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婆婆!

近日,上海繁华的地铁站里,一位老婆婆身穿土黄色的旧褂子,背着一根压得弯弯的扁担,上面还挂着两个装得满满囔囔的化肥袋子,看上去似乎与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据报道,这位年迈的老婆婆来自湖南,得知儿媳怀孕后,实在放心不下,于是拿起家中的扁担,挑了满满两袋子土特产,不远千里赶赴上海,照顾孕晚期的儿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老婆婆扛着沉甸甸的扁担,走出高铁站,看到儿子儿媳接站时,瞬间露出质朴的笑容,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劳累的样子。

而为了婆婆的到来,儿媳也没闲着,虽然已是孕晚期,但还是挺着大肚子指挥老公收拾房间,给婆婆准备新被子、新被单,与爱人一起到车站接婆婆回家。

以真心换真心,这样的婆媳关系谁不羡慕?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家庭关系中的大难题,像上面这一对婆媳以心换心、和谐相处的情况,终究还是少数,可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那么现在关键问题来了,怎么婆媳关系相处就这么难呢?

“中国式浆糊逻辑”

有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曾经分享,中国家庭中的大部分婆媳矛盾其实都来源于“中国式浆糊逻辑”:
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就像一团浆糊。

如果从小生活在一起,彼此血脉相连,那么这样的相处模式其实问题不大,哪怕是有一点小矛盾,也会转瞬之间就被化解,没有人会放在心里。

但婆媳之间却大不相同:二者本质上就是陌生人,彼此在相处时并没有感情上的基础。

站在婆婆的角度上,做了一辈子的“女主人”,拥有家庭至高无上的审判权和评价权,家庭地位无与伦比。

反过来站在儿媳的角度上,结婚之后与伴侣组建新的家庭,这个新生家庭与婆婆的原生家庭压根无法混为一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当婆媳之间忽略“边界感”,以一种“中国式浆糊逻辑”相处时,那么出现矛盾几乎是必然的,双方互相无法认同,彼此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疏远。

丈夫的不作为

婆媳关系看似是婆婆与儿媳之间的事情,但其实中间还有一个“第三者”——作为沟通桥梁的丈夫。

可以说,婆媳之间联结的这根纽带,才是婆媳关系相处的关键。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之前有则短视频在网上非常火,“头胎才14个月,婆婆非要逼儿媳生二胎”,碰到一个这样的“横婆婆”,儿媳无奈只好报警。

最后在警方的协调下,婆婆才勉强同意儿媳暂时不生二胎。

生二胎与否,本身就是小两口之间的事,为什么婆婆要插手其中呢?

归根结底,是丈夫本身就不作为,在母亲面前缺乏话语权,导致儿媳也跟着受气,连生二胎这样的事情也无法自己左右。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二次分离”,意思是健康的母子关系要经过“二次分离”,第一次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第二次是孩子结婚成家。

第一次分离能否顺利,决定了孩子能否摆脱母亲的干预,做到独立自主,母亲能否把生活重心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生活,寻找存在感。

一旦第一次分离无法成功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孩子成为“妈宝男”,哪怕已经结婚,也难以违逆母亲的想法,而且母亲也会热衷于插手孩子的生活,最终为婆媳关系破裂埋下伏笔。

现代女性的“婆婆攻略”

既然婆媳关系如此难以相处,那是不是代表就无解了呢?

其实也不见得,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份现代女性的“婆婆攻略”:

1.别在心里预设“恶婆婆”的形象

对于婆婆的形象,现在网络上多有丑化、恶化,似乎所有的婆婆都像电视剧中那样,对儿媳百般刁难。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恶婆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说到底婆婆也是“多年的儿媳熬成婆”,并不愿意家里因为婆媳关系起了纷争。

因此,儿媳最好别在心里预设一个“恶婆婆”的形象,否则本身就带着有色眼镜,没问题也会搞出来大问题。

2.学会指使爱人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很多婆媳关系相处不好,原因是爱人在其中不作为。。

所以如果婆媳之间沟通不力,或者是产生了一些小矛盾时,最好是让爱人在其中充当润滑剂,别自己与婆婆针尖对麦芒,失去缓和的余地。

同样的一句话,儿媳说出来,可能就是婆媳矛盾大爆发,儿子说出来,风波就会消弭于无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婆媳关系难以相处是很多家庭的大难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婆媳关系无法经营,只要双方之间能够互相尊重,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那么就一定能够和睦相处,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今日话题:你家婆媳关系相处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