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贾宝玉祭奠金钏儿是少年公子的行为艺术。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位十三岁的公子在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后,他每年都在祭奠金钏儿。

贾宝玉经林黛玉点醒后,在怡红院里设了一个香炉。每年金钏儿的祭日都会在怡红院里祭奠金钏儿。

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犯下的错误,始终也没有忘记过金钏儿这个美丽的女孩。

而有权有势有钱的王夫人,出了一点银子做人命赔偿后,哭了两滴眼泪后,就把这个女孩彻底忘到脑后。

这个银子还是那公款赔偿的。

王夫人的哭,是心疼金钏儿的命吗?不!她是心疼自己造了业,影响了她自己的福报。不然也不会在薛宝钗几句轻描淡写的安慰中,就心安理得继续听戏取乐。

王夫人和薛蟠没有什么不同,自以为出上两个臭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从来也没有把奴婢的命当作一回事。

她出钱是因为她出得起钱。在她心中人命是有价格的。

金钏儿的命就值五十两银子加两件新衣服。

王夫人花了钱买了命就心安了。

贾宝玉林黛玉不一样。

他们把金钏儿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所以他们会伤心会难过会永远记着金钏儿。

很多人责怪贾宝玉不去看金钏儿,不惦记金钏儿。

就没有想过贾宝玉此时才十三岁。

他出门的时候,有李贵、茗烟等仆人陪着。

他的钱由袭人看管,要拿钱得和袭人说。他把身上的饰物给人得找借口,不知道什么时候丢路上了。他是明面上有钱,实际上他花钱得有数,会有人给他记账。记的账每隔一段时间王夫人会看。

谁家十三岁的孩子花钱家长不管?

贾宝玉出门要不是跟着贾政串亲戚朋友,要不就是亲戚邀请直接去朋友家吃饭。

他知道金钏儿住哪里吗?他知道怎么才能去看金钏儿吗?

贾宝玉到了十六岁才知道原来可以花钱找那些婆子帮他开门。

拿成年人的行为准则去要求一个孩子,不觉得可笑吗?

贾宝玉确实懦弱,但夸王夫人有良心的人就大可不必了。

何况在王夫人眼中,人命也没有值很多钱。金钏儿一条命也只值得五十两银子而已。折合人民币十万元。

换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名打工人,你的命在王夫人眼中,也就十万元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