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王迅发布了一条在河北省邯郸市吃安徽板面的小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无独有偶,歌星薛之谦最近在石家庄市开演唱会,也在舞台上秀了一把安徽板面。在两位明星的推波助澜下,原本就火爆半个中国的板面,热度更加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河北,必吃一碗正宗安徽板面!然而来自遥远安徽的太和板面为什么能称霸河北?为什么太和遍地的羊肉板面,传到外面变成了安徽牛肉板面?带着这一疑问,记者一路探究,来到了让演员王迅赞不绝口的邯郸市老诸板面馆。

1997年,诸春德从老家来到邯郸摆摊炸油条卖早餐,恰巧和我县旧县镇宋沟村丁朝亮的板面摊相邻。眼瞅着老丁的板面摊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生意很是红火,老诸就动了心,提出要拜师学艺,随后油条摊也变成了板面摊。后来,诸春德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老诸板面,并发展了一批加盟店。老诸说,他的板面源自安徽太和板面,就是正宗的太和板面,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为何太和板面到了外地变成了安徽牛肉板面,并独独在河北长成参天大树,有人说,这是一部板面帝国扩张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太和人涌向京津冀打工,把太和板面带到北方,板面的分量、咸、香、辣的口味以及亲民的价格,恰好迎合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探索,精明的太和人发现当地人更喜好牛肉的味道,就把太和羊肉板面改为牛肉板面;又因为许多人不知道“太和”这个地名,就把招牌改成了“安徽牛肉板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根到底,是太和人的勤劳与精明,是河北人的容纳和适应,才共同成就这一碗香辣、筋道的板面、创造出安徽牛肉板面这一大众美食和享誉全国的板面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于对发祥地的尊敬和对正统的认可,无论是首都北京还是无名小镇,凡是板面馆都会自称安徽板面、甚至在店内显著位置悬挂牌匾,郑重说明自家板面源自安徽太和。这既是我们板面发源地太和人的骄傲,更是对生命、创造和自然规律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聪明的太和人总能与时代的浪潮共舞:数十万太和农商大军早就从一碗板面中嗅出商机,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把一碗板面做成了“板面粉、板面肉、板面料、板面菜”四大产业,拉动全县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商、物流等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县约有10万板面从业人员,在全国经营大小板面店5万余家,年收入达百亿元。小小一碗板面,不仅富了太和人,而且折射出太和人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优秀品质,更提升了太和、安徽的美誉度。太和板面,让安徽更有面儿!

来源:太和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