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多款先进主战坦克折戟沉沙,陨落在乌军反坦克弹导弹和无人机的手中。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乌军的小型无人机挂载一枚反坦克火箭弹头,直接冲向下方的俄军先进坦克,而后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坦克起火然后甚至发生殉爆……有网友问班长一个有趣的问题:现在一个儿童遥控玩具车还不到20元,为什么几千万的坦克不肯用无人遥控呢?

俄军T90M坦克残骸,3000多万就这么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俄罗斯T-90M坦克为例,其国际市场售价为450万美元,约合3000多万人民币,超过大多数的超级豪车,但在俄乌战场上许多T-90M却没有机会和乌军的西方主战坦克一较高下,反而极其憋屈的死在了乌军几千美元的无人机、反坦克地雷的手中。损失坦克还是一方面,另一种难以承受的是经验丰富坦克兵的阵亡,那可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那么发展遥控坦克是否可行呢?

其实从技术上说,现代主战坦克要实现无人遥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原理和20块的玩具车没什么区别,各国也都有过类似的尝试,比如我国曾使用退役59式坦克改装为无人遥控靶车,供部队打击移动坦克训练使用。当然要在坦克这种重型、大型装甲车辆上实现实战化遥控很复杂,要有数量众多的摄像头、传感器以及雷达等辅助设备,这些也全部都是成熟且廉价的技术。

不到20元的遥控车,其实要遥控坦克原理也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从目前各国坦克发展看,法国人在研究坦克智能化,搞“装甲计算机”,俄罗斯人在搞“无人炮塔坦克”,美国德国则在测试140毫米超大口径火炮坦克,以色列人独行特立的“巷战坦克”被证明是歪门邪道,英国人干脆放弃了新一代坦克的研制,后起之秀韩国坦克则博采众家之长,各种先进技术攒一起。百花争鸣的时代,却没有一个国家尝试真正的无人化坦克,甚至连这方面设想都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网友们经常会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复杂的战场环境,很多主战武器难以实现无人智能化,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个。比如说战场电磁干扰,尽管可以采用加密数据链传输,但在环境远比天空和海洋复杂的陆地上,通讯被干扰中断的风险非常大,一旦遥控中断,无人机可以按规划返航,坦克这种最大速度每小时才五六十公里的战车要怎么回去?

巷战中的坦克,如果在外面挂摄像头传感器,万一坏了,那就成大肉包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危机四伏的巷战,每一栋房屋、每一扇窗户、每一堵墙甚至每一处废墟后都可能藏有一个肩扛反坦克武器的敌人,需要坦克成员全神贯注紧密配合,对这种情况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第一反应处理各种危机。人眼看到的景象、耳朵听到的声响、身体感受到的振动等等可不是坐在电脑桌前的监控画面和一堆操纵杆、按钮可比的。

很多时候军队对武器的需求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觉得只要越先进越强大越好,但军队首先考虑的是可靠,尤其是主战武器,可靠性往往排在第一位,哪怕只是一些小概率事件、小部分作战场景不适用,那军队也绝不会采用。以此类推,无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无人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等看似很容易实现很合理的方向,现阶段仍是不可能。

人始终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非武器!贸然在军队建设中将军人训练和思想建设排在先进武器后面是很危险的,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人来操作,到了真正打打仗的时候,一旦先进武器不顶用,士兵再不肯拼命,那整个国家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