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丨沸雪

许多人在职业过渡时,脑海里可能都曾经飘过一个念头——“没关系,不行就去送外卖”。最近,有些人却对此给出了一个全然相反的夸大说法。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状况受到格外关注,一些谣言应时而生:一张不知道哪里来的外卖站点暂停招聘截图,可能会变成全国外卖骑手爆满的消息;某地爆出网约车司机暂停受理车证,就会有人顺势惊呼就业蓄水池已满……

图/图虫创意

实际上,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业市场本身就应该是动态流动的大江大河,而非容量有限的“蓄水池”,而灵活就业本身也存在快速波动性以及地域和季节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近年来出现的网约车、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正逐渐从一种新职业变成司空见惯的职业类型。这也意味着,在数字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时,不能再用旧有的、固定的眼光看待经济和就业结构。

大量存在的灵活就业机会市场也在实时波动,而这样的灵活变化正在支撑社会的韧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只有那些还生活在马车时代的人才会觉得,马车夫的岗位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开汽车了,意味着经济就要完蛋了。

01

灵活就业市场的波动性变化

顾名思义,灵活就业本身就有阶段性、临时性、弹性工作时间的特点。而在很多灵活就业的行业中,就业的季节差异和地域差异尤其明显。

从过往的数据就能够发现,每到出现比如酷暑、低温这样的天气,网约车、外卖这样的需求都会出现极大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CFP

以外卖行业为例,从季节上看,冬季惯例上就是消费旺季,运力需求扩大,但劳动力市场在年前供给会出现紧缺,特别是北方以及一线城市等由于天气和人口流动原因,人力缺口会更加显著。

从区域性看,潜江、西藏地区的骑手具有半农半工的属性,在捕虾旺季、虫草收获旺季,不少骑手会回家务农,由此出现骑手在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跑外卖的特有现象,这样也保障了当地劳动力持续性获得收入。

对于这种由于这些季节性、区域性差异产生的人力缺口,外卖平台和合作企业也会加大招募力度,以缓解用工问题。

前段时间,美团外卖宣布启动冬季骑手招募,开放30万骑手岗位,持续扩大就业供给,为保障冬季外卖消费提供支撑。据了解,此次冬季骑手招募主要用于应对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及东北、华北等区域面临的运力紧张情况。

开放30万岗位,足以证明在这一行业有充沛的需求驱动企业去增加供应。所以这本来应该是需求拉动供给,而不是供给过剩的逻辑。而从中观产业观察回到宏观视角就会发现,也正是各行各业岗位的增加,才共同组成了经济复苏的确定性。

近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成立课题组,用两个月时间,先后走访了深圳、杭州、郑州和北京四座城市的零工市场,和兼职就业者、大龄农民工、短期工、日结工人深入交流。

在张成刚看来,并不是固定工作的人多,就意味着社会是进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更多要看背后的经济结构。而对劳动者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把灵活就业岗位增加所导致的从业人数增长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同起来,不仅仅是杞人忧天,甚至多少是有点“何不食肉糜”式的天真了。

02

固定工作VS灵活就业

在过去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时代逻辑之下,我们往往容易以固定工作作为思维惯性来考量就业。但环顾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都会发现,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逐渐超越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各国产业变化趋势来看,就业岗位的转换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最开始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前40年,我们都充分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而接下来,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都呈现了明显的一致性。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

这也提醒我们,就业形式更为灵活的服务业人数增长,不该被曲解为衰退的表征。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工作类型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产业结构的丰富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丰富的就业形态。

图/图虫创意

事实上,早在2023年8月,国家统计局已经调整了社零的统计范围,首度公布了“服务零售”的相关数据,服务零售额数据被纳入整体消费数据。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无论是从在消费中的占比还是增幅来看,服务消费都在变得越来越主流。而在服务零售的业态中,到店和到家是主要的场景,那些被人担忧的骑手,恰恰是产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重要参与者。

应该看到,经济结构的转型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就业结构的演变。这种变革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行业兴衰,更是深层次的生产关系和就业模式的调整。

在传统的工业化时代,大量的劳动力被吸纳在固定的工厂流水线上。然而,随着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崛起,我们看到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种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使得人们有更多选择,而就业结构也不再单一,呈现出更为灵活和差异化的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外卖员还是网约车司机,新就业形态本质上就代表着社会就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不断丰富,灵活就业与经济形势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的当务之急恰恰可能是需要尽快调整观念,以更理性的心态看待灵活就业、共享经济等新型就业形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