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夏商周三代时期,政府就设立学校,以教育贵族子弟。那个时候的学校称为“官学”或“国学”。中央举办的“官学”,简称为“学”。地方举办的“官学”,称为庠、序、校。孟子说三代“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养也;校,教也;序,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庠,以养老为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代之中,周代的教育体系最为完备。周代有专门掌管教育的官员,称大司乐。周代的学校分成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是天子诸侯之学。天子有五学,辟雍居中,周围有水环绕,其余四学置于辟雍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分别称为成均、上庠、东胶、西雍。古代以辟雍代指整个大学。

诸侯只有一学,称为泮宫。后人泛称学宫为泮宫,称学童入学成为生员为“入泮”。国学以培养贵族精英的德行操守和政治才干为目标,其学生包括王大子、王子、群侯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国之俊选等贵族子弟。

乡学是官府举办的地方之学,周代的乡学分为许多级,《周礼》记载:“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乡学以国都及四郊之间的六乡之民为教育对象。乡大夫以乡三物教民,所谓“乡三物”,是指六德、六行和六艺。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学以施行教化、移风易俗为主旨,每年都举行乡饮酒礼以养老,举行乡射礼以习射。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势力日益衰落,中央的文教系统也没落了。学校不修,学官乐师分散各地,即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地方官学也迅速衰落,只有少数诸侯能维持。战国时期的齐恒公田午创建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代政治严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止民间讲学,学校教育一度空白。汉初废弃秦政,鼓励民间私学兴办。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设立太学。太学是汉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只能讲授儒家经典,博士官也只能由儒家学者担任。博士生或太学生不限出身,平民子弟中的杰出者,也可以有机会进入太学学习。

地方官学也在汉代得到了复兴,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于成都市中修学宫,招收县子弟,免除徭役,学业优良者,充当郡县吏员,次一等的,可以任乡官,使乡学一度繁荣。汉武帝设立太学,同时诏令天下郡国皆设学宫。至汉平帝时,府州县各级政府皆立官学,形成了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的格局。

隋代将太学改为国子监,又称国子学。太学与国子学不仅有培养人才和教育的职能,还有监督现实政治的作用。历史上发生多次太学生参政议政的事件。学者们在太学里讲学、品评人物、议论朝政,形成“清议“,制约现实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