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麾下的四大天王和十三太保

可惜,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进入北齐中后期,这些人都陆续离去,所以,活跃在战场上的,主要是这三个人。

先说一说北齐假黄钺、大将军、相国、太尉、录尚书事、朔州刺史、平原王,谥号“忠武”的——段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韶,字孝先,是高欢妻子娄昭君姐姐的儿子,也就是高欢的外甥,自幼善于骑射,有大将之风。

段韶第一次在历史舞台亮相,是在高欢起家的第一战——广阿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531年,高欢在信都(今河北衡水信都)起兵,打出“反暴政,灭尔朱”的旗号,正式与老东家尔朱集团公开决裂。

尔朱家族的尔朱兆联合尔朱度律、尔朱仲远前来镇压,三路大军合计约有步骑七万,对外号称十万,屯驻广阿(今河北邢台隆尧)、平阳(今河北石家庄馆陶),对信都呈犄角夹击之势。

契胡铁骑威名赫赫,黑云压城,气势惊人。而此时的高欢仅有步骑万余,且大多是新训练的步兵,强弱之势,可谓天差地别。

强敌压境,高欢一时颇为踌躇,手下众将也深感压力巨大,人人都面有难色。

这时,小小少年的段韶挺身而出,慷慨陈词,既为高欢众人分析强弱形势,更豪情满怀,一番激励人心的战前动员令高欢众人斗志倍增,这才下定了主动出击,与尔朱军团在广阿城下决一死战的决心。(详见《敕勒悲歌之广阿之战》)。

《敕勒悲歌》之《广阿之战》

当然,广阿之战的主角还是高欢、斛律金、高敖曹、娄昭、窦泰等人,段韶在大战中只是一员偏将,没有具体事迹记载。

但他小小年纪,能够看破尔朱军虚实,登高一呼,使全军士气大振,可见其未来将星的潜质,也足见其非凡的个人魅力。

段韶第二次登场是在东、西魏邙山大战时,当时宇文泰的西魏军出师不利,被东魏猛将彭乐单骑突阵,打得大败,宇文泰惨遭彭乐追杀,狼狈不堪。

险死还生、惊魂方定的宇文泰突然得到线报,知道了高欢的具体位置,决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火速派西魏太师贺拔胜率轻骑偷袭高欢王帐,实施斩首行动。

高欢措手不及,身边侍卫陆续战死,孤身一人亡命奔逃,贺拔胜在后紧紧追杀,眼看就要身陷绝境,小将段韶跃马驰出,一箭射杀贺拔胜坐骑,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姨父高欢,立下大功(详见《新关陇长风之血战邙山》)。

胜槊将中神武,段孝先横射胜马殪,遂免。——《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

《新关陇长风之血战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敕勒悲歌》的朋友都知道,贺拔胜是武川群雄的带头大哥,与尔朱荣并称“塞北双雄”,连他都被段韶射落马下,虽是偷袭,也可见段韶之武勇非凡了。

不过高欢在世时,段韶还没有机会独当一面,单独领军,但他在平时的表现已经引起了高欢的高度重视。

后来高欢全力进攻玉璧,遭到西魏将领韦孝宽的顽强阻击,士卒战死近半,高欢也忧愤成疾。

病榻上的高欢对斛律金、韩轨、刘丰等人哀叹道:“我每次看段孝先筹划军事,都觉得很有见地,如果这次带他一起来,想必不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我如今身染重病,恐怕去日无多,想把邺城的军权委托给段孝先,你们觉得如何?”

斛律金等人都说:“知臣莫过君,说到沉稳可靠,确实没人比得上段孝先了。”

征玉壁未下,神武不豫,谓斛律金、韩轨、刘丰等曰:“吾每谓孝先论兵,殊有英略,若比来无今日之劳矣。吾患危,欲委孝先以鄴下,若何?”咸曰:“知臣莫若君,无出孝先者。”——《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

斛律金、韩轨、刘丰都是高欢麾下名将,能够一致认可高欢对段韶的评价,可见段韶在当时的东魏军界已是众望所归的存在。

高欢死后,高澄、高洋都对段韶极为倚重,不仅军事上依赖段韶,政务处理上也给段韶押了很大的担子,当时段韶身兼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冀州刺史等要职,可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段韶第一次单独领军,是在公元554年的淮海大战。

此前,东魏趁南梁爆发侯景之乱的机会占据了南梁的江淮地区,侯景之乱平定后,南梁大将陈霸先立志夺回淮河防线,就发起了规模浩大的江淮攻势。

此时的北齐主力还在塞外与突厥、契丹作战,江淮地区兵力不足,被陈霸先分割包围在广陵(今江苏扬州)、泾州(今安徽滁州天长)、盱眙(今江苏淮安盱眙)、海西(今江苏连云港东海)、宿预(今江苏徐州宿迁)等地,战局非常不利,局面岌岌可危。

段韶临危受命,率五千精锐铁骑七日奔袭一千八百里,从晋阳赶至江淮,一战解盱眙之围,再战破泾州之敌,三战逼得陈霸先狼狈渡江,解围广陵。

然后马不停蹄回师宿预,斩杀梁军主将东方白额,三天之内,荡平江淮!(详见《血色开皇之淮海大战》)。

《血色开皇》之《淮海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战,充分体现了段韶敏锐的捕捉战机的能力。

他洞察全局,置形势最危急的宿预不顾,直取敌后、长驱奔袭,兵贵神速、庖丁解牛,将百保鲜卑强大的机动性与冲击力发挥到极致,取得了一场教科书般地经典大捷。

段韶大名,自此威震天下。

此后,高洋病逝,段韶作为晋阳霸府的代表人物,在娄昭君的授意下,支持常山王高演发动云龙政变,由此进位大司马、录尚书事、并州刺史、平原郡王。

高演死后,高湛登基,对这个战神表哥更加倚重。

公元563年,北周命柱国大将军、大司空、随国公杨坚率一万精兵北上,与突厥十万骑兵汇合,攻破雁门关,直逼晋阳。北齐皇帝高湛命高睿为主、段韶为辅,率军迎敌。

段韶认为天降大雪,北周突厥联军从北而来,我军不宜迎风出击,应该背城列阵,以逸待劳,高睿同意。

突厥骑兵见齐军阵列如山,战意高涨,杀气冲霄,深感畏惧,竟不战自溃,段韶趁机掩杀,大破北周突厥联军。(详见《关陇长风之杨忠伐齐》)

《关陇长风之杨忠伐齐》

第二年,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再次与突厥联合,倾举国二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北齐,其中以洛阳为主攻方向。

高湛命斛律光、高长恭赴洛阳解围,但斛律光、高长恭顾虑右翼的北周军从后袭击,迟疑不能渡过黄河,段韶闻讯,自塞北赶回晋阳,主动要求赴洛阳统筹全局。

高湛担心段韶走后北方无人镇守,段韶说:“北方的突厥欺软怕硬,而且不善于攻坚,其实是芥藓之疾。北周国势日渐强盛,才是我们真正的心腹大患。”高湛这才同意。

段韶率一千铁骑驰赴河阳大营,与斛律光、高长恭联手,强攻北周军设在邙山的防线,与洛阳守军齐心协力,大破北周主力。(详见《关陇长风之北齐三杰、天道赏罚》)

《关陇长风之北齐三杰》

《关陇长风之天道赏罚》

这一战是北齐三杰联手的经典战役,三人各展所长,都把自身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其中段韶作为主帅,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对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公元571年,北周由大司马、齐国公宇文宪为主帅,再次发动宜阳—汾北会战。

战役前期,北齐以斛律光为主帅,与北周在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展开拉锯,双方互有胜负。

此后战火逐步蔓延到汾北地区,围绕定阳(今山西临汾隰县)再次展开争夺。

由于斛律光无法同时兼顾宜阳和汾北,段韶与高长恭奉命南下增援。

段韶先是攻破北周扼守宜阳与汾北交通线的柏谷城,又在姚襄城(今山西临汾吉县)击败周军,围困定阳。

但段韶出征之前就身染重病,此时病情加剧,无法再指挥战斗,只好嘱托高长恭,让他在定阳城东设伏。

高长恭依计而行,果然将突围的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杨素之父)生擒。(详见《关陇长风之汾北会战》)

《关陇长风之汾北会战》

可惜,捷报传来之时,段韶已经溘然病逝于军中。

段韶其人,外统军事,内参朝政,又是高氏姻亲,在北齐威望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事上,段韶具有很强的全局观念,能够审时度势,总揽大局。而且用兵奇正结合,既能堂堂正正、不动如山,又能用最猛烈的攻势从最不可思议的角度打击敌人,是一位全能型的军事统帅。

政治上,他是晋阳霸府的领军人物,对皇权始终构成强大的威慑。

高澄在军事上始终重用他,高洋虽然强势,对他也只能拉拢妥协,高演争取他的支持才能发动政变登上皇位,高湛更对段韶无比依赖。

后来高睿试图驱逐高纬身边的奸臣和士开,段韶虽然支持,但意识到晋阳霸府已无力对抗皇权,选择了明哲保身,导致高睿惨死。

段韶在政治上比较成熟,眼光十分独到,既有比较好的政治操守,又为人务实灵活,手腕比较圆滑,在坚持正道的同时也善于变通调和。

在北齐三杰之中,他不像斛律光那么刚直,更善权谋;也不像高长恭那么单纯,更为世故。所以,他是北齐三杰中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有他在,以他的辈分、威信以及老练的政治能力,也许斛律光和高长恭的悲剧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