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自幼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

早年,他曾深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绘画,并在西方音乐和美术方面也有所涉猎。这种跨文化的艺术素养,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他的早年生活在家族的严格教育下开始,尤其是从兄长李文熙那里学习经典和礼仪,培养出严谨认真的个性。

但在内心深处,李叔同始终对佛学抱有浓厚兴趣。他的童年记忆中有这样一幕:两个孩子,他和弟弟,用被子模仿僧侣的袈裟,屋内念佛玩耍。

1884年,父亲去世后,李叔同的家庭境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故加深了他的内向和沉思,也为他日后的转变埋下了种子。

他渐渐对佛教的教义产生更深的思考和兴趣,这种精神探求贯穿了他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对一位密友说:“我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生命的真谛并非尘世的繁华,而是心灵的平静。”

出家后,弘一法师全心投入佛教事业,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僧人。

作为一个学者和艺术家,他不仅在宗教领域活跃,更将佛教思想融入到他的音乐和绘画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旨在传播佛法。

在李叔同出家后,他参加了多种佛教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他对佛法的理解,也让他有机会将佛教教义传达给更广泛的人群。

在一次大型的佛教法会上,他与众多僧侣一起诵经、禅坐,体验着佛教修行的深刻内涵。在这样的场合,他常常深陷于内省和沉思中,有时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在一个清晨的法会结束时,他对一位年轻的僧侣说:“真正的修行不在于我们坐了多久,而在于我们的心是否与佛陀的教义相融合。”

除了参加宗教活动,李叔同还积极将佛教思想融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中。

他的音乐作品中,常蕴含着佛教的禅意和内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创作的一首名为《心灵的平静》的曲子,就是在一次深夜的禅坐后灵感迸发而作。这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缓慢,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在一次音乐会上,他在弹奏这首曲子时,眼中似乎透露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他轻声对旁边的一位学生说:“每一个音符,都是心灵深处的呼唤。”

在绘画方面,李叔同同样展现出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他的画作中,常常以佛陀、菩萨或是佛教故事为主题,色彩斑斓却不失庄重。

他的一幅名为《觉悟》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人在繁花似锦的庭院中禅坐,脸上露出恬淡的微笑,仿佛在告诉观者,真正的幸福和平静来源于内心的觉悟。

在一个画展上,一位参观者被这幅作品深深吸引,李叔同对他说:“这幅画是我对佛陀教义的理解,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

李叔同的生活和艺术创作,都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独特见解,通过参与佛教活动和将佛教思想融入艺术创作。

在弘一法师生命的最后四个月,他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大限。他向黄福海索要纸张时的话语“近将远行”,暗示了他对即将到来的圆寂的清晰认识。

尽管黄福海未能完全理解这一点,但弘一法师自己对此却有着深刻的洞察。他面对死亡的态度是平静且坦然的,即使在疾病侵袭时,他也坚定地拒绝服用任何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弘一法师圆寂前的第七天,1941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他身体已经不适,但面对黄福海送来的奎宁,他坚决拒绝服用。

他对黄福海说:“这药目下是很贵的,我不是疟疾,请带还罗居士转施他人。”

尽管如此,黄福海仍坚持,请弘一法师收下一半药品,可能日后有用。

弘一法师最终点头,接受了六丸药,但并未服用。

他在这段时间里只饮用开水,完全断食。黄福海突然间意识到,四个月前弘一法师在信中提到的“近将远行”可能预示着他的圆寂。

这让黄福海深感不安,他尚未准备好与弘一法师告别。

弘一法师早在当年1月就已预知自己的大限将至,他在写给泉州开元寺诸师的信中提到广谦老人的后事,并表达了对自己后事的关切,强调必须遵循自己的遗嘱按佛法料理。

在八月二十八日,即弘一法师圆寂前六天,弘一法师将妙莲法师单独召入室内,进行了一次非常严肃而深刻的对话。

在这次对话中,弘一法师亲口授予了第一份遗嘱,这份遗嘱包含了对自己临终前、临终时以及临终后的各项事宜的指示。

在这份遗嘱的授予过程中,弘一法师的态度异常庄严而严肃。他认真地向妙莲法师说明了各项事宜的细节,并强调一切都要由妙莲法师来负责,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

在交代遗嘱的过程中,弘一法师还特别强调了对妙莲法师的深厚信任和依赖,他对妙莲法师说:“余于未命终前、临命终时、既命终后,皆托妙莲师一人负责,他人无论何人,皆不得干预。”

妙莲法师听后,感受到了弘一法师的深厚信任和重托,他虔诚地接受了这份责任。

在听完弘一法师的遗嘱后,妙莲法师谨慎地记录下了所有的细节,并将记录的遗嘱交给弘一法师审定。

弘一法师审阅后,在遗嘱上加盖了自己的私章,以示确认和批准。

在八月二十九日,即弘一法师圆寂前五天的这一天,当天上午,弘一法师坐在书桌前,手持笔墨,凝神沉思了片刻后,开始缓缓地书写。

他的笔迹虽因病态而显得稍显颤动,但每个字都写得深情而有力。

在信中,他向李芳远表达了即将往生极乐世界的决心,用诗意的语言比喻自己的生命如同“西山落日,殷红绚彩,瞬即西沉”,表达了对人生的淡然和对即将离世的平静接受。

他还提到了一些未能圆满完成的事务,希望李芳远能够继续去完成这些事务,以此传承他的佛学思想和精神。

写完信后,弘一法师叹了口气,对在旁边侍立的妙莲法师说:“我与李芳远情如父子,此信愿他能明白我的心意。”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深情与不舍。

当日下午,弘一法师再次召见了妙莲法师。在他的住处,两人坐下后,弘一法师开始详细地讲述自己火化仪式的细节。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说话时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清晰和严谨。

他对妙莲法师说:“火化仪式上,我希望一切都能简单朴素。遗体装龛后,即须移去承天寺。”

他还特别强调了对所有生命的尊重,指示将四个小碗装满水放在龛脚下,以免蚂蚁在焚化过程中受到伤害。

妙莲法师认真记录着每一条指示,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

弘一法师对他说:“妙莲,这些细节虽小,却关乎一生修行的圆满。你要谨记,一丝不苟。”妙莲法师郑重地回答:“师父放心,我必定依照您的遗愿,一一妥善安排。”

在八月三十日,即弘一法师圆寂前四天,他选择了沉默和内省的方式度过。

整日里,弘一法师没有与任何人交谈,而是静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专心地默念佛号。

这一天,他的房间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照在他的身上,但他似乎并未注意到这些外界的变化。

在他默念佛号的过程中,弘一法师的脸上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平和。尽管他的身体日渐虚弱,但他的精神状态依旧坚定。

他的嘴唇轻轻动着,声音几乎听不见,但从他的神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和对即将到来的生命终结的平静接受。

在九月初一,即弘一法师圆寂前三天,他为黄福海居士书写了座右铭。

这个过程中,弘一法师展现了他对书法的精湛技艺和对生命深刻的感悟。

他用力拿起毛笔,浸入浓墨,然后缓缓地在宣纸上挥毫泼墨。

尽管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和决断,透露出他内心的坚韧和深邃。

书写的内容是:“吾人日夜行住坐卧,皆须至诚恭敬。”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弘一法师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显现了他对生活的敬畏和对修行的认真态度。

完成座右铭后,他又书写了“悲欣交集”四字。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刻的佛学哲理,体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深切感悟。

弘一法师在书写过程中,显得非常专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平静。

这两幅书法成为了弘一法师一生中的最后墨宝,也成为他留给世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九月初二,即弘一法师圆寂前两天,深知自己大限将至。在这宁静的秋日,他呼唤妙莲法师到自己的床前。

环境沉静,只有窗外淡淡的秋风和僧院中低声的诵经声。弘一法师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每个字都清晰而坚定。

他向妙莲法师传达了他对往生极乐世界的坚定信念,并托付妙莲法师一个重要的任务:书写一段回向偈。

这段偈语不仅是他对佛教的最后敬意,也是他心灵深处对极乐世界的渴望和对人生终章的接受。

妙莲法师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拿起笔,沉浸在弘一法师的话语中。他仔细书写每个字,确保每一笔都传达出弘一法师的心声。

这个过程中,妙莲法师深感弘一法师对生死的超脱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在这个静谧而庄严的时刻,两位法师之间的交流超越了言语,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理解。

弘一法师的心愿通过妙莲法师的笔触传达到了世间,成为了对佛法深刻理解和人生终极关怀的永恒见证。

九月初三,即弘一法师圆寂的最后一天。

弘一法师再次拒绝了服用药物。他坚定地认为,人生的终结应自然而然地到来,不应被人为干预。

这一天,他又召唤了妙莲法师到他的寂静房间,窗外的晨光透进来,照亮了他们俩的面庞。

弘一法师请妙莲法师为他书写遗嘱。他的声音虽弱,但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在遗嘱中,他不仅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关怀,也强调了对佛教仪式的重视。他细致地指出了自己的丧葬应如何按照佛教传统进行,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厚信仰和敬畏。

妙莲法师在默默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弘一法师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坚定。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弘一法师生命的缅怀,也是对他深刻佛学修行和对人间情怀的传承。

弘一法师的遗嘱,成为了他生命的最后见证,记录了一个伟大灵魂对世界的最后告别。

在九月初四的晚上,弘一法师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躺在床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妙莲法师及其他弟子在他床边念诵《普贤行愿品赞》,见到弘一法师眼中滑落一滴泪珠,仍旧不敢打扰,继续诵经。

八点时,弘一法师平静地往生。

诵经完成后,妙莲法师遵照弘一法师的意愿,将晚晴室的门窗紧闭,静静离开。

第二天,信徒们蜂拥而至,表达哀悼。弘一法师的火化仪式遵循他的遗嘱举行,他的遗体被恭敬安置,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安详。

他的遗容,即使在生命终结后,仍显得和平时无异,脸上带着微笑,体现了他对生死的超脱态度。

弘一法师的离世,让众人深切感受到生死轮回的深奥意义,也昭示着佛法中“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