了关工委办公室名称不变,编制人员增加。并多次深入县关工委和基层关工委调研,指导关工委组织、领导班子和骨干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了县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实现了县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好”的目标。各乡镇(开发区)党委政府也进一步强化了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18个乡镇(开发区)党委书记都担任了关工委名誉主任,淮源镇、县产业集聚区、黄岗镇镇长(主任)担任关工委主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关工委工作,推动了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抓机遇、求创新,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出台两个文件。以县委办、政府办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桐发【2023】14号文)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桐发【2023】15号文),在全市各县市区只有咱们县一家。这两个文件,操作性强,含金量高,解决了全县各级关工委“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这三个核心问题,为我县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开好一个高规格的会议。按照县委常委会议上党书记的要求,2023年召开了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在家的县委常委都出席了会议,各乡镇(开发区)党委书记、副书记、执行主任、办公室主任,县直单位及企业主要负责人、执行主任及全县少先队员代表共3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国、省、市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及县委办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中源化学、银洞坡金矿、兴源矿业等捐资助学工作8个先进集体和王东亮等36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县委书记党建凯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肯定了我县关工委工作成绩和广大“五老”的奉献精神,对关心下一代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指明了前行方向。

三是加强调研指导。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关工委主任李刚亲自带队深入到县关工委和中等职业学校、城关镇、东风桥头社区、信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基层关工委调研指导工作。县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分片对18个乡镇(开发区)和26个村(社区、学校、企业)基层关工委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督导,帮助协调解决关工委班子配备、骨干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经费保障等实际问题。整个调研督导活动取得了三个成效:一是总结经验,激发了基层工作热情;二是查摆了问题,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三是与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面对面沟通,为补齐短板和关工委上档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是召开经验交流会。1月16日召开,既是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也是一次经验交流会。会上教体局书记、局长徐庆山、城关镇关工委主任刘佩代表先进县直和先进乡镇进行典型发言,还有黄岗、吴城、毛集、淮源、朱庄、新集、安棚化工园区、平氏、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中等职业学校等单位作了书面交流,工作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各级关工委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以推动基层关工委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搭平台、强活力,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效。

1、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取得新进展。一是讲好红色故事,争做时代新人。城关实验小学、一初中、淮北二小、城郊金亭、安棚二小等学校在重要节日及关键时间节点,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二是组织开展“7月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在全省“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第十届素质教育活动中,县关工委、教体局、一初中、淮北新区幼儿园、月河一小、大河中心小学荣获优秀组织奖,方树泉中学、城关四小、胜出中学、思源等学校的60名学生获一、二、三等奖,居全市第一位。三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城关二小、淮源一小、程湾完全学校、淮北小学、一高中、实验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学校开展了“环保小卫士”、“孝老敬贤月”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弘扬青春正能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3年以来,各级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共开展各类活动80余场次,受教育面达10万余人次。

2、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新成效。新集乡、吴城镇、埠江镇、安棚镇等中学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开学第一课上法治课。在学校设立“青春护航站”,由162名法治副校长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学生关于法律或心理方面的疑惑,解决其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检察院设立“阳光成长”信箱,每月由法治副校长答复学生的信件。公安局、法院组织干警深入到各学校,进行青少年维权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明辩是非的法治观念。县关工委法治教育报告团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法治教育活动,深入方树泉中学、城郊中学、盘古学校、淮北二小等学校巡回作报告46场(次),对全县8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法治教育,有效增强了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了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3、“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取得新成就。一是持续开展以“五老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事实无人扶养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关爱服务工作,着力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办事实解难事。二是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县关工委不断加强与民政、工会、团县委、妇联、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协调沟通,形成工作中联动、关爱助学活动联办的齐抓共管局面。三是创新载体,助学解困。县妇联、团县委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亲情缺失、学习缺教、安全缺保的现象,组织开展了“爱心代理妈妈”、“手拉手结对帮扶”等活动,为200余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代理妈妈”,回龙、固县、黄岗、大河、平氏、安棚等单位的630名“五老”与396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心理、生理和伦理教育培训;四是组织开展“爱心点亮未来、共筑孩子成长”、“金秋圆梦”等爱心助学活动。2023年,全县各级关工委共筹措助学资金605万元,救助困难大中小学生8012人。其中,县关工委筹措助学资金39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150名、中小学生256名,县慈善总会筹措21万元等,确保了全县困难大中小学生都能圆上求学梦。五是坚持扶贫扶志,增光添彩。全年共开展大型励志教育报告会37场。有262名被救助的贫困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加入到爱心助学活动中,回报社会,感恩家乡。

4、“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新成果。组织动员了156名“五老人员”,组成61个“家风家教报告团”,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常态化开展好家教、好家风宣讲巡讲活动。全县全年共举办家长培训班84期,3620余人次家长得到培训,促进完善了家庭育人功能,推动了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5、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取得了新成绩。关工委各级科技教育报告团,组建了一支由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及乡、村的土专家组成的387人科技教育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广大农村青年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2023年培训技术实用人才9460余人次。他们学成回村后,创建了生态园、林果园、茶叶园、花草园、蔬菜大棚等,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本村青年农民创业致富。

6、“五老”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有了新推进。发挥“五老”优势,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纠纷,协助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城关镇关工委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室”,2023年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7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五老”共化解邻里纠纷和信访积案 2160起,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7、新闻宣传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23年,县关工委向中国关工网、学习强国、以及中国火炬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上报各类信息116篇(条),采用110篇(条),被中国关工网、学习强国、《中国火炬>微信公众平台,河南省关工委公众平台,省下一代英才杂志、老人春秋等杂志、媒体采用,取得良好宣传成效,受到了省市关工委肯定和表扬。

桐柏县关工委强抓机遇求创新,使全县基层关工委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生态、富强、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桐柏续写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桐柏县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