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心?

儒家和佛家都认为,人性本善,佛性为人心本有,但当人来到这个现实的世界之后,人心就被各种事物遮蔽、污染了,使得人心被各种欲望所驱使着,不能发现自己的本心、佛性,所以才导致人们丧失自己本心、迷失了自己天性,不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能获得如来智慧德相。

为了还原和恢复自己的本心,我们就需要一个修心的过程。所谓的修心,就是去除遮蔽自己本心的种种污染,使自己的本心重新呈现。儒家有一套修心的方法,佛家也有。我们先讲儒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儒家修心法则与步骤

儒家有一本经典叫《大学》,它主要讲“大学之道”,所谓“大学”之道,就是指修心(或修身)、成人之道。它具体讲了三条基本纲领以及实现这三条纲领的八个条目。

《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大学成人的三纲领。接下来,《大学》还讲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个条目等内容。

大学的第一个纲领是“明明德”,其中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指弄清楚、搞明白。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有光明,明亮、光大的意思。“德”,指德性,也就是人的品德或个人修养。“明明德”指出了在大学中学习、修养的主要对象是光明的德性,或者说美好的品德。也就是说,已满15岁少年进入大学之后,主要应该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建立健全的自己的人格,修养出美好的品德。

儒家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一出生其心就具有善端,但人心虽有善端,但也容易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遮蔽心灵本有的善性而变成恶人。所以,“明明德”其实是指及时发现人内心固有的善端,呵护、培养它,扩充它,使之广大、或重新呈现,或恢复重建自己心灵本有的善性、佛性,从而成圣成贤,或觉悟成佛。所以,儒家一直将成为君子、成为圣人作为人格修养最高的追求目标。同时“明明德”也是一个革弊向新的过程,不断地检视自己的内心,一旦发现内心被遮蔽、污染,就要勇敢地革除尘垢,使内心永远保持在清静、澄明的状态。

“明明德”是大学成人的第一条纲领,其实就是自修心,自我启蒙。不断去除外部事物中蒙蔽心灵的种种污染因素,发扬光大个体先天的善良本质,修养高尚的德行。《大学》成的第二个纲领叫做“亲民”。所谓“亲民”,又作“新民”。认为“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意思是说,学者在自明其明德之后,还要将自己心性提升的成果推己及人,进而使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的全体人民都做到“明明德”,通过修养心性提升境界,成为道德上的“新民”。“明明德”是要学者将自己内在的美好品德发扬光大出来,而“新民”则要求学者勇于承担改造社会、移风易俗、造福大众的社会使命。

《大学》成人的第三条纲领叫做“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即以“至善”为最高的追求目标,不达到“至善”的境界就不停止追求的步伐。“知止”,知道自己该在哪里停止,知道哪些事情不应该做。知道哪些事情不应该做,也就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止于至善”,终止于“至善”,不实现“至善”不罢休。什么是“至善”呢?就是最高的善,或最完善的精神境界。“止于至善”就是知道以达到或实现最完善的境界为目标。

《大学》的成人三纲领,确立了在整个社会组织中弘扬光明德行治国总方针,要求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发明本心,弃恶从善,力求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并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勇于担当,担负起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责任和使命。在修身、齐家的生活实践中逐步贯彻到治理国家和治平政治生活中,以实现理想的大同社会为最终奋斗目标。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社会的德治理想。它源远流长,上承自尧舜、武王、周公,启于秋时代的孔子、孟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支柱、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完三纲领,《大学》接着又讲了实践三纲领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格物、治知、诚意、正心都是在讲修心的功夫,可见儒家对于心灵修治的重视。修心是儒家成人的第一等要务。做人就要先修心,也就是“明明德”。只有将心修好了,彰明了“明德”才能修好自己的身心,进入社会实践的领域。修心是修身的基础,修身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儒学是积极入世的学问,主张士人不仅要善于发掘自己善良的本性,修炼高尚的人格品质,还要将自己通过学习修炼所得的成果推己及人,启迪、开发民众的心智和德性,使他们也都能革除心中污渍,发掘出良善的本性,进而实现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目标。只有每个人都实现了心中的“至善”,整个社会才能真正进入“至善”的状态。

“修身”是一个自我提升、灵魂净化、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良好的教化、陶冶,把善良的本性发扬光大,建立起高尚的品德和人格。是指 修养自身的品性。强调言行一致,行动合乎礼仪规范,表现为待人接物礼貌得体、处事品格高尚。有的则将修身解释为修养身心,完善自身。但我认为修心和追求完善仍是正心、诚意的功夫,修身的目标是接触社会,建立功业,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修身是指在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谋求社会地位时所应当遵循的公共规则。

正心,端正自己心思、念头。使自己的心中不产生邪恶的念头。只有心正才能做到身正。

不过,心正与否却不容易把握。一方面,正心是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外人难以把握,外人只能通过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来推测他是否心正。另一方面,正心的过程对于个体的内心而言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结构都是复杂,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端正心思,不产生邪念,要在内心中本我与自我、超我的激烈斗争中实现。所以,修心、端正心念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工作。

诚意,真诚意念,或使意念真诚。但我认为,作为修心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诚意”和“正心”无法明确区别开来。“正心”是要端正心中的每个念头,使它们不发生偏邪。“诚意”,是指要诚实意念,也就是诚实心中的每一个念头。其实也就是端正心中的每一个念头。

因为诚实自己意念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做到问心无愧,使自己的心无愧于天地、鬼神及自己的良心。当一个人做到出心端正,那么他无论面对天地、鬼神、其他任何人,甚至是自己独处的时候,都不会感觉面红心跳。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已经通过了灵魂的严格考问。这也就是意念真诚,心思端正了。

致知,全面吸收和掌握外部世界的各方面的知识。知识对成人而言非常重要,因为知识是智慧和才干的基础。所以,孔子特别注重学习,儒家也继承了这个传统,所以《大学》也将“致知”作为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南宋理学家朱熹就将“致知”理解为将知识推到极致,即穷究事物之理。究穷事物之理,就是对事物作实证研究。明代王阳明就反对将“知”理解为“知识”或“智慧”。他认“知”是指“良知”,也就是孟子所讲的“良知”、“良能”,人心中固有的善端。“致知”就是“致良知”。

“格”是指把那些不好的、敌对的东西推开。另一个意思是“穷极”,即对事物方方面面尽可能精微地加以观照把握。“格物”就是要排除表面那些虚幻的、引人走入歧途的现象,去深度把握真实的本质。找到事物最重要的内在规律或原理。致知,是寻求一种大智慧,一种超越了日常生活的高智能。它代表了人类对最高智能的追求。

儒家历来强调“内圣外王”之道,在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明明德”,革除灵魂深处的种种弊端和污渍,发掘本心良善的本质,并将它发扬光大,属于“内圣”的修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亲民”,将自己“明明德”的成果推及天下,启迪革新民众的德性,属于“外王”的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八条目,《大学》搭建起从心灵修治到治平天下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步骤,作为成人教育的宗旨和方法,是儒家士人学习和践履主要依据和准则。即使对现代人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和指导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就是弘扬古代思想的精华内容,以服务于我们现代社会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