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幽灵”的B-2轰炸机,号称全球唯一一款隐形战略轰炸机,因其鬼魅的飞行姿态,被普遍认为是“外形产物”。

B-2轰炸机,不但可以躲过雷达侦测,还能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可持续飞行1.8万公里。

B-2凭借其炫酷的造型和不俗的性能,令不少人对其趋之若鹜。

但B-2的本质,就是一架战争机器,它曾在世纪之交给中国造成了巨大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要求美国及北约,必须为B-2的错误付出代价。

重重压力之下,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亲自赴中国驻美大使馆致歉,克林顿也当着李肇星大使的面,给中国人民写下了被外媒称为“入党申请书”的道歉信。

时隔多年,美国仍未披露事件真相。

究竟是谁下令轰炸中国大使馆?又是谁该为这起事件负责?

克林顿卸任后,曾在自传里透露过一些蛛丝马迹,接着,“元凶”夫妇就遭到了暗杀。

“误炸”大使馆,是美国丑陋的谎言

“中国从不走后门,中国大使馆也没有后门可走!”

1999年5月8日,即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国B-2轰炸机炸毁第二天,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义正辞严的对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道。

美军悍然轰炸中国大使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大批记者蜂拥至中国驻美大使馆门前,询问事情的最新进展。

奥尔布赖特想尽快平息事件,特地向李肇星大使当面道歉,并传达了克林顿希望与中国高层通话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尔布赖特离开使馆前,担心被媒体拷问,这才询问大使馆有无后门。

1999年5月8日,中国现代史上极为沉痛的一天。

贝尔格莱德时间5月7日23点45分(北京时间5月8日5点45分),一架B-2轰炸机,向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投下了5颗联合直接攻击导弹。

遭遇袭击的地方,正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轰隆”一声巨响,房屋瞬间变成一座废墟,使馆内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准备的时间。

这次轰炸,造成我方数十人受伤。

更为悲怆的是,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在这场灾难中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他们作为战地记者,背井离乡,不惧枪林弹雨,只为让世人了解南联盟难民的真实生活。

他们为了正义不辞辛劳,为了人道主义奔走呼号,生命之花刚刚绽放,就湮灭在了硝烟之中。

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的遇难,让同胞群情激奋,大家一致要求北约为自己的野蛮行径和霸权主义负责,给予中国英雄公平、合理的对待。

北约的表现,是那么风轻云淡。

在中国大使馆遭袭后,北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这不是充满愧疚与自责的道歉会,而是一场庆功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言人谢伊大谈北约的精确打击,好似中国大使馆被炸,根本没有发生。

紧接着,美国五角大楼又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发言人培根的口吻与谢伊如出一辙。

他大吹特吹:“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飞行员,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我们的行动经过精心策划,我们的部队经过严格的训练。”

对于中国记者所遭遇的悲剧,培根用“战争造成意外是在所难免的”一笔带过。

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感受到了来自东方大国,自下而上的强烈震撼。

这时它们才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如果处理不好,时常挂在嘴边的“三战”,将会就此爆发。

这才有了克林顿派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登门道歉,才有了克林顿想与中国高层通话,解释误会。

奥尔布赖特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此后的几天,美国一直没有就轰炸中国大使馆一事,作出郑重声明。

李肇星大使直接找到白宫,提出美国若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拿出诚意,因此,克林顿必须亲自道歉。

克林顿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能硬着头皮,极不情愿的向三名遇难者及其家人作出道歉。

李肇星补充道:“三位遇难者是中国人,您也应当向全体中国人道歉,大使馆的办公楼是中国政府修建的,您也应当向中国政府致歉。”

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晚清朝廷,而是昂首挺胸,屹立在世界舞台的东方大国。

克林顿深知“大国之怒,流血千里,尸骸无数”,只好放下总统的架子,拿着李肇星递来的纸笔,一字一句的写下致歉声明。

有些媒体得知风声后,开始炒作,称“这不是道歉书”,它们批评克林顿“软弱无能”,它们看热闹不嫌事大,巴不得中美即刻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坐针毡的克林顿保持了冷静,开始着手调查轰炸中国大使馆的“真相”。

北约辩称,这场袭击是一次“无意中的误炸”。

5月9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和美国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我们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轰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表示遗憾。参与这次错误打击的人,认为被击中的目标是南联盟物资供应局。我们对平民生命的损伤和其他无意中造成的损失表示遗憾, 但是没有风险的军事行动是不存在的。我们过去数小时内对此错误进行了联合调查, 这既不是飞行员的错误,也不是机械故障。”

这二位继续说道:“是使用了旧地图,才产生了错误的情报。从而导致了对中国大使馆的错误攻击。施的错误攻击。用于选择和确定目标的程序也没有纠正这一错误,我们对程序的检查使人们相信,这是一次意外。”

声明发表以后,从北约驻地布鲁塞尔到华盛顿,顷刻间统一了口径。

所有官员都推脱称,是老地图的错,是负责提供情报的中央情报局“错用”了多年前的老地图以及过了时的航拍照片,所以才会轰炸了中国大使馆。

“老地图”没有显示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已经搬到贝尔格莱德新城,并且与南联盟补给与采购局总部所在地处于平行的一条街上。

而北约军队,原本的既定轰炸目标,是南联盟物资供应局。

前美国总统,揭秘事件真凶

2004年克林顿自传《我的一生》问世,在书中他花费了大量篇幅来讲述中国南联盟遭轰炸的前因后果。

克林顿虽然仍旧坚持“老地图”之说,不过他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比如,克林顿想第一时间就跟中国通话,但是没有得到回应,这才委托国务卿登门拜访;

比如,克林顿在与中国高层通话时,态度诚恳,语气和善,极具谦恭之意;

比如,克林顿的忏悔,给了他政敌以把柄,让政敌们抨击他“对华软弱”;

克林顿在书中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不知情者,但作为美国领导人,他理应为伤害中国的行为负责。

书中,关于南联盟大使馆一事写的不少,而看起来更像是自辩。

克林顿从始至终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我不知道,与我无关,但我要向中国人道歉。”

克林顿还透露,美国在轰炸了南联盟大使馆后,官方公告里写的“1名高级官员遭解聘,6人受处分”。

其中那个遭解聘的高级官员,就是南联盟被袭事件的“元凶”。

尽管克林顿没有说出这个“罪魁祸首”的真实姓名和具体官职,但他称此人是在袭击目标上,作标注,打“X”的那个。

“元凶”画下“×”后,“老地图”就送进了北约战斗指挥中心——标“×”的位置将成为北约军队的轰炸目标。

于是,就有了中国南联盟大使馆遭袭事件。

虽然克林顿歉意满满,但还是缺了几分真诚,因为他似乎并没有把真相公之于众。

所谓的“老地图”之说,是个漏洞百出的借口。

首先,在北约对南联盟发起空袭的78天里,有900多个目标,是军方制定的,而唯有这次“误炸”,是中情局选择的。

其次,即使中情局采用了过时的“老地图”,五角大楼在下达作战命令前,也会经过仔细核准。

再次,五角大楼通过项目后,还会交到北约审核。

假设五角大楼核对时出现了疏忽,并未发现中情局选择的目标是“老地图”,那么北约也应该能够甄别。

再次,中国大使馆的周边非常空旷,与北约的“原定目标”南联盟物资供应局相隔15公里,周围也并没有南联盟的军事设施。

最后,美国地图局出面作出澄清。

发言人珍妮拉弗利向《亚洲周刊》证实:“我们的地图正确地标示了中国大使馆和南联盟军需局的位置,这是两个不同的坐标。问题一定出在其中情局的数据上,因为瞄准轰炸目标不只靠地图。”

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得出结论:美军使用了“老地图”,才把中国大使馆当成南联盟物资供应局,纯粹是一派胡言。

能够大致肯定的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确为美国军方的轰炸目标。

防止事情泄露,美国杀人灭口?

克林顿的自传里,虽然没有提到标“X”之人的具体信息,但也能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显然,这不是美国官方所愿意看的的。

2009年3月2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的一对老年夫妇,正迎着晨光在公园里锻炼,突然窜出来几名杀手。

59岁的威廉·班尼特当场死亡,他55岁的妻子辛西娅重伤倒地,陷入昏迷。

“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这种枪击案发生在美国,似乎并不稀奇。

美国警方先把辛西娅送进医院,而后按部就班的寻找证据。

可第二天,美国联邦调查局华盛顿分局的高级特工、国防情报局的军官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这些天大的人物,却突然驾临驾临劳登县。

黑衣特工们拿走了劳登县警察局在现场收集到的证据,还强闯班尼特夫妇的房子,取走了一些个人物品后,封锁了大门,禁止任何人入内,就连劳登县的执法者也无权进入。

4月7日,昏迷的辛西娅有所好转,医生宣布再过几天她就能接受警察的询问。

联邦调查总局接着就传下命令,辛西娅交由联邦特工“保护”,任何人不得靠近。

一夜之间,劳登县警方就像被封口一样,对谋杀案避而不谈。

这桩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谋杀案,似乎并不简单。

纸里包不住火,媒体还是听到了风声。

经过多方调查,大家发现,死去的威廉·班尼特与中情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曾是美国陆军中校,退役后进入中情局工作,1999年6月突然遭到解聘。

离职以后,班尼特又以个人身份继续与中情局合作,彼此密不可分。

班尼特似乎有通天的关系,以至于获得了为驻伊拉克美军提供情报训练的机会。

某中情局官员,秘密向媒体透露:“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训练伊拉克新军的费用堪称天文数字,很多人都想咬一口。班尼特弄到的训练项目很大也很多,虽然他为人低调,但赚钱多了还是会咬手,他的死很可能是利益之争导致。这是一块很有油水的大肥肉,不知道班尼特是怎么搞到的。”

随着探查的深入,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威廉·班尼特就是克林顿在《我的一生》中提到的1999年科索沃战争时,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坐标上画“X”的神秘人。

班尼特退役后能够进入中情局,就是凭借“标示目标情报技能了得”。

当中情局高层,把南联盟补给与采购局总部的地址(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和一张地图,摆在班尼特面前时,他按图索骥,在地图上标出了一个“×”。

因此,班尼特就是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元凶”。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替罪羊。真正的罪魁祸首,还隐藏在美国高层。

班尼特的身上背负了太多不光彩的秘密,克林顿又在《我的一生》中,简单的披露了他的信息。

所以,班尼特只要活着,真正的凶手,就片刻不得安宁。

时至今日,美国和北约,也未曾就中国大使馆遭袭一事,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对于事情的真相,一直风闻不断。

有媒体称,是中国大使馆“藏匿”了米洛舍维奇;

也有人称,中国大使馆内有着美军战斗机的碎片。

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不能成为美军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借口。

美国此举违背国际法理,严重的侵犯了中国,也让它这个“人权专家”原形毕露。

参考文献:

《炸我使馆“元凶”被杀之谜》--

潘占林.驻南使馆被炸真相揭秘[J].党员干部之友,2007,(03):56-59.

许开轶.北约为何要对南联盟动武[J].国际展望,1999,(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