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想听听某公子的苏轼系列到底讲了些什么,没想到,在一众膜拜声里,竟然看到了这样一个词——

于丹第二。

这个绰号,显然有揶揄的味道。

于丹以心灵鸡汤而著称,却也以此饱受争议,之后还有国学教授陈果的塌房,使得那些看似熨帖却没人多少养分的内容,越来越被挑剔的网友们所不喜。

之所以用了越来越三个字,只因从电视的百家讲坛到网络的短视频,一开始,网友们是喜欢那种跟课堂不一样的授课方式,是喜欢跟教科书里不一样的有趣内容的。只是,正如喝多了酒一样,喝多了鸡汤,也会晕,也会吐——但这并不能否认,鸡汤曾经给了无数网友干枯的面容春风般的温暖,使他们干渴的心田得到春雨般的滋润——他们曾经求知若渴,只是已无新意的内容,让他们审美疲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有个词,人艰不拆,意思是,人生已经这么艰难,有些事就没必要拆穿了。未经他人苦,不劝他人善。他人太累了,想做缩头乌龟,你又何必逼着人家出头呢?

所以,我觉得,不管于丹也好,于丹二世也罢,他们把历史人物简单化,只讲人们喜闻乐见的,并非他们没有全面了解,而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是平凡的,甚至是庸碌的,他们已经努力过而无结果,他们想要认命,只能认命,但他们又不愿自己的努力白费,那么,有个人告诉他们,其实很多古代名人,也有过争扎,也有过躺平。他们幻想春天在微雨里赶牛犁田,夏天在树荫下钩蚓钓鱼,秋天在菜地抬头看晴空一鹤,冬天在红泥小火炉边跟朋友小酌——一蓑烟雨任平生,江海寄余生——苏轼他们欲有而无的,不正是此刻我在享受的吗?

如果一来,人的格局就打开了,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摆烂了,心情也就开阔了,不再吼老婆了,不再骂孩子了,不再给父母脸色了——鸡汤之用,善莫大焉。

但正如另一些网友所言,苏轼之所以是苏轼,可不仅仅是苦中作乐,旷达飘逸,他更大的价值,在于保持独立的思考与个性,不愿随波逐流,哪怕他早在密州时就写过“慎勿及世事,向空书咄咄”,但哪怕乌台诗案之后,他也没有停止“民病何时休”的感慨;哪怕再贬岭南,已无上奏之权,他也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协助地方官做很多于民有利的事——这些网友的意思是,你讲苏轼,最好把他的勇敢无畏也讲出来,而不是通过他的故事,让受众觉得自己的一些苦痛,都是合理的,忍忍也就过了。

然则,苏轼复杂多变的人生,汗牛充栋的作品,不是几个人能讲透的;每个作者,也确实有站在自己角度论述苏轼的权利——当网上讲苏轼的人多了,听的人看的人,自然也能从那些侧面里,拼凑出一个他所认知的苏轼来——人们从苏轼那里各取所需,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