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摇,又是突如其来的天灾!一场始于寒冬深夜时分的强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于12月18日23:59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日21时,地震共造成甘肃、青海两地135人遇难、980人受伤、12人失联,临夏州约有15.5余万间房屋倒塌。(另注:21日的凌晨4时2分,积石山县再发4.1级地震,震源深度仅8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恕我孤陋寡闻,如果不是这一场灾难,我还真不知道甘肃省有一个临夏州,更不知道有个名字特长的积石山县(全称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我的印象中,甘肃除了兰州、敦煌、酒泉、武威、天水、白银、张掖和庆阳之外,再无其他有存在感的地方……

如今,严重的灾情令临夏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举国上下向它伸出了援手,各地各界或捐钱捐物、或派出专业的救援队和医疗救护组,一场与时间赛跑、搜救更多生命的抢险救灾行动紧张有序地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天寒地冻、昼夜温差大再加上地震次生灾害频繁的缘故,理论上的“黄金72小时”救援窗口期正在加速缩减流逝。因此,必须快上加快地搜救被掩埋的群众。

正当震区的各项救援安置工作进入关键时刻,一位灾区当地的公职人员却说出一番自相矛盾、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话,瞬间寒了大家的心。

临夏州应急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地震灾区比较缺御寒保暖的物资,但当前对灾区的捐赠“最好以资金为主

不知道是记者听差了?还是他原本就是这样说的?一位市级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居然说出这样前言不搭后语、令人匪夷所思的话来?

谁都知道,大西北的冬天,户外极冷、滴水成冰,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而且大风呜呜的,体感温度就更低,人在外面待久一点便受不了。

这次强震又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地震也就几分钟的事,很多人只顾着从被窝里爬出夺门逃生,甚至身上衣服都没有穿多少,能保住一条命就算不错的,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情去抢拿保暖的衣被?

房屋倒塌了,埋在废墟之下的,除了众多不幸的伤亡者,还有大量过冬的物资。数十万计的受灾群众,在严寒的黑夜瑟瑟发抖,等待救援。相比大红钞票,他们更加渴望一身暖和的棉衣和一杯热腾腾的开水。

所以,只要正常人,用脚后跟也能想到,灾区当下最奇缺的也是最能救命的,非防寒保暖的衣被物资不可(因为严重低温会导致人体失温,别说被压在废墟下的待搜救者熬不过72小时,就是幸存的健全人也会面临严重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公职人员其实也清楚地看到了这层问题的严重性。

既然缺防寒保暖物资,那就动员社会各界向灾区捐赠呗,多简单明了的事情啊。可不知道这位公职人员的哪根神经搭错了,他话锋陡然一转,居然要求大家尽量多捐“资金”!

也许他认为有钱才更好办事,可以采购物资然后下发,效果也许是一样,而且比直接接收捐赠物资更轻松,工作量也不大,不用加班加点忙活。

但是问题在于,灾情不等人啊!灾民急需御寒取暖啊!直接捐赠物资、直接按片区下发到灾民的手中,就少了很多非必要的程序、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难道不比拿钱去采购然后再分发给受灾群众更有效率和效果吗?

要知道,这可是在救命,不是在演戏和做文章啊!

该公职人员蹊跷骇人的表态一经媒体报道,公众被惊呆了,“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不解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更不懂他究竟有何深刻的动机和用意。舆论也炸开了锅,纷纷对这堪称史上“最露骨的表白”、“赤裸裸的索要”嘲讽起来:

很多网友就此调侃:

  • “这是直接不装了”,
  • “钱好分,物资不好处理不好分”,
  • “现金能盖在身上防寒抗冻吗”,
  • “捐的物资可能要打折才能卖,不划算”,
  • “前后矛盾,灾民到时拿到钱还能保命吗”

我们社会的公信力,就是这样断崖式下降的!

正值震区救援的关键节点,有人竟然打起自己心中的小算盘,真是难以名状的悲哀。这直接寒了全国人民牵挂灾区、驰援灾区一颗颗滚烫的心!

甘肃临夏方面有必要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说法,给灾民一个解释,给全国公众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