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徐飞,男,字子豫,河南省周口人,现居北京。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州嵩山书画院特聘画家,师从著名画家黄开丛,周祥(时间顺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黄帝故里》在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华始祖杯”荣获二等奖(收藏);

作品《晨影悠然》“翰墨丹青迎盛世”河南省美术书法作品展荣获二等奖;(巡展)

作品《大山里的希望》在“翰墨润中原”河南省美术书法大赛荣获三等奖(巡展);

作品《守护万家》入围第四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

作品《家乡夜月》入选河南省第三届山水画艺术展;

作品《侗乡逸梦》入选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作品展;

作品《家山新语》入选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乡村振兴杯”全国美术展(收藏);

作品《情系家山》入选盛世青绿——纪念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问世909周年暨全国首届青绿山水画展;

作品《早安·故乡》入选“逸韵和光”——2023·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发表美术报刊,广泛流传于海内外,被美协,展览方和个人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构成是成就艺美的最初基础,一切物质都是由结构构成的,对于绘画而言,构成无处不在,点画之间皆是构成,没有构成就没有笔墨语言,它是艺术家表达和创造的基本元素;自古以来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人们关照自然,崇尚自然,学会了以点、线、面为最原始的水墨构成,其构成原理是以自然肌理为参照物进行的笔墨组合,以忠实自然物象依照物象肌理进行勾画的图像形式和形态更能表现出自然的真实感,这种构成是符合自然现象的,是具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徐飞现代山水在构成和表现方式上的发展和突破,是基于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融合了西方几何法则。钟徐飞对的作品以自然为参照以感情为基调融入几何形方、三、圆所进行的新的笔墨组合形式。由点到线,由线性到块面架构,由块面推移成为时空延伸和分割,决定了块面在现代构图中的几何空间运用,这种块面在现代构图中的空间运用被认为是现代构成的重要学术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徐飞的山水独具特色,具有细密通透的特点。他的山水以线性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笔墨形态营造空间结构。通过书写性笔墨,以点、线与块面的空间延伸,突出现代构成的平而厚及空间拉伸的意识,有别于众多构成法的单纯拼接构成,而是强调了时空上的几何重塑与设定,这些特点使钟徐飞的的画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力量,如律动的、秩序的、扩散的、放射的、聚焦的、内敛的、收缩等。点与线与面在互为作用下形成无限张力和凝聚力,这种力量具有一定感应气场,能够直接触动人心,憾人魂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徐飞的山水是、利用了点、线、面、几何形态构成,塑造统一的物象关系特点。他的画作中对物象进行的结构变化、夸大和简化内质结构肌理的表达方式使物象间相互融、合互为映衬又和谐一体的效果,一体性是所表达物象分解又重构的结果。此外,点、线、面构成指的是每个点,每个线到每个面在物象结构中都可以独立存在,具有文化内涵的形式。这种的独立的元素又通过参差咬合,反衬对比等方式进行新的重组,统一成为新的物象个体。这样的组合形式使得物象自然而然合二为一,气韵互通互容,最终达到静穆至极,气象峥嵘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整体上看,钟徐飞山水画的精彩之处在于将中国画的笔墨与西方几何法则相结合。以点、线、面结为方圆,通过方圆分割几何画面,以点带面,线铺面,线连接,面推进,面累积,面统一等方式,使画面大小参差,相互咬合,均衡布局,相互呼应的效果,从而实现了丰富多变而又整体统一的效果。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上,开拓了审美领域,在绘画的表现内涵上拓宽了抒情达意的视野,自然而然有了自己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要怎样继承传统又要怎样发展创新?中国画的特质应该是什么样的?它的边界又在哪里?正是有这样那样的疑惑,才会去思考中国画的审美变化。李可染先生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我想,继承当然不是照抄传统的形式,“笔墨是技、构成是法,唯心尚博大,技艺尤穷高极远”。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样的理念,践行到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传统笔墨组合中来,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这样才能给中国画带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