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是什么原因,让你想跟眼前伴侣建立持久的亲密?

性格匹配、背景相当、价值观一致……

玲子说:“我们之间有聊不完的废话。”

有一次她跟男友去影院看《旺卡》,电影展示了很多魔法巧克力。

回家路上,玲子半开玩笑:“我也想吃魔法巧克力,你来做吧。”

“好呀!”男友回答。

随后,两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认真探讨了起来:

魔法巧克力要怎么制作?
要用什么材料制作?
要从哪里搞到材料?

尽管探讨了一个多小时,最终也没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制作方案,但这个漫无边际的讨论,却让玲子感受到无穷无尽的满足与乐趣:“就是一种需求有人倾听,愿望有人相随,快乐有人相伴的感觉。”

这是一种她从小到大未曾经历过的「跟亲近之人说废话」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玲子的父母非常重视效率——从不跟她讲废话,也不陪她做“无用功”,更不允许她浪费时间。

每当玲子想探讨一些话题,或想尝试一些感兴趣的事物,父母都会优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习」:

如果是,他们会非常配合地回应、支持玲子,但同时也会给玲子下达诸多任务要求;
但如果不是,他们就会非常不耐烦地呵斥并制止玲子——
“不要整天讲这些没用的,小孩子怎么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赶紧学习去!”

小学时期选报兴趣班,玲子想报书法和绘画。

当时父母判断书法对学习有益,画画对学习无益,便只给玲子报了书法班,不报绘画班。

与此同时,父母还给玲子购买了很多书法本,每天给玲子布置任务,监督着她练习书法。

结果这一顿操作下来,玲子逐渐丧失了学习书法的热情和乐趣,甚至还对它产生了抵触。

“我感觉父母就像一个严苛的监工,而我则是一台学习机器,我感到很压抑,也很痛苦。”

听完玲子的分享,我陷入了沉思。

02

过去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在盛行一种「功能式养育」

即:对孩子所有的爱与关注,都围绕着一个特定功能展开。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学习功能,就像玲子的父母——无论孩子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求围绕着学习去展开;倘若跟学习没太多关联,就毫不客气地扼杀掉孩子的热情。

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能让孩子及早产生学习意识,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但它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局限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会带给孩子一个「直观体验」:我是一个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玲子告诉我们,在成长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学习是她唯一的任务,也是她唯一的价值来源。

每当她想做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去放松一下自己时,内心都会冒出一个声音不断提醒、鞭笞她:“赶紧学习,别浪费时间了,再不学习你就落后、被淘汰了……”

这个声音时刻监督着她,令她一刻也不敢懈怠,一刻也不敢放松。

那时学习对她而言——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求;而是一种父母内化在她心里的要求,一种习惯性的自我逼迫。

其次它会教给孩子一种「人际模式」:用功利心去联结他人,但很难真正收获亲密。

大学期间,有几位男生同时追求玲子。

玲子选择了学习能力最强的F,因为这个特质对她的学习最有帮助,然而恋爱期间,她却感到很压抑:

每当她想跟F探讨一些问题时,F都会快速给她抛来标准答案;
如果她表示不理解,F就会很不耐烦,甚至还会嫌弃玲子笨。

后来F申请上国外名校的研究生,提出了分手,理由是玲子跟不上他的成长步伐,玲子深受打击,一度陷入抑郁颓废、自我怀疑。

那段恋爱带给她的——不是一种温暖的爱、联结与亲密;而是一种功利式的审视与评价,一种习惯性的挑剔与贬低。

总的来说,无论是成长过程,还是大学恋爱,玲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压抑与痛苦,而不是快乐与满足。

03

由上不难看出,功能式养育或许可以提高孩子成长的效率,但却会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亲密联结的能力。

那么,有没有一种养育方式,既能培养孩子的成长热情,又能令孩子获得自我认同感和亲密联结能力呢?

其实是有的。

那就是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倡导的:「镜映式养育」

即:父母像一面镜子般,照见眼前真实的孩子。

它不需要孩子根据父母的标准和意愿,去发展某一个特定功能;而是需要孩子根据自己的自主意志,去发展自我,成为他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说,镜映式养育包含三个纬度:

其一:不要带着目的去培养孩子。

很多父母养育孩子,总是带着某种目的或期待。比如,

有的父母小时候没好好读书,便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有的父母关系不和,便把情感寄托给孩子,让孩子充当小伴侣;

然后不管孩子真实的需求和愿望是什么,家长都会把孩子引导到某一特定功能上。

这样做,不仅会限制孩子自我意志的发展,还会扼杀孩子的成长乐趣和存在价值。

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放下自身的目的和期待,尊重孩子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要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延伸。

其二:耐心倾听孩子说"废话"。

6岁的多多听到电视播报地震新闻,他问爸爸:“地震死了多少人?”

爸爸回答了一个数字。

过了几分钟,多多又问:“地震死了多少小孩?”

爸爸愣了一下,回答了一个大概数字。

过了几分钟,多多又问:“地震死了多少幼儿园的小孩?”

爸爸终于不耐烦了:“你到底有完没完?赶紧写作业去!”

表面上看,这样没完没了的对话,似乎没什么意义。

但如果爸爸能够多一点耐心去回应多多,他也许会发现:

多多真正担心却没有说出口的是,万一地震来了他怎么办。

他是在表达他对地震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安危的担忧。

父母如果真的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应该尽量耐心回应孩子提出的问题。

在孩子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理解孩子“废话”背后的真实意图,并与之建立内在情感的联结。

其三:允许孩子做"无用"的事。

5岁的杰克用两只手兜着屁股,不停地跳跃,样子有些滑稽。

“你在做什么?”妈妈问道。

“我在尝试把自己抱起来。”杰克回答。

“那你成功了吗?”妈妈继续问道。

“没有,我总是会掉下来。”杰克一脸苦恼。

“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妈妈继续问道。

“我不知道,我明天问问老师。”杰克回答到。

由始至终,妈妈都没有嘲笑杰克,也没有阻止他,更没有急着去告诉杰克标准答案。

而是先允许孩子去尝试,然后通过启发式提问去引导孩子思考,最后再由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个孩子自主性形成的过程,也是孩子在探索中不断学习、思考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04

一个在镜映式养育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在关系中看见自己,获得自我认同感;也会在关系中看见他人,收获亲密的联结。

玲子男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他在工作领域很有创造力,颇受同行认可。

一开始玲子选择跟男友在一起,是基于对他才华的欣赏。

但刚在一起时,玲子却不太能适应,因为她发现男友经常“不务正业”。

比如节假日期间,玲子会不间断地参加一些业余学习,但男友不是组队玩游戏,就是研究花花草草,从不学习。

玲子看不过眼,开始下意识地干涉男友,督促男友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别整天浪费时间。

男友既不反驳也不妥协,只是坚定且温和地回了玲子一句:“我喜欢呀,我觉得很快乐。”

后来有一段时间,玲子在工作上面临很大的压力,经常压得她喘不过气。

为了舒缓绷紧的神经,她开始搜集各种奇怪表情包,时不时看着乐一下。

有一次,她误按了按钮,把表情包给男友发送了过去。

她尴尬地撤回。

但没想到,男友刚好看到了,隔了几分钟,他给玲子回了一个类似的表情包。

“哈哈,遇到同道中人了。”玲子想着,又发了个滑稽表情包过去。

就这样你一来我一往,两人互发了几十个表情包,在偷偷乐的过程中,玲子整个心情也舒畅了起来。

从那以后,每当玲子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就会跟男友互发各种滑稽表情包,作为解压。

她一直以为男友也有搜集表情包的兴趣。

直到有一次聊天,她不经意问起这个事情,男友回应道:

“没有哦,我平时很少发这些表情包的。是为了配合你,陪你娱乐,我才搜集的。”

那一瞬间,玲子突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动。

原来,做无聊的事是可以不被苛责的,甚至还会有人愿意陪着你一起无聊;

原来,这种郁闷有人开导,孤独有人陪伴,快乐有人相随的感觉如此温馨。

当真切体验到这种被看见、被接纳的美好感觉以后,玲子再也不苛责男友的“不务正业”了。

她开始用心地去跟男友交流,了解男友组队玩游戏的乐趣,聆听男友研究花花草草的心得,两人关系愈发亲密。

写在最后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如果只讲究效率,缺失了彼此的看见与联结,

那它就是一段冰冷的、没有感情的关系,无法让人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

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看见,都藏在一句句不带目的的“废话”之中;

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联结,都藏在一件件不经意的“无用”小事里。

希望我们跟自己的伴侣、孩子有事没事多说一说“废话”,有空没空多做一些“无用”之事。

废话,有时是最美的情话;无用之事,有时是最温馨的回忆。

谨做此文,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