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在庞大的市场规模下,诞生了诸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电商新兴品牌。但随着抢滩者的陆续上岸以及市场格局的固化,休闲零食也步入了一个集中化市场的病态现象,那就是小零食越来越贵,美其名为“高端化、品质化”,让人直呼吃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受限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如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那就是理性,务实,便宜才是王道,市场接受别虚无的高端化。即便是被誉为“高端零食”第一股的良品铺子,在坚持了多年的高端战略后,也终于向市场低头了,从“价高质优”转变了“价低质优”,而这也是良品铺子成立1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降价。

无独有偶,隔壁家的“三只松鼠”在22年就率先将“高端性价比”作为市场的竞争策略,概括而言就是通过供应商的体系优势,实现低成本高品质。更直白地说,那就是低价,便宜且不失性价比。而“低价品优”的现象并不是休闲零食品牌的好心大发,而是“内外”双压下的破局之变。

首先从行业而言受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单价便宜、消费频率高的零食行业整体需求虽未降低,但在存量竞争时代,玩家众多,行业集中度与竞争壁垒低,各大品牌都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活下来”。

从电商起家的“三只松鼠”从当初上市的年营收百亿到如今的50亿浮动,好在通过自建工厂以及原材料基地的深度布局,已逐渐扭转了不增收但增利的正循环。而主动放下身段的良品铺子前三季度营收为59.99亿,同比下滑14.33%;实现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下滑33.43%;扣非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下滑44.23%。事实证明了,从2019年提出的高端零食战略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的需求。

这并不是个例,在严峻的大环境下,其他休闲零食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旺旺、周黑鸭、绝味食品等头部休闲零食品牌发布的二季度、三季度报表都已出现业绩下滑的迹象。同时,受原料上涨、传统电商获客成本不断攀升、流量红利萎缩、物流和仓储费用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业绩增长遭遇承压已成为休闲零食的业内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头部巨头步履蹒跚之际,也注定了市场将出现变革。量贩零食以其独特的“低价高周转”商业模式为核心,通过大批量采购降低进价,依靠快节奏、高周转省去大量的中间环节,最终压低售价,并通过加盟模式实现快速跑马圈地,成为当下休闲零食行业的一大风口。

以当下势头正猛的几家量贩零食品牌为例,头部量贩零食品牌“零食很忙以每月超100家门店的数量扩张,门店数量已突破4000家,2022年全年门店零售额64.45亿元,同比增长139.7%。赵一鸣零食的扩张速度同样令人咋舌,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2500家,二者合并后门店总数超6500家,一跃成为量贩零食连锁品牌门店最多的新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量贩零食新势力的一路“狂飙”,合并抗敌已经让老牌势力的处境岌岌可危,这也是良品铺子“手撕”零食很忙,在IPO关键时期的一纸诉讼背后折射了零食赛道的竞争白热化。如同良品铺子的对外公开信所言:“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诚然而言,休闲零食在中国是一门好生意,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5300亿元增长至11654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12378亿元。未来5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7.3%。看似不起眼的小零食行业,是个名副其实的万亿大市场。前景虽美好,现实很骨感,产业同质化严重,进入门槛不高,导致零食赛道内的玩家们极易陷入价格战的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良品铺子的躬身入局,综合宏观环境压力、消费能力下降、消费信心等因素,当下的休闲零食赛道已正式进入“平价”大周期,无论是三只松鼠的“高端性价比”还是盐津铺子的低成本至上的高品质、高性价比,降价就是王,便宜就是道。

上一个周期,现在的休闲零食老势力通过电商渠道的红利将线下渠道的份额抢入线上渠道。当下的周期,量贩零食店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通过绝对的性价比将线下模式的红利进行了变革。未来,对于休闲零食的玩家们而言,比拼的核心不是“产品、渠道、营销”的模式,如何在保证良性利润的前提下让商品售价更低,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品优的产品将是唯一的关键竞争力。

休闲零食从小到大,从贱到贵,再到如今的平价,自由,应了一句话:竞争越大,越实惠,归根到底对于吃货们也是一个好消息,剩下的时间就让我们悠闲地嗑着瓜子看一场大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