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株式会社,其实是没有这个名字的。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中国百年文化社团——西泠印社在最近的新一届换届过程中,选举产生了一个以日本人占多数的名誉领导机构:12名名誉社长、副社长、理事领导层中,7名为日本人,其中名誉理事一项合共6人,全部为日本人,一个中国人都没有。由此引发轩然大波,形成重大公共文化热搜话题。

然而,西泠印社仅以简单粗暴地关闭相关评论方式对待,龟缩躲藏,充耳不闻关心、爱护、期待的澎湃舆情。

所以有人就将之调侃为,西泠印社是否应该修改名称为株式会社?毕竟在日本人占额名誉领导层58.3%的绝对控股情况下,是有理由选一个符合他人习惯称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最悠久的文人社团

西泠印社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人发起创立。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簃、唐云等名家先后加入其中,发扬光大。自1913年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开始,西泠印社的历任社长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均为近代中国备受推崇的文化符号人物和艺坛巨擘。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

历史以来,西泠印社拥“天下第一社”的崇高赞誉,成为天下印人翕然向风的文化高峰。截至2023年5月,西泠印社全社社员仅仅516人,其中名誉社员仅为44人。在成千数万名金石篆刻艺术家和从业群体中,有人以终身追求加入西泠印社,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员而不得。

西泠印社之于金石篆刻,就是少林寺之于中国武林
同为著名组织,少林寺和西泠印社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都是中国符号式的文化存在,其次都是国宝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西泠印社还有一些非同凡响的特殊身份。比如西泠印社既是文化社团,也是出版社;既是专业的印学图书馆,也是博物馆;既是长期专业赛事的组织者,也是相关国际峰会的举办方。这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专业分支和专业行动,毫无疑问均是脱胎于中华文化的根脉和西泠印社的百年传承。
所以很难想象,某一天少林寺会出一个类似名誉理事会的领导组织,并且领导层会由日本人占绝大多数?其中某级领导层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符合资格?

说到资格,这里必须提到一个历史文化公案

这也可能成为今天西泠印社某些人员,对自我资格审查的要求。说的是日本人曾经觊觎西泠印社镇社之宝——“汉三老讳字忌日碑”的故事。
“汉三老碑”是迄今为止浙江发现最早的石碑,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汉代成碑后,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因为具有巨大的历史和文字考古研究价值,誉为“浙江第一石”。
1921年秋天,听说有日本人以重金购买“汉三老碑”,并已装船待发运往国外的消息,吴昌硕等人焦急奔走,以西泠印社名义发布募捐公告,呼吁内外同仁积极捐助,共同发力阻止国宝流失。最后,以吴昌硕等60余人捐献书画印谱义卖所得8000银元,重价赎回。第二年,再次募资修筑专门石屋存放保护石碑至今。对此过程,吴昌硕亲撰《汉三老石室记》一文记录了该次行动的前后事由。

现在,石屋仍在西泠印社

石屋楹联,“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犹言在耳,振聋发聩。
正是西泠印社同仁当年与日本商人针锋相对,不遗余力奔走呼吁,连同募捐赎购的爱国义举,这才让国宝文物长存故土,成就今天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
不仅如此,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西泠印人同仇敌忾,秉持高风亮节的文人风骨,坚决不与日伪合流,停止印社所有活动。众多社员辗转流徙,仅依刻章、售卖字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但仍然省吃俭用按时寄钱给留守人员发放工资,印社因此才在动荡浩劫中得以幸存。
曾经,在备受煎熬的民族灾难时刻,西泠印人以文人墨客特有的方式,以诗书画印言志救国,冒生命危险抢救保护文化遗存,以崇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在西泠印社社史和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和文化史,成就了百年社团的文化精神和民族风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虽已远去,风骨应该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