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就能考出211的分数,的确让全家人感到非常欣慰。特别对于我女儿这样的,小学没有学习感觉一样的孩子,高二参加高考又没有怎么系统复习。觉得再经过一年复习一定会蜕变,可以考个优质9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高三国庆节期间,与她再次聊到在校学习情况。她说老师上课讲得太简单,让她觉得听课没有意思。我说能否建议老师讲难一点,她说不行,因为就是现在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同学听不懂。

顿时感到坏事啦,也就是白天老师上课时间基本浪费了。回想高二准备高考的时候,老师差不多有三四个月复习,准备高中会考,也就是学业水平考试,拿毕业证的,这段时间几乎也是浪费,会考题太简单,纯属浪费时间。却让她没有时间复习刷题,准备高考,造成高考只能达到211分数线。

在他们学校又不能换班,他们班已经是相对好的班级,另外一个是竞争对手班,所以不可能让最好的转到另外一个班。同时班上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也就是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也就是连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对手也没有。

这时学校层次与班级层次对个人影响就出来了,当然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来说,没有差异,这部分是老师上课内容照顾的,对于优秀学生,就无法顾及。

我曾经有想过,我女儿是否需要转学,到更好的学校或班级,因为那些好学校,能有好几次分班机会,把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放到一个,便于老师上课内容能照顾到更大多数。

然而困难重重,又只有一年时间,到新的学校,复习进度与内容是否匹配,包括新环境适应等等,觉得转学是不可能的,没有办法只能就在本校学习。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校教学质量决定大部分学生的层次。也就是说学校每年优秀的学生能考取某个层次高校,一本率本科率每年几乎也是基本稳定的,除非有重大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由于疫情,我们父女几乎没有交流机会,高三这一年就只能靠她自己安排复习节奏,指望不上上课有什么收获。

老哥认为:

第一、高中学习分化严重。由于对接班选拔偏文科,他们这个对接班,出现不少数理化学困,有不少学生明显拖了后腿。

第二、高中真应该分班,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按成绩调整分班。只有这样,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老师讲课更有针对性,或者说更符合大多数学生水平。否则学霸吃不饱,学困消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