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战国时期,秦国崛起,逐鹿天下,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在秦国步步为营的战略布局中,有一些关键人物的加入,改变了历史走向,其中就包括韩非子。

韩非子这个杰出的思想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曾受到秦王的赏识,却也在秦国客死他乡。更为讽刺的是,这位聪明睿智的韩国使者,最终却害得自己的同窗好友李斯背上了骂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而历史的真相也非常值得人们深思。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探究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故事,

思考韩非子之死到底给后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或许,历史的真相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谋定天下,缺少韩非难圆梦

公元前234年冬,秦王嬴政亲自率军来到长城边境巡视,同行的还有他的心腹大臣李斯。这一年,赵国遭受秦兵猛烈打击,已经节节败退。秦国乘胜追击之势,逼近赵国国都邯郸。形势对赵国极为严峻,其他各国也深感压力,纷纷派使者向秦国求和。

这一日,秦王嬴政站在长城之上,放眼北方,望向遥远的邯郸城。多年征战不断,他已经看到了统一六国的希望,这是他继位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国已是强弩之末,不出三年,定能吞并赵地。”秦王心头激动难抑,这是他多年以来一统天下梦想的重要一步。一旦吞并赵地,秦国的版图将再次扩大,与中原各国毗邻,届时消灭其余国家,统一天下的大业就指日可待。

李斯立即表示赞同。他深知秦王对韩非子这个人的向往,此时正是拉拢韩非子为秦国效力的大好时机。

韩非子,这个名字秦王早有耳闻。他著有《韩非子》一书,论理清晰,见解独到,是当世少有的奇才。秦王嬴政盼望已久能与韩非子相见,聆听圣人之言,此前曾三次遣使韩国,欲约见韩非子,但韩王都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如今赵国即将灭亡,秦国实力大增,正是一个拉拢韩非子的大好时机。

既然韩王不肯派韩非子来见朕,那就由朕亲自去韩国看看他!”秦王嬴政眼中闪过机敏的光芒。听到李斯的建议后,他立刻想到了一个计策,以自己的方式逼迫韩王派韩非子出使秦国。

次日清晨,秦王嬴政亲率大军开拔返回咸阳,沿途经过韩国边境。十万大军声势浩大,浩浩荡荡开拔的队伍足足绵延几十里,随时可以转进韩国境内。这可谓声势浩大,气势威猛。

秦军虽未进犯韩国领土,但大军压境对韩国形成了巨大压力。韩王迫于秦军的军事压力,深感威胁,不得不派遣韩非子前去秦国面见秦王,希望化解秦韩两个国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这正是秦王嬴政计策的目的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国形势对比悬殊,韩王别无他法,只能顺应秦王要求,派出心腹大臣韩非子出使秦国,希望能为韩国争取喘息时间。韩非子明知大势已去,自己将投鼠忌器,但为了国家存亡,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当韩非子赶赴秦国时,李斯早已在咸阳与秦王商量好了对策。按照李斯的建议,秦王需要先示好,表达对韩非子的欣赏之情,以拉拢韩非子为秦国效力。

一旦韩非子心存芥蒂,秦王再变脸严厉,威胁韩国的存在,逼迫韩非子交出对秦国有利的策略。

李斯深知韩非子绝非池中之物,必须步步为营,耐心化解。秦王嬴政十分赞同李斯的谋略,由衷赞叹李斯的远见卓识。两人商定的对策无疑冲突了韩非子的强硬态度,以拉拢的方式达到威逼的效果。

二、谆谆善诱,实则权谋

韩非子来到咸阳已有一月有余,秦王对他礼遇有加,数次长时间的会面交谈后也颇为欣赏他的学识才能。然而韩非子毕竟是韩国使者,对秦国存戒心,始终保持着距离。他明白,秦王对他的礼遇不过是权术,自己必须小心应对。

一日,秦王再次召韩非子于丞相府详谈。韩非子的回答谨慎而明智,他并未直接反对秦王统一天下的计划,而是建议采取渐进、稳健的策略。

这表面上看是谆谆善诱,实则暗含拖延时间之意。韩非子心知肚明,自己这番虚与委蛇的奉承之词无法达到真正阻挡秦国野心的目的,但面对一个志在必得的秦王,自己也只能这样应对了。

秦王听罢,眉头微皱。韩非子所言不过是谨小慎微,拖延时间之计。李斯见状,立即接话道:“陛下英明神武,定能统一六国。韩国小国,不足挂齿。陛下有意与韩国修好,只要韩国甘心归顺,自可保全韩国的河山社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斯这番话立刻点破了韩非子谨小慎微的真正用意,明确表明韩国难逃一统的命运。韩非子闻言,脸色微变。

李斯的话已经明示韩国不可能独善其身,韩非子也终于意识到,自己束手无策,无法为韩国谋得喘息时间。面对一个志在必得的秦王和极富谋略的李斯,自己这番谨慎应对已派不上用场。

三、权变通变,最终只能就范

李斯来到韩非子下榻的薛居,见韩非子面色凝重,心知其已看破局势。韩非子明白,秦国不会轻易放过韩国。

韩非子沉默不语,李斯也明白缄口不言就是默认。李斯告辞后,大司马府,向秦王禀报韩非子的态度。

韩非子再三推诿,已说明其心意已决。面对强秦,韩非子也只能就范,但他始终念念不忘韩国。李斯深知其心,秦王自会洞悉。此时强留韩非子只会徒增麻烦,不如从长计议。

得到秦王明确指示的李斯,却也无奈叹息。手下人将毒药送到韩非子处,韩非子知罪难逃,亦不做无谓挣扎,一饮而尽,自尽身亡。

四、客死他乡,忠心难回本

韩非子之死,轰动一时。根据李斯的授意,秦国方面宣称韩非子暴病而终。韩国方面虽然明白其中缘由,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默默带走韩非子的遗体,就此归国。

李斯其实也颇感惋惜,韩非子是当世难得的奇才,如果能为秦国所用,对秦王一统天下的事业必将助力甚巨。但韩非子念旧情深,立场坚定,李斯也无力回天。

这是李斯在韩非子离开时的感慨。眼见着一位天下难寻的人才就此离去,李斯不免唏嘘。但对韩非子来说,生来高贵,他只能忠于韩国,绝不可能为秦国卖命。

一念天际,心中自有一韩非。李斯明白韩非子的為人与立场,也并不真正在他死后怨恨他。李斯只是秉承君命,做了一个必须做的选择。

韩非子以死明志,表明了对韩国的忠心,但同时也葬送了自己在学术上的造诣。客死他乡,对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来说,实在可惜。

五、明史遗文,竟成奸佞

多年以后,史官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段历史,但他采用了明晰的手法,将韩非子之死描写为同窗李斯嫉妒韩非子的才能,在秦王面前暗中陷害,最终害死韩非子。

这使得李斯在千百年来的史书中背上了心术不正、嫉贤妒能的骂名。其实,韩非子之死乃是出于秦王的决定,李斯不过是执行国君的旨意。

司马迁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手法记载,也有其考量。韩非子在学术上造诣很高,若直书被秦王所杀,则有辱其名声。

于是采用李斯嫉妒害死的方式,既可显示韩非子的学识超群,又可让读者对其敬仰爱戴、津津乐道。

而李斯作为秦国宰相,执行君命本是当然,其忠诚毋庸置疑。但司马迁以春秋笔法使其成为嫉贤妒能之徒,也有提醒后人不要唯命是从,盲目执行有悖人伦的君命之用意。

对李斯来说,司马迁笔下的这段记载无疑是对他一生的不公正评价。但李斯此时已故,司马迁的《史记》作为后世权威史书流传下来,这件冤屈就成为

结语:

历史并非全黑即白,它需要我们用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思维来审视。韩非子之死,李斯背负骂名,背后蕴含的历史启示值得我们静心体会。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我们还需要宽容与智慧,方能不被表面的事实迷惑,洞彻其本质。

人生在世,选对立场事关重大。但更重要的是树立远大志向,兼济天下,存天理去人欲,方能笑傲风云,成就大业。感恩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条件追寻真理,不必在艰难抉择中左右为难。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