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深陷“假唱门”N天了,网友们则争论不休,有人甚至提前开始洗地了,称去演唱会是为了感受氛围,至于听歌并不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假唱第一案

在个人看来,不论五月天有没有假唱,假唱现象的确存在于内娱。然而有一点需要大家去注意,以2009年的“全国假唱第一案”为例,艺人方梓媛和殷有璨在为黄圣依演唱会暖场时被执法人员发现假唱,分别处以2.5万罚款。事后,方梓媛因不堪心理压力割腕自杀,幸而送医及时保住了性命,也使该案轰动一时。

看似方梓媛和殷有璨是罪有应得,然而她们的假唱行为实际上授意于经纪人,作为默默无闻的新人,迫于无奈也只能服从安排。于是问题就来了,经纪人为什么要安排艺人假唱?目的又何在呢?

一切向钱看

正所谓在商言商,经纪人或经纪团队乃至一些活动的举办方,他们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赚钱,在此基础上可谓不择手段。回看“全国假唱第一案”,当事人方梓媛和殷有璨并非专业歌手,为了达到最佳的暖场效果,经纪人便不惜弄虚作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结果而言,方梓媛和殷有璨的假唱属于小打小闹,因为当时的主角是黄圣依,只要其真唱就算对得起观众了。相较之下,那些颇有知名度的歌手若是假唱,俨然属于性质恶劣的欺诈,源于其中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道理很简单,假如歌手全开麦可以连演五场演唱会,那么半开麦或不开麦也许就能够连演十场,单是门票收益便足以称得上天差地别了。

当然了,知名歌手的假唱不可能仅仅是经纪人所为,毕竟知名歌手不同于方梓媛和殷有璨这样的小艺人,他们与经纪人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同样会因假唱而赚得盆满钵满。

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

说到这里,关于假唱的解读就告一段落了,但若是发散思维,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论!从本质上来说,假唱就是为了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而这恰恰是内娱的现状所在。

前一阵子,很多人在讨论内娱演员和香港演员的暴雨戏,前者看起来和风细雨,后者则颇具瓢泼之势。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娱演员的职业定位,大众所认知的演员,常规工作模式为研读剧本、体验角色、进组拍摄、后期宣传,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周而复始。然而如此循规蹈矩,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于是内娱演员就开始全面发展了,拍戏之余还要上综艺、接商演等等。关键在于要利用正常演员的一个工作周期来完成上述所有工作,那么至少要保证身体健康,暴雨一类的戏份就能免则免、能糊弄则糊弄,尽最大努力降低感冒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由于档期排得太满,根本做不到对角色的精雕细琢,拍出来的戏也就常常有失水准了。不过不要紧,后期可以补救,安排营销号、水军拼命点赞、刷好评,同样可以混一个爆款剧的名头。事实上与那些称五月天是否真唱并不重要的言论如出一辙,表面上是营销或危机公关的手段,实则皆服务于“用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的投机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假唱只是内娱乱象的一个缩影,要是限制不住娱乐行业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歪风邪气,将来的“假”只会越来越多。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