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革命志士陈天华的《猛回头》,初中课本寥寥数语,今天发一下全文,还是通俗易懂白话文,只能用震撼人心,振聋发聩来形容。作者知识渊博,见解深刻,文采斐然。没有我们现在的网络,陈对世界史却了然胸中,更可贵的是不读死书,精辟总结他国优缺点。即使是敌人,也强调学习,不像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一批顽固分子对外界好东西嗤之以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仅是革命家了,是思想家,文学家,按现在的标准,绝对的公知。可惜救国无望,报国无门,自杀殉国。注意是逐步走入大海淹没,可见其绝望和必死之心。
自杀原因之一是抗议日本出台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以及革命党产生分歧。陈天华留下3000字绝命书,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让这件事情的影响扩大,唤醒国人,实际上他做到 了。

1903年,在日本的陈天华于日本东京出版社出版图书《猛回头》,文中多次提到日本危害中国,不知何故,还能在日本发表。可能是提到沙俄次数更多。湖南巡抚赵尔巽曾经在湖南各学堂公开学习宣讲陈天华血书,关于抗议俄在东北的侵略。还有官员愿意嫁女给这个危险革命派,可见陈的才华,还有当时的时局,已经是暗流涌动,风起云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陈天华终生未娶,他是一个高尚纯粹的革命家,如此刚烈,这也为其自杀殉国埋下伏笔。
同期和后期还有很多革命志士流亡在日本,包括孙中山,黄兴,秋瑾,李大钊等,甚至还有周恩来,蒋介石,郁达夫,郭沫若,鲁迅等。
这点也让我有所疑惑,当时日本政府的态度和意图。据我所知,日本也不是完全放任革命志士的行为,但也没镇压。会不会是想利用他们对付西方特别是沙俄?那个年代最大敌人是满清和沙俄。1903年4月,沙俄无理违背《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拒不实行第二期撤兵,制造借口,派兵前往安东,重新占领营口,并向清政府提出了新要求,企图实现其永远霸占东北三省的野心。

随后爆发了日俄战争,清廷引狼驱虎,为后来日本侵华埋下祸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的见解,过了120年,大部分国人,别说普通劳苦国人,就连受现代教育,大部分读书16年的书生也跟不上。读者可特别注意关于对庚子之变、义和团的见解。他是否定义和团的,作为那时当代人,比我们更了解真实义和团。有意思的是紫竹林大败,仍然有御用画家画出《董福祥天津得胜图》,这种图在甲午战争还有十几幅,都是官兵节节胜利,直到兵临城下签约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看起来费劲,我节选部分约1/30:

“谁晓得他当二百年以前,受那昏君贼官的压制,也与我现在—样。法兰西通国只有中国一二省大,却有十三万家的贵族,都与那国王狼狈为奸,把百姓如泥似土的任意凌践。当明朝年间,法国出了一个大儒,名号卢梭,是天生下来救度普世界的人民的,自幼就有扶弱抑强的志气。及长,著了一书,叫做《民约论》。”

“出了一个义和团。这义和团心思是很好的,却有几件大大的不好处,不操切实本领,靠着那邪术。这邪术乃是小说中一段假故事,哪里靠得住?所以撞着洋人,白白的送了性命。兼且不分别好丑,把各国一齐都得罪了。不知各国内,也有与我们有仇的,也有与我们无仇的,不分别出来,我们一国那里敌得许多国体?我们虽然恨洋人得很,也只好做应敌的兵,断不能无故挑衅。说到那围攻公使馆,烧毁大主堂,尤为无识。自古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我无故杀他的使臣,这是使他有话说了。我们要杀洋人,当杀那千军万马的洋人.不要杀那一二无用的洋人。若他们的军马来,你就怕他,他们的商人教士,你就要杀害他,这是俗话所谓谋孤客,怎么算得威武呢!义和团不借这个道理,所以弄出天大的祸来,把我们中国害得上不上、下不下,义和团真真是我们中国的罪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五洲万国最平等、最自由、称为极乐世界者,岂不是美利坚吗?列位!须晓得这个世界,也不是容易做得来的。这美利坚原是北美洲一块荒土,自前明年间英国有数人前往开荒,自后越来越多。。。。。。。。英国奈他不何,只好听其自立一国,公举华盛顿为王。华盛顿坚不允从,说道:岂可以众人辛苦成立的国家,做一人的私产?因定了民主国的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邦,由十三邦公举一人做大统领,四年一任,退任后与平民一样。其人若好,再可留任四年,八年后任凭如何,不能留任。”

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原名显宿,字星台,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中国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思想家、宣传家、革命家、小说家。

1906年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运回上海后,中国公学为他和另一位投黄浦江自尽的同盟会员姚宏业举行了公葬会议,会议决定将陈姚灵柩一起送回家乡湖南,举行公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3日这天,长沙全城学校师生,不顾清廷的百般阻挠和破坏,出动为陈、姚送葬,人数逾万人,致哀队伍长达十余里,学生皆着白服,至次日此景象,清廷必亡。

共和国开国两大领袖作为后辈,也深受启蒙和影响,我辈亦不可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