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读道乡村”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意四川 我们做的更好

读道文旅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文旅项目从规划设计到落地运营的全程服务。创意四川我们服务过众多颇具影响力的项目,包括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成都谢家院子、攀枝花红格小镇、天府蔬香博览园、德昌县凤凰城、峨眉半山七里坪、金杯半山米易太阳小镇、若尔盖老城区更新设计、唐克镇、红军过草地第一村标识设计、若尔盖商品设计等,多年来以“不落地,不创意,不辜负每一块土地的期望”为核心理念赢得了众多四川客户的认可赞誉,创意四川,我们做得更好,真诚期待与您携手共创下一个奇迹!

01

成都谢家院子

项目地是成都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重要节点,由蓝图变为现实仅仅用了60天。规划后在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现场会广受赞誉。规划赋予谢家院子九尺特色美食主题,通过“蔬菜创意农业+精品林盘民宿+田园绿道休闲+九尺美食文化”,打造集中草药种植加工、田园康养、美食体验、研学教育、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七彩田园美食世界。

读道文旅团队构建“一环两心三片区”的空间结构,即田园绿道产业景观带,两心为谢家院子综合接待核心、七彩菜园景观吸引核心,三片区为入口综合服务区、七彩菜园产业区、田园研学旅游区。规划探索出三体共建、五业共融、居游共享的乡村振兴“三共模式”,成为四川省以川西林盘文化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振兴典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

项目地位于成都后花园都江堰市,占地11512亩。规划旨在打造一个涵盖园林乡村景观、生态郊野田园、特色农耕民俗等集休闲体验、康养度假、户外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国家公园样板。读道文旅团队打造“一镇一心一廊六园”的空间结构。即互联网农业小镇,入口服务中心及核心启动区,林盘水乡民宿走廊,有机粮油果蔬产业园、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四川青少年户外教育公园、养云森林运动公园、世界园艺苗木大观园、走马河湿地公园。

项目依托崇义镇成都近郊的优越区位,都江堰精华灌区的优质水源地、农业及川西林盘的乡村资源,通过水系廊道贯通、农田产业连片、林盘提升再造、农旅景田融合的开发战略,构建互联网+农业产业平台,依托锐丰优势产业资源,整合品牌农业IP,实现金融赋能,成为引领四川,示范全国的乡村振兴改革样板。

03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九寨沟景区有“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之誉,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九寨沟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取得了“绿色环球21”证书等一系列成绩,在众多光环背后,九寨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游客容量压力及生态保护压力,为形成更加优化的核心区外围旅游配套,有效缓解景区压力,九寨沟管理局委托盛永利(长发哥)和他的创意团队对景区大门入口综合服务区、月亮湾度假村、旅游小镇、沙坝等区域进行了整合规划,并考虑与九寨天堂、喜来登酒店等服务性项目保持整体联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金杯半山米易太阳小镇

小镇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南方丝绸之路要塞,通联东南亚、印度,近接中亚、俄罗斯、西亚直至欧洲大陆60多个国家,融入经济总量达21万亿美元巨大市场。

读道文旅团队将中国康养休闲文化+西方运动休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结合,导入符合中国老人情感需求的康养度假产品,实现项目地康养、小镇、旅游、酒店、营地、农业六大产业配套完善,开辟国人旅居康养新高地。形象定位“米易阳光鲜花小镇,收藏全世界的温暖”,基于老街现状和其肌理研究,对新山乡老街片区局部保留、改造、新建等方式,就地保留原住民生活,提升人居生活环境和村民收入。融入太阳文化、康养文化、傈僳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等,将项目地打造成以太阳文化为特色的文旅综合小镇、西南特色文化主题街区、米易县文化会客厅。

05

若尔盖老城区更新设计

若尔盖县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作为若尔盖国家公园的发源地,若尔盖老城区的建设打造显得尤为重要,读道文旅与若尔盖政府合作,对若尔盖老城区进行了提升策划与详细设计,本次规划以建设生态若尔盖:国家公园里的小镇为目标,打造世界高原湿地旅游目的地。

围绕老城区现状“两横五纵”道路空间格局,打造“一心”“两轴”“三区”的空间结构。基于若尔盖区位条件、现状资源和主导产业特色,按照“三式兼具,五态合一,提升十法”的整体提升策划设计手法,针对若尔盖主要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园,以及县域主要交通节点进行创意策划和落地设计。通过打造若尔盖商业街、非遗文化街、河曲马广场等项目,提升若尔盖国家公园形象,让世界看见若尔盖。

06

中国蔬菜博览园 | 买全川卖全球

项目地位于“中国蔬菜之乡”彭州市蒙阳县内,规划依托成都近郊的区位优势,挖掘蔬香IP,利用蔬菜博览会的吸引力,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

规划定位农旅结合的蔬菜特色产业国家农业公园模式。读道文旅通过“核心品牌IP塑造+生态有机种植蔬菜+全业态消费配套”,实现菜博园“4+2”一体化提升。空间规划“一环五园两中心”,即蔬香景观游览环线,蔬香生态科技博览园、蔬香生态农业观光园、蔬香生态循环共生园、蔬香悦活生活园、蔬香节庆会展园,蔬香综合服务中心、蔬香驿站中心。最终打造为居游共享型的国家级蔬菜农业公园,天府乡村旅居度假区。成为引领四川,示范全国乡村振兴的改革样板。

07

龙门天桥景区设计

彭州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过渡地带,“五山、一水、四分坝”都不能代表彭州,我们打造出了彭州的专属IP,为天彭门建造一个门面。读道文旅团队通过对川西建筑·歇山顶元素抽离提炼,最终塑造一座总跨度约588m,端点海拔约845m的水幕桥。主题定位为:龙门天桥——民族的记忆,世界的天桥。

08

攀枝花红格国家级特色小镇

项目地位于四川省南部攀枝花盐边县,是攀枝花南融昆明的门户。读道文旅团队以独具匠心的理念,引领规划红格小镇,唤醒康养旅居活力,赋能西南全新居游时代,以对标世界的绝伦创意,缔造富有东方情怀的文旅小镇,铸就国家级康养旅游度假区。

空间结构为“大风车三叶模型”。“一心为核”指红格城市发展核心,“一带贯穿”为生态产业旅游廊道,“三叶互联”指北部乡村田园度假区、西部休闲运动度假区、东南部温泉康养度假区三大组团。通过以康养旅游为导向的土地综合开发模式(TOLD),打造以康养度假、养生养老、休闲运动等功能为主的居游共享型康养运动旅游度假目的地。

09

成都乡村振兴彭州模式观摩会

彭州市作为成都乡村振兴的重要样板区应该有自己的示范模式,读道文旅团队通过对彭州多个乡村考察,总结出彭州市乡村振兴的三大亮点即彭州市乡村振兴的“三共模式”:三体共进、五产共荣、居游共享。

为全方位展示彭州的乡村振兴成果,读道团队经过多角度综合分析,最终设置“一站一主题,每村一特色”的乡村振兴观摩点,重点示范彭州乡村振兴的四大方面:产业兴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样板——濛阳蔬菜博览园;人居环境改善,精品林盘改造样板——九尺镇谢家院子;五业共融,居游共享发展样板——葛仙山镇熙玉村;三体共进,集体经济繁荣样板——小鱼洞镇。

10

青城·云溪小镇规划设计

项目地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区,距离成都40公里,距离都江堰、青城山10公里左右,区位条件优越,读道文旅规划设计团队以“互联网+农业”为概念,打造青城云溪小镇,形象定位为“云端上的农庄 水乡里的林盘”。

项目构建“一廊一心三区“的空间结构,即十里林盘水廊、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云溪小镇度假区、绿色农业展示区、稻花林盘产业观光区。通过平台搭建、农业品牌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建设,最终将项目地打造为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核心示范区,国家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川西林盘民宿旅游度假目的地,四川绿色有机农产品一站式购物中心。

11

九寨沟树正寨规划设计

树正寨位于南北向树正沟主游线西侧,东面与树正群海隔路相望。现状游线是依托公路与木栈道形成的南北向单一游线,与树正寨本身联系不大。呈现出“直线空间,寨海分离”的窘迫局面。策划通过结合现有区位资源提出空间优化发展策略:首先,通过寨海合一,打造融入自然的文化;其次,借山用水,设计结合自然;最后,形成由“直线串联”向“DNA”、“活态”游线转变。

12

九寨沟荷叶寨规划设计

荷叶寨位于九寨沟景区南北向旅游交通干线入口,东部有盆景滩、芦苇海等自然景点。荷叶寨是进沟的第一个寨,形如其名,从高空俯视整个寨子,就如一面伸展开的巨大的荷叶。策划通过对荷叶寨历史及现状空间的科学分析,得出荷叶寨独有的自然生态美景适合兑现传统藏族民俗及农耕文化。采用“动静结合”、“软硬兼施”的表现策略,民俗荷叶的发展不局限“游”,同时也应该重视“食”、“娱”、“购”等产业要素,形成荷叶寨完整的旅游产业格局。

13

九寨沟扎如寨规划设计

扎如寨位于九寨沟景区东北部, 是距九寨沟景区最近的寨子,是扎伊扎嘎山的门户,是神山脚下的藏寨。 扎如寨风景线是一条人文游览线路,不但可以观赏到臧家的田园风光,还可领略到苯波教的独特魅力。策划通过结合现有区位资源提出“三步走”业态发展策略:第一阶段:改善住宅结构,完成业态整合,开展朝圣文化代表元素业态开发。第二阶段:增设产业要素,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朝圣文化主题藏寨典型。第三阶段:凸显品牌效益,打造扎如寨“神山脚下的藏寨”品牌形象。

14

九寨沟则查洼寨规划设计

则查洼寨位于九寨沟则查洼沟口,诺日朗服务中心旁边,是九寨沟内现存的三个寨子之一,距离九寨沟景区入口大门14.2公里。策划通过结合现有区位资源提出“三步走”业态发展策略:第一阶段:改善住宅结构,完成业态整合,开展传统博物馆业态。第二阶段:增设产业要素,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藏寨体验型艺术博物馆。第三阶段:凸显品牌效益,打造“馆藏藏寨”的品牌形象。

15

攀枝花新山花街改造设计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落实打造攀枝花乡村振兴的川西样板,实现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居游共享型街区。基于现状老街机理研究,按照不大拆大建,就地保留原住民生活原则,提升人居生活环境,实现安居乐业,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空间构建“一心两街多文化景观节点”的空间格局,一心即一文化广场中心;两街即花街(休闲购物街)和老街(美食街);多节点即集市、乡村文化客厅等业态。重点打造民俗集市、非遗老街、文创工坊、美食广场等。融入太阳文化,康养文化、傈僳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等,打造特色文化主题体验街区。最终实现、四川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样板、居游共享的特色文化旅游街区。

16

傈僳森林梯田规划设计

项目地所在区域为新山傈僳族乡,位于龙肘山脚下,多高山,小部分为丘陵地貌但多属于低山、浅丘。规划区内山峦重叠,河谷纵横,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分布。总体地貌分为“一河谷”“一台地”“一面坡“。“一河谷”:在项目地南部沿雅碧江两侧,形成一条河谷带,呈东西走向,地势较低;“一台地”:在项目中部区域,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一面坡”:在项目地西北面,地势由南向北递减,地势最低点就位于其北端。多层次多类型的地形特征,为开展丰富的项目内容提供了实现条件,结合山地森林可打造山地景区。

17

芭蕉箐水乡规划设计

芭蕉箐水乡 场地水系丰 富,田园景观优美,万亩枇杷种植,湖泊众多,荷花景观与荷 花节已经成为区域旅游品牌,另有田园水乡,乡村景观优美,乡村小组团分布,适合打造乡村度假、康养项目。在读道文旅的规划下,未来顺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适宜打造芭蕉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域乡村景区、 乡村度假乡村康养目的地。

18

玉源村人居环境提升设计

玉源村重点开展三治两改一提升工程,三治:污水排放治理、饮用水安全治理、垃圾堆放与分类治理;两改:乡村厕所改造、林盘院落改造;一提升:乡村文化及管理制度软环境提升。重点对村庄道路入口标识、九尺板鸭赋文化墙以及道路两侧景观进行创意设计,考虑乡村设计感与实用功能的完美融合,完善现有配套设施。

19

熙玉村人居环境提升设计

熙玉村是彭州景田一体、农旅融合、居游共享的示范村庄,读道文旅团队创意设计了入口导览、人居环境外立面景观提升及logo墙改造,策划仙山花巷街区业态如茶屋、书店、邮局等,创意设计彭州100集市,打造彭州100农特产品牌,通过包装设计和资源整合,提升整个彭州市农特产品牌认可度。

熙玉村有 超过4000亩梨园,形成了围绕梨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条。规划依托现有资源对梨花栈道进行了景观提升。另外设计乡村观摩绿道,放置熙玉村夜景、梨花、赛事活动、农民乐居、游客游玩的图片,表达居游共享的乡村振兴成果。

20

小鱼洞镇规划设计

小鱼洞镇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将全镇10个村(社区)联结起来,摸索出一套以“1+10+N”为核心的集体经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指的是镇级集体经济组织,即由10个村(社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建“彭州市小鱼洞镇乡村旅游联合社有限公司”; “10”是指全镇10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社);“N”是指由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乡村旅游项目公司(如鱼凫湿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鱼凫竹海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等),带动村民致富。

21

彭州全域农业文创策划

近年来随着文创产业在全国的迅速展开,彭州文创产业发展加速,产业活力凸显,文创产业对彭州市经济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文创企业和文创小镇建设加速,国际文化合作交流活动频繁,整个彭州市域文创产业发展氛围浓厚,文创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读道文旅团队通过对彭州农业文创发展背景以及国家政策的综合分析,依托各镇不同的产业基础、文化底蕴、发展现状,抓住政策机遇、迎合市场需求,运用文创的思路和手法,构建彭州1234567哆唻咪发唆拉西,七音合奏的农业文创产品体系。举办1场永不落幕的蔬菜主题盛会、建设2个农创主题公园、打造3大田园综合体、试点4座CSA农场、规划5个农创主题景区、打造6座农创主题庄园、建设7座农创特色小镇。

22

彭州乡村与田园培训峰会

彭州市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市委书记等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参会人员300余人。读道文旅CEO盛永利做《乡村振兴大战略政策解读及IEPCO模式引导农文旅产业融合》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从田园综合体、乡村康养、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园、乡村民宿、农旅小镇等方面系统讲解乡村振兴产品体系,并具体在田园综合体申报条件及土地、资金、包装策划等方面给予指导。

23

德昌凤凰古镇旅游规划

项目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旅游示范县德昌县,是“北达京畿,南通蒙昭”的南丝绸之路必经地,获评“自然(养生)旅游目的地”和“最具投资价值目的地城市”。

规划总体定位为“凉山仙境·风情彝寨·人杰地灵·养生宝地”。读道文旅团队依托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及富有特色的人文资源, 规划打造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安宁河谷阳光旅游度假区。空间结构上,规划一体两带两环四大功能区,即水系连接项目一体,含有生态休闲为主的游玩养生带、文化体验为主的人文旅游带,人行环道内环与机动车道外环,文化区、商业区、养生住宿区、生态游乐区。规划后的凤凰城欣欣向荣,凤凰形象成为更加凸显中华民族精神与审美的文化图腾。

24

峨眉半山七里坪

四川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峨眉山中山段,占地 12平方公里,是峨眉山麓中海拔1300米左右适合规模化开发的天然坪地。以休闲文旅产业、抗衰健康产业、半山有机产业三大核心板块共同发展,实现“省级旅游度假区、国际抗衰老健康产业试验区、有机农产品消费安全监管示范区、省级文化艺术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建设示范基地”五区合一。

空间规划“一带两心两侧翼”结构,一个山地户外运动组团,北边温泉养生组团和南边山地商务运动组团为中心,沿南部山地商务运动组团中心西部和北部侧翼为依靠开展布局。成为美丽山村高品质生活蓝本理想之地,世界旅游度假区成熟样板,是四川乃至中国独有的人文新地标。

25

唐克镇规划设计

唐克镇位于若尔盖西部,紧邻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读道文旅团队围绕唐克镇自然人文资源,在文化上以“黄河文化筑内心,河曲战马强体魄”为立意,构筑黄河文化和河曲马文化IP,融入唐克镇民俗特色,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打造黄河文化活态展示小镇,作为若尔盖黄河草原旅游廊道上的核心节点。

空间上构筑“河-景-城”一体,一河两岸、四区合力的配套格局, 景区与镇区联动互补发展,创意打造了黄河旅游公路、黄河文化风情街、白河滨水休闲街等产品业态,塑造“九曲黄河到唐克·河曲战马闯天涯”的主题形象,成为集黄河观光、黄河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文化休闲度假 小镇。

26

阿西镇乡村产业发展策划

阿西镇位于若尔盖县城北面,系全国五大湿地资源川西北地域核心区。读道文旅团队结合当地农牧业产业基础、红色文化、花湖景区等资源,以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申报包装及未来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为目标,谋划阿西镇未来5-10年的产业发展,探索一条若尔盖农牧业产业乡村振兴的阿西镇发展样板。

规划构建“一廊两翼,六区联动”的空间格局,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带、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带、高原畜牧产业带、农牧业冷链物流产业带、长征红色文化旅游带、新能源低碳产业带六大产业集聚带协同发展。重点突出阿西镇在若尔盖县及阿坝州的特色产业,打造若尔盖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阿坝州一二三产融合示范村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乡村振兴产业示范长廊。

27

红军过草地第一村标识设计

项目位于若尔盖巴西镇班佑村,这里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草地以来的第一个有人烟的村寨,“红军过草地第一村”因此得名。 读道文旅团队经过对班佑村的实地踏勘以及对红色文化的领悟,将班佑草地、巴西会议会址、包座战役旧址等革命遗址和《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等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加以融合提炼,进行了红军过草地第一村——班佑村的入口门户形象标识设计。

结合历史文化及红色文化,创意设计由牧民向红军献哈达为主要元素的景观雕塑,表达牧民与红军一家亲的深层含义,通过一组雕塑,铭记一段历史。

28

若尔盖农旅商品设计

若尔盖县拥有黄河、花湖、草原等自然资源,河曲马、牦牛等农牧资源以及独特的安多藏族民俗文化资源,在农旅商品创意过程中读道文旅将若尔盖地区文化元素和农牧旅商品有效结合,以“让世界看见若尔盖”为核心主题,创新设计具有地域性、实用性、时尚性的农旅商品,创意打造了牦牛牛肉干、纯净水、雪糕、丝巾等全新的农牧旅商品IP形象,提供了更大的农旅融合产业销售的广阔舞台,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将若尔盖文化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促进了若尔盖农牧产业振兴发展。

29

河曲马雕塑文化广场设计

迎宾文化公园位于三条道路交界之处,作为区位汇聚的重要点位,此广场起到标识导向的重要作用。雕塑以一匹骏马为主形象,象征一马当先。基座以吉祥八宝为核心寓意的八边形雕塑基座,地面以马鞍毯图案为铺装形式。浮雕墙以书卷展开形式打造,作为河曲马文化主要展示场景,表现河曲马的诞生、战马典故以及河曲马精神等。场地内灯具小品,提取马元素和造型,使整个区域文化格调及元素统一,浑然天成。

30

格萨尔王雕塑设计

格萨尔王雕塑广场位于通往四川、甘肃和青海三省的三条道路交界之处,作为三省交通汇聚的重要点位,具有重要的标识导向重要作用和形象展示作用。利用三条道路交叉形成的三角地块,以格萨尔王骑行战马为主形象,象征格萨尔王征战四方,赛马称王的雄伟气势,也表达了若尔盖不断向前和不懈努力,赢得了飞速发展和卓越成就,描绘格萨尔王的传奇故事,充分展现在地文化。

31

马鞍广场设计

项目位于若尔盖城区四路交叉环岛,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突出马背文化;相较于一座逼真的纪念性雕塑,一个能让人们参与的纪念性互动空间,更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32

牙弄村规划设计

牙弄村以“红色牙弄、韵味藏寨”为主题,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石,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牙弄会议、周恩来旧居等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建立“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共建共享运营管理模式,将红色研学,红色党建,长征文化体验做成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重要资源。产业发展目标为打造国家红色旅游村、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样板。

33

团结村规划设计

团结村特别适宜种植唐古拉大黄,村内有唐古特大黄母本园基地,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稳步推动“阿西茸唐古特大黄”向规范化生产、精深化加工、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大黄种植已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创收致富的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为打造唐古拉大黄特色产业集群示范村。

34

甲宫尼巴村规划设

甲宫尼巴村以千亩油菜花及观景平台为基础,以民族藏寨民宿、藏族文化体验及矿泉水等产业为特色,以“生态甲尼、善治福地”为主题,重点打造生态宜居型村庄,村集体资产有美丽乡村建设的登山栈道,景观平台,千亩油菜花高标准农田等。产业发展目标为打造国家农文旅融合示范村。

35

卓藏村规划设

卓藏村以“发展中草药种植业、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主题,实施中草药、羊肚菌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完善村级农家乐配套设施设备等工作,打造吃、住、娱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生态宜居乡村。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结合花湖景区等品牌项目,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项目,打造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带。定位种养结合型村庄。

36

茸夺巴村规划设

茸夺巴村以“观赏油菜花、食用菜籽油、体验农耕游”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特色油菜种植,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赶超发展。积极探索油菜种植、菜油生产加工、菜油订单和油菜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持续擦亮“夺巴高原菜籽油”这张名片,实现合作社增效、农民致富、村级集体经济走强,让农民真正得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

37

茸戈村规划设

茸戈村以“打造生态农庄,壮大集体经济”为主题,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深度挖掘大黄种植、农耕、民俗资源,重视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庄产业链价值链,推进农业与餐饮、旅游、教育、拓展、再加工等深度融合,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打造生态酒店、旅游度假区、科普教育基地、拓展训练基地、自助体验生产等综合服务业态的休闲农业综合体,吸引游客种大黄蔬菜、吃农家土菜、自助烧烤、爬山赏风景,加大互动体验,提升藏佑圣水的附加值,辐射周边经济腾飞。

38

上热尔村 下热尔村规划设计

上热尔村、下热尔村相邻,同属景村一体型乡村振兴模式,村庄产业现状有牦牛养殖及农旅融合项目。村集体收入来源为牦牛养殖业、停车场收入、门票收入及梅花鹿苑出租收入等。一产以养殖为主,二产适当发展肉类、奶制品加工和电商,三产适合发展牦牛观光互动、文创工坊、花湖青少年生态研学营地等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