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闲不闲播谷忙

不觉已是大雪节气,天气反常地有些温度偏高,本是冬闲时刻,农田里却出现了种谷忙的新现象。

长治地区曾是神农尝百草,制耒耜,由游牧转为农耕的地方。

炎帝发现的谷子在长治这块土地生根发芽,一直种植至今,长治也是中国小米的优势产区,这里的小米“沁州黄”闻名全国。但是太行山里的长治市,十年九春旱,农民种地全靠天。

每到春天,谷子要下种了,就盼着下点雨吧,好歹种进去再说。勉强种进去了,地下墒差,天上又没雨,出不了苗。参差不齐的小苗出来了,三天两头风沙起,还是不下雨,保苗也是个问题。

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没办法,靠天吃饭就是这样。

为了能多打点谷子,农民们想尽了办法,壶关县晋庄村创造性地“秋耕壮垡,三墒整地”种谷,屯留县王公庄早早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地膜覆盖节水技术等旱作农业经验。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获得了较大收益,且经验在全国推广,但还是从根本上无法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新时代,农技新方向,农业新时尚,寒冬播谷忙。

改变农民春种秋收的固有思想,改变北方干旱地区农业一年一作的固有态势,在寒冬季节种谷子,正悄悄成为长治市潞州区、屯留区、潞城区、武乡县、沁县等地谷子种植新模式。

冬播谷子技术是一套“秋雨春用、春雨全用”的谷子旱作种植模式。

冬播谷子在大雪节气前后,土壤封冻之前播种。冬天里大雪覆盖这大地,像给大地穿上一层厚厚的冬衣,它能使谷种保持在温暖湿润的土壤环境中,让冬播谷子顺利完成生理生化反应,提高成活率。

科学实验表明,种子冬季在土里萌动,来年春天比春播谷子提前20多天出苗,成熟期也可以提前半个多月到20天,在秋霜到来之前就可以收获,有效避免了霜冻造成的减产,而且谷子品质也优于春播的谷子。

冬播使用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具有透气和渗水的功能,能够把秋季土壤里的水分有效锁住,做到秋水冬储、秋水春用,可以有效缓解春季土地干旱,种子无法发芽的问题。

春天里下雨少,但是下的每一滴雨都会通过地膜渗透到地下,雨水只进不出,一点不会浪费。

冬播改变了谷子传统种植方式,由原来的人工条播栽培改成农业机械精少量穴播栽培,穴播株距保持在10cm-15cm,每穴种植4-5粒,春天发芽后实现每穴保苗3-4株,可免去原来人工间苗定植的繁重劳动投入,实现谷子的免间苗栽培,节省间苗劳动用工,谷子播种量也有降低,大大节约了种子用量和生产投入。

使用机械化冬播谷子,改变谷子依靠人工点播或犁带播种箱播种的种植方式,改成谷子专用覆膜施肥播种一体机播种,播种深度3-5cm,覆土厚度2-3cm,播种成本比人工播种平均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每天可播种二三十亩,是人工播种效率的四五倍,且播种深度适宜,播种均匀,不受大风天气影响,提高了播种质量和工作效率,省工省力。

谷子冬播,播期的改换可充分储存秋后土壤中的雨水,在第二年春季和夏季利用,实现了降水的高效利用,破解了春播谷子经常遭遇春夏连旱的难题。提早成熟后还可以复播一茬绿肥作物,为播种冬小麦打好肥料基础,实现两年三作,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村民收入。

使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机械化穴播,其技术应用模式是“一膜三行五微沟”,利用可降解地膜,覆盖三行谷,可以抗寒、抗旱,增加谷子蓄水保墒、通风透光和抗倒伏能力,提高光能利用率;五微沟就是地膜上覆土留出五条小沟,把雨水集中在沟里,可以有效利用有限降水。

谷子覆膜施肥播种一体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覆膜、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重工序。播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处理,增强谷子抗病虫害能力,有效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谷子白发病及黑穗病。

随播种一次性施入长效缓控释肥,后期不再追肥。既能免除费力的人工追肥,又可节省化肥用量,且一次性施肥满足了谷子全生育期肥料需要,防止了后期脱肥现象发生,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作用周期。

仲冬时节,原本是长治地区农村老百姓的农闲季节,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农业新技术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

在长治市各区县的农田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播种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经过垄沟、覆膜、穴播、覆土等多道环节后,冬播谷种子被均匀地埋进土壤里,等待来年春天的发芽。

收秋后把地整了,施了肥,经过种子处理,冬播下去,春天出苗,这样的话春天就不再耕地了。春天不管多大的风,下不下雨,一冬天地下的水分在膜下自然蒸发,形成一个吸土层,这样出苗就有保障了,解决了春旱的问题。

冬播新模式,让谷子经历了三九严寒、春秋霜冻和夏季高温,是名副其实的“四季小米”,具有墩苗期长、穗分化时间长的发育优势和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的抗性优势;且又比普通小米上市早,米价高于市场价格,还可以实现两年三茬轮种,增加了农民收入,新技术造福农民新生活。

需要继续改进的事,现在的冬播机械都是大型机械,还不适用于山区小块土地,有待农业技术人员继续研发新型适合机械,造福更多的山区农民。

新时代,新技术,创新农村生产新方式,创造农民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