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画家张健送我他新出版的画册《艺路漫行》,谢谢他的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健是古都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灞桥区文化馆馆长。他继承的可是《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先生曾经任过的职务。他与陈先生都是西安白鹿古塬下人,只不过陈先生爱写,终写成文学巨匠,获得茅盾文学奖。而张健作为晚辈走的是画画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距鸿门宴发生地近在咫尺,也曾是李世民屯兵之处,更是古长安“灞柳风雪”、“折柳送别”演绎地。还是李自成率义军飞马踏过灞河桥东出的集结地。十三朝历史的厚重,他生活工作的白鹿古塬、纵横沟豁,秦岭山水,一草一木,林草掩映透出的点点灯光和生活图景是他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对他的画风我很熟悉也非常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健的画强调的是让主体说话,让灵活性说话,不墨守陈规,不纠缠用线用色,符不符合中国山水画的处理方式和特点。他强调的是从作品中让人感受到舒服的构图,线条的运用,墨与色的配置变化能体现出气之盛,势之旺,呈现出蓬勃灵动的生机和韵味,使人不由得想多看几眼,多品味一会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民先生曾评价张健的国画作品:“聪明的是他水彩的层次感巧妙地运用到水墨的表现中,丰富了水墨的韵味”。这种结合提供了他在技法探索中丰富的可塑性和更多的可能,使他在创作技法方面具备登峰的储备。他的《冷夜》、《山雨欲来》、《第一场雪》、《白鹿原》均能看出技法表现力的成熟和升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路漫行》在画作之外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用上万字来《浅谈中国画的批评标淮》!作为担任国家文化网十多年的总编辑和多次国内国际书画大赛、书画联展的组织者和评委已经习惯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你捧我出名,我捧你获益的和谐现状,甚至全社会出现书画家出钱竞价排名的现象已见怪不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张健先生直接撕下书画界残存的遮羞布,从先秦至西汉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理论的出现到魏晋南北朝与唐代诸多画论著作均提出了人品和画品、形与神、技与道、雅与俗、君学与民学等中国画应遵循的核心精神,而这几十年在“一切向钱看”的舆论引导下丢掉的正是画家、书家的良心和骨气。保持了一团和气,自然少了“百家争呜”“知无不言”,尤其是刺耳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张健先生关于中国画的批评标准的文章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元文化网 卫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