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被以军炸死的伊朗将领穆萨维

日前,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发起了空袭,导致该地伤亡惨重。原本,以色列对叙利亚发起空袭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此次空袭中,还炸死了伊朗将领穆萨维,他是连接伊朗、叙利亚、伊拉克等多国的重要通道和影响力人物,为此,伊朗总统莱西“大发雷霆”并声称要让以色列“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在以前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友好的,那么,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又有何渊源?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

中东地区属于一个地缘冲突、民族仇恨交错复杂的地方,它还是大国博弈的角斗战场,所以这个地区的战乱基本就没停过,就包括最近的巴以冲突,也可称为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战斗。在此次冲突中,双方背后各有“帮手”,以色列背靠美国,哈马斯组织则经常被传闻“背靠伊朗”,但伊朗和以色列一开始并不是敌人,而是相当亲密的盟友。在以色列于1948年成立后第三年,伊朗就成为了土耳其之后,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中东国家,在那时,伊朗还没有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而是属于半君主立宪制的世俗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伊朗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之所以会说伊朗是半君主立宪制国家,是因为当时伊朗最高权力都集中在巴列维国王一人的手中,而伊朗议会只存在于形式之上,并没有实权,为此,伊朗也在当时与阿拉伯国家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当时的阿拉伯国家比较“保守”,他们严格按照一个组织的教法,但伊朗为了打击神权并扩大王权,就积极引入世俗派,并逐渐向西方文明靠近,可伊朗的世俗化并没有成功。

随后在冷战时期,因为以色列的存在,阿拉伯国家跟苏联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而伊朗走的仍旧是西方文明路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伊朗和以色列都是中东地区的“难兄难弟”,因为在当时他们都被阿拉伯国家“排挤”,在那段时间里,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好到了一个制高点。就包括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遭到了阿拉伯联军的袭击,差点被“灭国”,但在这紧要关头,伊朗拉了一把以色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曾经的犹太人

在当时,以色列召集了全球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汇集,并参与到护国战争中。但阿拉伯国家基本都对以色列关闭了领空,并不允许犹太人乘坐飞机到达巴勒斯坦,但其中还有一个缺口,那就是伊朗。伊朗打开了领空,并成为以色列最重要的后援中转站,大部分武器装备都先运送到伊朗再运送至巴勒斯坦。此外,以色列所用坦克的柴油都是伊朗提供的,因为以色列在当时是没有石油的,但伊朗却是中东第二大产油国,所以在紧要时期,以色列所用的原油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伊朗提供的。最终也因为伊朗“无微不至的帮助”,以色列才有了“翻盘”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杰里科3”远程导弹

自那以后,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亲密。而为了回报伊朗,以色列在后来也是毫无保留地帮助伊朗,以色列先后帮助伊朗建立了情报机构萨瓦克,以及派遣军官进入伊朗帮助其训练第一批飞行员。甚至,以色列还想要和伊朗一起秘密联合区研发核武器,但巴列维国王认为自己国家不需要,就没有答应伊朗介入核武器研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还是在1977年达成了弹道导弹的研发项目,并启动了“鲜花工程”,成功研制出“杰里科1”弹道导弹,现如今以色列手里的“镇国之宝”“杰里科3”远程导弹就是由“杰里科1”升级改造而来的。

但在1979年,巴列维王朝被彻底推翻,伊朗也从一个世俗国家成为神权国家,也是由于这个变化,苏联、美国、阿拉伯对伊朗更加讨厌,而以色列也和伊朗的关系在这时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因为他们不能在明面上表现的“很好”,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的“孤立”。虽然明面上伊朗和以色列在互相抨击方,但在私底下双方却还是“朋友”,在两伊战争时期,美国对伊朗的武器采购进行了全球封锁,但以色列还是在背地里给伊朗援助大量武器装备。

1981年,以色列发现伊拉克拥有核设施后,毫不犹豫对其基地进行了摧毁,虽然以色列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帮助伊朗,因为伊拉克如果掌握了核武器,伊朗也就离“死亡”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苏联解体前一晚戈尔巴乔夫的告别演讲

但这对私底下的“好朋友”并无法持续很久,在苏联解体后,以色列跟伊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破裂。因为苏联解体,以色列就想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中东政治经济秩序,但这也需要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如若以色列继续支持伊朗,就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还会受到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压力,为此,伊朗的崛起就对以色列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不仅如此,伊朗还逐渐开始支持一些武装组织,例如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武装、也门胡塞等,这些组织的成立基本都是为了抵抗以色列。为此,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就变得更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遇袭身亡的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

此外,伊朗还在2020年开始进一步推动核武器方面的研发,这便使得以色列更加“焦躁不安”。为此,以色列便决定阻止伊朗核武器研发的进程,他们派出特工,对伊朗的核设施植入“震网”病毒,并瞬间摧毁了伊朗的1000多台离心机。让以色列认为这样还不能达到阻止核武器研发的目的,其就继续派出特工秘密进入伊朗境内,并杀害了伊朗的顶级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自那以后,两国就彻底“势不两立”了。

综合来看,尽管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关系存在复杂的历史纠葛,但两国之间存在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历史关联。为此,它们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合作对话的机会。而以色列和伊朗也应深知,要想国家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绝不是通过战争来达成,只有充分的外交努力和国际支持,才会使国家的发展机会增多,并实现国家与地区长久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