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济郑高铁济南至濮阳段开通运营首发活动举行,在济南、郑州设立主会场,青岛、濮阳设立分会场。10时58分,随着首发列车正式发车,济南至濮阳段建成通车,济郑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从此,青岛至郑州最快3小时52分可达,较此前压缩1小时45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青岛北站发往郑州东站的G4826次列车整装待发。

济郑高铁东接京沪高铁、西连京广高铁,中段在聊城西站与在建的京雄商高铁交汇,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和沿黄陆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四横六纵”高铁网西部出省通道。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实现了济南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的“三圈”联动,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于青岛而言,这条高铁更有着特殊意义。一直以来,青岛都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经济的出海口。济郑高铁通车后,青岛与郑州、西宁等沿黄城市间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要素资源加速流动,青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更加凸显。

01

“V字形”变“一字型”

山东与河南比邻而居,均属于沿黄九省区之一。作为省会城市,济南与郑州直线距离仅370公里左右,但此前没有高铁直通。两城之间乘坐高铁,绕行江苏徐州或河北石家庄的“V字形”路线,通行时间最快也要3个多小时。

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其中,“一字型”大通道即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的东西向大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郑高铁线路走向示意图。

济郑高铁起自济南西站,途经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市、新乡市、郑州市,接入郑州东站,线路全长4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濮阳至郑州段已于2022年6月开通运营。本次开通的济郑高铁济濮段线路全长208公里,设济南西、长清、茌平南、聊城西、莘县、南乐、濮阳东7座车站。同步建设的济郑高铁与济南站联络线投入使用,连通胶济客专和胶济铁路。

济郑高铁全线运营后,济南、郑州、西安、西宁等黄河流域沿线省会城市连成一条线,打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通往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及长江中下游、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通道。济南到郑州由此前的互联互通变成直连直通的“一字型”,两地间的铁路通行时间大大缩短。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1列。其中,济南西至郑州东站间最快1小时43分可达,较此前压缩1小时29分。

02

三大都市圈加快联动

相较时空距离的压缩,济郑高铁串联了三大都市圈,对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引擎效应更值得期待。

都市圈对内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对外辐射带动经济圈,是串联中心城市和经济圈的枢纽环节。今年,济南、青岛、郑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加快推进:

9月,济南市“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一场透露,要“加快编制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10月,山东省政府对外发布《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郑州也公开宣布《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列车在济郑高铁上驰骋。

以济郑高铁为纽带,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间将实现更为深度的“同频共振”联动发展。

对济南而言,济郑高铁是济南“米”字形高铁枢纽的重要一“横”。在济南市内,济郑高铁的列车到达济南西站后,可通过铁路网继续向东运行,穿济南站、大明湖站、济南东站而过,可与日兰高铁、京沪高铁、石济客专、济青高铁等多条铁路线串联成网运行。这样一来,以济南为中心,西至郑州,东至青岛,实现了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互联互通。

先来看青岛与济南。济南“强省会”、青岛“强龙头”……作为山东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济南和青岛之间的交通历来关乎山东全局。在铁路方面,目前,济青高铁已实现公交化,济南、青岛之间的往返高铁及动车组列车达到80余对,开行时段涵盖早5:30至晚10点,发车频次15分钟/班,最短发车间隔仅6分钟,青岛到济南1个半小时左右列车有15对。

深度融入黄河国家战略,青岛与郑州之间的互动也日趋紧密。依托通达的海铁联运班线,河南省半数以上的出口货物从青岛出海,青岛在黄河流域最便捷经济出海口的功能优势不断释放。今年,胶东机场还开通至郑州货运航线。

济郑高铁开通后,青岛到郑州无需再绕行徐州或石家庄,可经济青高铁、济郑高铁直达郑州。青岛通往中原腹地、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高铁通道进一步拓宽,青岛在沿黄流域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

03

南下快速通道开工在即

如果说济郑高铁开启青岛西进“快车道”,那么,开工在即的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将成为青岛快速南下的大动脉。

目前,青岛境内有铁路12条、运营里程666公里,其中高铁22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铁”,基本形成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东接烟台威海的放射型路网格局,逐步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沿海铁路枢纽。但面向未来看现在,对比国内先进城市,青岛高铁建设依然存在着短板。比如,南下缺少快速通道、胶东经济圈和青岛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列车运行班次不够频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郑高铁开启青岛西进“快车道”。

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青岛重点推进潍烟高铁、莱荣高铁等铁路项目建设,补强完善胶东半岛铁路网布局;加快潍宿高铁(京沪二线)至青岛连接线前期工作,拓宽青岛南向铁路快速通道瓶颈;加大董家口至瓦日(兖石)铁路联络线协调力度,力争打通青岛面向沿黄流域的铁路货运通道。

目前,建设中的潍烟高铁完成全线铺轨,将于明年具备通车条件。潍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潍坊、青岛至烟台,对补齐胶东半岛铁路短板、优化青岛北部交通格局,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项目计划12月31日开工,建设工期为4.5年,计划2028年6月30日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青岛乃至胶东半岛南下快速连接长三角地区的新路径,同时解决青盐铁路青岛西站以北段客货混行、远期货运能力不足等问题,更好地满足董家口港区货物疏港需求。

关键子落,满盘皆活。随着这些项目落地,青岛铁路枢纽正加快由“末端”向“中枢”转变,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城市发展。以济郑高铁、潍烟高铁等在建铁路通车为契机,青岛将加密开行至济南方向,至即墨、莱西以及烟台、威海方向列车,加快构建济青1.5小时、半岛1小时、市域0.5小时快速交通圈,让这座“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作者 | 周建亮

责任编辑:王亚楠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