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星期之内,琼州海峡轮渡运输有限公司(琼州海峡轮渡)凭借一己之力把自身推上热搜,不仅仅是因为新海港过海的车辆暴增,大家都堵成一团,公众的情绪需要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涨一撤,玩呢?

1月20日,琼州海峡轮渡运输有限公司(琼州海峡轮渡)发布公告,新能源车出海南岛涨价200元,公示期为一个月。一家国有企业,在春运期间单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出岛涨价,而且涨价幅度超过60%。更令人费解的是,从记者采访得知,琼州海峡轮渡没有调整价格的权力,海南省发改委不管水运价格,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及海峡办工作人员也是接到群众反映后才知晓琼州海峡轮渡公司的涨价告示。“虽然水运价格早已全面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但涨价需提供依据,不能随便进行涨价,特别是在春运这样的敏感时期。”

各方面都不满意,该踢的皮球早已踢了。

琼州海峡轮渡全面实行市场调节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对新能源汽车单方面涨价,是不是捡软柿子捏?一家有定价权的垄断单位,涨价多少才合理?……在错误的时间针对性太过于明显,公众诸多不理解汇成轩然大波。

很快就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1月25日,琼州海峡轮渡撤回了之前涨价公告,表示要对涨价“慎重研究”,至于之前为什么要涨价,涨价的流程如何出台,公告当中都没有提及。有种被舆论击败,丢盔弃甲,惭惶逃窜的狼狈之感。

然后,“一涨一撤”之间,对于海南旅游市场、海南营商环境的损伤肉眼可见。有关部门需要重视这次“一涨一撤”的公告背后严重性,回应公众关注的几个问题,才能抚平公众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船头是运输货物车辆

01

涨价的依据是什么?

独此一家单位承担琼州海峡车辆过海重任,理应承担社会责任感。我们知道,一到台风季节,过海的车辆滞留,海南蔬菜价格都会大幅上涨,就连麦当劳汉堡都没有蔬菜叶。过海车辆积压的时候,基本上集全市之力送走滞留旅客。可想而知,琼州海峡过海承担的社会使命有多重,社会对其宽容度有多大(有些事情超出他们能力之外),就像城市公交运行一样,有时候并不能让市场规则来计算收益。

回过头来,口罩三年之后,琼州海峡过海客流量剧增之后,企业营收大幅回升。这个时候涨价,透露着种种蹊跷。涨价公告的过程中,为什么这么多部门一问三不知?涨价200元的依据在哪里?该走的流程能否公布?听证会是否有必要?……

现在仅凭一张公告,说服力实在有限。

为什么会把涨价的压力全部推给新能源汽车,而且是出海南岛的汽车?个人猜测,新能源汽车上轮渡一直被安排了船头船尾。就算排在队伍前列,上船的位置也是预先设定在船头或者船尾,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让新能源车主倍感“歧视”。而据运营方的解释,船头船尾有新能源灭火的特种设备,船中间没有放置设备。很显然,这种乏力的解释还是对新能源汽车“易燃”进行了“有罪”推定。

既然新能源汽车被针对,涨价自然拿这些“新势力”试水。问题是,海南率先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海南新能源汽车比重越来越大,对新能源率先发起过海涨价,这有点与自贸港的推行策略背道而驰。轮渡运输对新能源汽车涨价,新能源算特种车辆么?这种涨价的做法算不算走在前列?试探动作过后,也就为全面涨价铺平道路,毕竟新能源汽车过海都涨价了,消费者都接受了,燃油车主还能泛起什么浪?

按照之前涨价公告,进海南岛的车辆没有涨价,公示期一个月之后,涨价日期是2月20日,这个时候属于上班返程一周后,一定程度缓解公众焦虑。问题是涨价本身不符合常理,公众投入了热情表示反对,这些都是占用了公共资源,于是在琼州海峡轮渡感受到这种压力,以“慎重研究”为由撤销之前涨价公告。

我个人建议,调查流程背后就是最好的研究。一家公司不能因为运营压力或者自身管理不善而拿公众钱包开刀,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早点出发,可以看海上日出,前提是人少,体验好一点

02

损害或者伤害了什么?

最大的伤害就是海南营商环境。

自贸港建设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营商环境。海南为了全面推进自贸港建设,还专门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厅,投资者或者游客对海南的信心来自政策的稳定性,这是他们进入海南的保障。而一家国企单位“一涨一撤”这种“损有余补不足”的行为,这就是对营商环境赤裸裸的挑战。

海口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乌龙事件。例如万绿园的烟花都摆放在门口了,结果一纸公告取消表演;自贸港政策宣布之后,小汽车的限购,道路的封闭,公交划线等等,这些政策改动太过于频繁,一个政策还没有推行下去,又改弦更张。这只能说明,政策推行太过于随意,折射城市管理缺乏科学研判,城市水平太过于落后。深挖背后的逻辑,可能是各部门为了利益进行的各种博弈。

神仙打架,市民承担后果,这样的行为自然会让公众不可接受。

以公交划线为例。成都的公交专用车道只有社会特种车辆才能通行,私家车不敢越线,哪怕公交专用道空空荡荡,政策为了保障公交运力执行就是这么彻底。而海口公交专用道推行这么多年,并没有真正执行,海口秀英区在2023年年末在秀英大道划线了一条公交车车道,算是突击划线。这样的方式聊胜于无,竟然还被某一部门写入年度工作汇报,这就有点可爱了。

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就是比较滞后。2023年,很多小区的开发商对拥有独立产权的车位涨价,而且涨幅甚至超过100%,逼迫车主购买车位或者按年租售,限定车主临时停车。这自然引发很多业主不满,有关部门后知后觉,补发了相关文件,而一个文件只能稍稍威慑一些讲规则的开发商,而某些无良开发商并不为所动。有些小区停车费涨上去了,就没有落下去。而面对业主的投诉,执法部门还是以他们涨价理由充分拒绝调查。

立法为自贸港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一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是对法的尊重。自贸港营商环境的提升,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对于发布的政策落到实处,否则一切都成为空谈。

哈尔滨旅游爆火的时候,海南不等不靠,凭借自身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也能吸引游客,但是海南这种淡然的心态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向海南,一碗50元的油泼面吃不饱就能占据热搜,海南的消费高、服务质量差等等不断被人提及,“流量池”不断外溢,很多人都想蹭一把热度。在海南旅游黄金季节趁着车辆大批量过海的时候,对出岛的车辆提高收费,这自然是火上浇油的做法,难道不需要做出深刻的检讨么?

商家或者平台赚钱了,海南旅游市场的口碑坏了,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民众,以及一地之形象。这种不管不顾的方式,终究肥了某人或者某单位,而损坏了海南未来。总不能社会承担一切,而他们不断数钱,这谁不眼红。

不知道现在游客到海南心情是否忐忑

03

靴子什么时候落地?

既然琼州海峡轮渡对出岛车辆有了涨价的决心,目前只是暂时取消,处于“慎重研究”的状态,那么涨价这只靴子在没有落地之前,对游客的膈应就一直会存在。

当然,一家拥有市场定价权的企业不是不可以涨价,既然是财报都是公开的,那么还请把相关运营成本做一个公示。涨价肯定是来自成本压力的提升,企业多倒一点苦水,公众也许能理解。

有关部门研究涨价合理性的同时,是否会理清整个“骚操作”的流程,对违规操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这些公众都需要有一定知情权。流程理不清楚,涨价就缺乏合理性。

此外一点,如果涨价不可避免,首先他们还需要对新能源车主有一个道歉。

我有一个朋友,热衷收集每天有多少官员被抓。海南发展清除很多害群之马,社会秩序越来越规范。问题是抓了这么多人,还弄诡异一出,这就有点过分了。

轻骑兵过海

(作者简介:网红经济研究者,自媒体撰稿人,区域经济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