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侦察英雄》在浙江卫视、北京卫视首播,并在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步播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剧由郑晓龙、安战军执导,刘戈建编剧,罗晋、马思纯领衔主演,讲述了抗美援朝期间,一群志愿军侦察兵的作战故事。

从已播出的部分看,《侦察英雄》的视角独特,切入点稳准,把战场上翔实的战术打法和志愿军强烈的胜利信念,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

微观战场,看到清晰的战术打法

故事从1951年春天讲起,志愿军某师侦察兵在侦察科长梁辰(罗晋 饰)的带领下活动于乌云山一带,完成了诸多侦察、营救、奇袭的战斗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曾经涌现过一个抗美援朝题材的创作高潮。202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再次出现了同一题材的竞相绽放。

总的来说,之前的电影书写侧重于宏大叙事和场面奇观,而电视剧书写则侧重于史诗长卷和高层博弈,当然也有于具体的战斗情节。

《侦察英雄》另辟蹊径,上来就锁定了微观战场,选准了侦察兵作战的叙事视角。对一场战争的展现,既需要大写意的整体把握,也需要细部栩栩如生的描摹。而《侦察英雄》无疑属于后一种表达。

这样的切入视角方便进行战斗片+谍战片的类型化叙事,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斗智斗勇的综合较量。

编剧刘戈建在《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中显示了出众的战术拆解能力,而这一单元也因为“把仗打明白了”,受到从高层领导到军事发烧友到普通观众的认可。

刘戈建把这一特点带到了《侦察英雄》的创作中。仅仅在前两集中,我们便看到了“活地图”齐禄在实战中的战术价值,也看到了小股侦察兵阻击大部队的精巧战术。美军有精良的装备,志愿军在武器方面相对薄弱,构成了战场上的一种不对等。梁辰带领下的侦察小分队在布局、谋略方面的超前与缜密,打破了这种作战的不对等。

在伏击美军坦克的那场战斗中,侦察小分队在敌方无目的扫射的火力压制下,完成了各排、各班的任务布置,有炮火吸引,有重武器重点射击,有断尾包抄。这样的叙事设计,使得《侦察英雄》在战斗场面的刻画上,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有智慧,可省徒劳无功的脚力。有战术,可以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侦察兵干的从来就不是力气活,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战术奇谋和巧妙奔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体书写,看到战士细腻的一面

战争题材离开史诗表达后,镜头就向显微镜转化了。《侦察英雄》视角下沉,对当年那场立国之战,进行了更为细腻的刻画。

第一集,《侦察英雄》双线叙事,一方面是梁辰率队在乌云山阻击美军大部队,另一方面师文工队在山里走错路被美军捕获。文工队战士文婕(马思纯 饰)遇险,串联起志愿军、美军、李伪军之间的冲突。

和过往同类题材突出军人的硬朗作风稍有不同的是,男主人公侦察科科长梁辰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斯文,平时话不多,但关键时刻总有真知灼见的军事奇才。罗晋的气质和这个角色非常贴合。马思纯饰演的文工队战士文婕,黄澄澄饰演的“活地图”齐禄,使得主角团的“文气”大增。后续出现的朝鲜族战士金哲,举止优雅,不卑不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朝鲜的风俗民情和历史典故都十分熟悉。

《侦察英雄》中的军人形象,在整体上并非粗旷的,包括剧中的最高领导师长,也文武兼备,军容笔挺。

这可能是主创的无意之举,但无形中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是更为贴近普通人与现实生活——如若读过一些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期间写给家人的信,便愈加会理解这一点。

宏观战争下的微观战场,往往弥漫着一些丰富的生活与情感信息,近年流行的电影《血战钢锯岭》、《1917》中,都有战火笼罩下士兵的真实反应。

《侦察英雄》亦是如此。有一个细节是,女文工队员在乐器将要被天上落下的炮弹炸毁时,奋不顾身地扑到乐器身上,以身体作为保护。这一举动就没有得到队友们的支持,哪怕乐器是文工队员的“武器”,生命也比这“武器”更重要,这样的细节处理,使得剧作更接地气。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队美军在遭到包围后,眼看着突围无望。其指挥官主动说,“我们尽了军人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可以放下武器了”。这虽然看着有些滑稽,但也是西式战场法则和人类求生本能的体现。

有了立体描写的军人形象,有了生命律动的正常反应,《侦察英雄》对接了多样化的审美和现代性的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呼唤和平:给观众带来更多震撼与思考

战争的爆发是悲剧,战争的过程是较量,战争的结束是盼望。对于这三点,《侦察英雄》这部剧,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这部剧因为有“侦察”二字,自带悬念色彩。在截获情报、炸桥、攻克高地、孤军深入、敌后穿插等情节中,观众自然会和角色同频共振、代入感更强。

梁辰所对应的南朝鲜军某谍报队队长白昌镐,志愿军翻译对应的李伪军翻译,志愿军侦察兵对应的美军和南朝鲜军,这种对仗式设计,既为双方的明暗较量栓了对儿,也为彼此理念层面的反差和终于走向和平的结局,留足了表现的空间。

对战争正义性的认识,双方是针锋相对的。但到了战场上,也要遵守一些共同的战场规则,比如保护平民规则、非军事区规则、休战停战规则等等。

《侦察英雄》提及最多的一项规则,应该是“优待俘虏”。志愿军与美军在产生一些语言交流时,均会提及“优待俘虏”这一原则。就剧情表现看,双方也不同程度遵守了这一原则。

有同有异,参差多态,是为世界本源。由战争走向和平,既是战场较量的胜负决定的,也是共识扩大后相向而行的结果。呼唤和平,也是《侦察英雄》的的主要诉求之一。

回想历史,停战协议签署时,仇恨已经不是主题,和平才是;留恋战场不是主旋律,返回家园才是。一场立国之战确保了许多年的和平,《侦察英雄》中那些牺牲和付出一直在体现其意义和价值。

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和平,这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就影视作品而言,消解分歧、呼唤和平,也是最为常见的主题。因为和平主题的存在,战争题材影视剧有了沉稳的内核,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多震撼与思考。

《侦察英雄》刚刚开播。期待这部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最新作品,能够再次带领观众穿过时光,于那片消失的战场上,感受那一代“最可爱的人”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以及无畏奉献。

【文 /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