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资助育人工作综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既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是事关社会公平、民生福祉的卓越实践。近年来,在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背景之下,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致力于做好教育扶贫“后半篇文章”,不断强化贫困学生资助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经济扶助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深入挖掘丰富资助育人内涵,积极探索资助育人的有效途径,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承贡献了教育力量。

强化资助管理 让教育普惠的阳光更暖心
  “资助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困难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可以说既是国计,也是民生。做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我们任重而道远。”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校长车红星的话掷地有声。
  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生源结构复杂,留守儿童居多,现有的3600多名学生中,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就有700多名。为了切实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铮铮誓言,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通过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过程规范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档案管理到位、资金兑付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等,努力确保资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准确无误。
  精准资助是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方法。“每次核对学生信息,我都要在群里反复确认,有时候信息发的太多,都觉得不好意思。”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负责资助工作的刘亚坤老师告诉记者,“核对身份信息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确保资助资金真正给到有需要的人手里的前提。”
  尽管每一次都谨小慎微,但有时仍然难免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有些学生是户口变化,有些是姓名变化,这就导致和全国防止返贫监测系统的原始信息不统一,就需要联系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上门确认。”刘亚坤说,“还有学生从外地转来,虽然属于贫困家庭,之前却没有申请资助,而且当时申请期限已过,最后学校特事特办,用经费为孩子解决了资助金。”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紧紧围绕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出台完善了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公示制度、学生资助信息安全制度、学校资助资金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了指标下达、个人申请、信息采集、审查评定、名单公示、资料上报、资金发放等环环相扣的资助流程,从操作层面确保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顺利实现。
  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先后荣获渭南市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合阳县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作为省市县脱贫攻坚检查、观摩活动现场。2023年11月27日,合阳县资助档案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召开,与会人员对该校资助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坚持扶“志”扶“智” 让教育扶贫的“后半篇文章”更出彩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关键路径。近年来,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始终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扶“志”扶“智”,以“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大爱和大智,为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孕育希望、启航梦想。
  小丽(化名)是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的一名贫困生,来自于单亲家庭,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因此她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爷爷奶奶的孩子”。她的班主任杨培娟告诉记者:“这个孩子很优秀,她永远是班上第一个到教室的,而且学习成绩很好,还担任我们的课代表。”了解到孩子的特殊情况后,杨培娟便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多留了个心眼。孩子住校,杨培娟总借查寝之名,把她叫到外面,或者询问生活所需,或者带给她一个烤红薯、一把烤栗子;英语课上制作奶昔,她担心住校的小丽没有准备,便以“送给周边班级老师”之名,让其他同学多带一些材料。她还设置了一款游戏,让小丽和其他9名同学一起得到表扬和嘉奖。后来,杨培娟又说服小丽的父亲参加家长会并上台领奖,让孩子有一种“被重视”“被关心”的感受。一切的关怀看似都在不经意间,而且“名正言顺”,但其实背后都是杨培娟的“小心思”。从曾经的不爱说话到如今的自信大方,小丽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马敏娜则更擅长以语文的方式引导贫困生不断去寻找那个最优秀的自己。小蕊(化名)是马敏娜班上的一名学生,其父母均是离异后再组家庭,小蕊由父亲照顾,这养成了她叛逆、执拗的性格。“这个孩子对阅读感兴趣,我就先同她谈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慢慢地再延引到她身上。还是先肯定她的思想,然后引导她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告诉她别人的建议或许是错的,但是听听又何妨?”慢慢地,小蕊把马敏娜当成了自己的知心姐姐,很多事情愿意同她商量,很多秘密也会给她分享。“有次孩子腹痛,我们几个同事同家长一起把孩子送到医院。后来我去她家探视,孩子一见面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在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像这样“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故事还有很多。贫困学生不仅在国家资助下完成了学业,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树立起了远大的志向,并努力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崭新天地。

丰富育人内涵 让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更畅通
  “资助是基础,育人是核心”,为全面把资助育人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持续开展了资助政策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精准资助基层行、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构建起了经济扶助、道德浸润、精神激励、学业提升有效融合、相互促进的资助育人机制,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才的道路更加畅通。
  “扶人先扶志,我们把资助育人同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相结合,开展了以‘感恩于心 励志于行’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演讲、征文等,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坦然面对,轻装上阵。”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办公室主任杨富强说。
  “贫穷虽不可耻,但贫穷并不光彩。贫穷不能消磨我的意志,不能阻挡我奋进前行的脚步,贫穷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学会了坚强,只有不畏风雨,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在这条路上,我并不孤独……”这是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一名贫困生在参加资助育人征文大赛时的一篇习作,她也凭着这篇习作收获了合阳县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正如她在文中所说,“我会用我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感谢我最亲爱的祖国母亲、感谢我尊敬的老师,用我所能报答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最是自强不息,长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尽最大努力和可能去回报社会。每次学校有大型活动,或者去养老院等机构学雷锋,这些学生都十分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感恩于行,让爱传递。
  近年来,在“经济资助、人文关怀和成长成才”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中,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涌现出了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优秀学习榜样,他们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人,这样的良性互动让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进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该校先后有7人被授予省市级教学能手、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在陕西好课堂校本优质资源征集、新课标竞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等多项活动中,该校教师、学生均有不俗表现,多人先后获奖。
  未来,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为完善的措施,持续做实做细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切实兑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办人民满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