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春江



脏乱却优雅。

这是我们初见埃及时的印象。

乘坐国航抵达开罗国际机场时,天色刚刚微亮。由于在飞越俄罗斯上空时,有过很好的睡眠,因此在乘坐机场Uber时,特别感觉有精神。

Uber行驶在高架桥上,两侧是数不清的清真寺与破败的土层外立面楼房。开罗的“万塔之城”的美誉与“脏乱差”的名声,再一次对立却和谐地存在着。

土黄色的城市主色调彰显着这个被沙漠包裹住的国度,也显露出一座城市的内核与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罗计程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罗


当天际出现了一座尖顶巨物时,我们还是被震撼到了。
晨雾遮盖住了金字塔的下半部分,尖顶与线面构成的几何结构出现在失去支撑的天边。这一如外太空的巨物,又犹如海市蜃楼般出现。清晨浓厚的晨雾遮盖住了金字塔的下端,映入眼帘的是巨大尖顶下破败脏乱的开罗街市与披着面纱的阿拉伯女人。这正如欲盖弥彰的金字塔那般,让人无法捉摸这座城市的神秘与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罗


我们乘坐的计程车,向着前方巨大的三角锥体驶去。这些在茫茫沙漠上矗立着,拥有完美几何结构与壮观身躯的古代奇迹,有无数个未解之谜等待揭晓。

我们渴望探寻4000年之前的古埃及,很想了解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让这样难度的奇观横空出世,并跨越几千年的等待与守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萨金字塔日出


在埃及,金字塔是古时法老的巨大陵墓。

金字塔的看点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区域。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吉萨金字塔群,这里是金字塔的登峰造极之作。其中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几乎代表了埃及的全部。而另一处金字塔群,是位于孟菲斯附近——那里是法老时代埃及的首都,如今已经被沙漠所吞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萨金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萨金字塔与开罗城


据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考古学者指出,胡夫金字塔是吉萨最古老的金字塔,也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假如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把它们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估算出,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20年时间,每年用工10万人。金字塔一方面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成为法老专制统治的见证。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他于当年观察了胡夫金字塔。拿破仑估算出,如果把胡夫金字塔,以及与它相距不远的胡夫的儿子哈夫拉,以及孙子孟卡乌拉的金字塔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三米高一米厚的石墙,沿着国界把整个法国围成一圈。

这个结果把他惊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萨金字塔旁的骆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意义,是对人民仁慈的人面,以及代表着威严与权利的狮身。

在洪水泛滥的季节,尼罗河淹没了农民们的家园,于是他们被征调去为法老修建陵墓——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创造就业计划”,似乎已经比几千年后秦始皇修长城时文明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萨金字塔的门票政策,是通票中包含了三个墓穴参观。具体的墓穴也会随着时间和季节分批关闭维护。胡夫金字塔自古代便向外开放,因此保护的情况并不理想,也留下了古希腊和科普特的涂鸦。洪水破坏了墙面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的浮雕保存较好。《亡灵书》《门之书》依然被作为题材出现在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夫金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夫金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夫金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夫金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神阿努比斯保护陵墓的神


下面的壁画内容是:国王向两地的王座之主阿蒙·拉,永恒之主奥西里斯,阿努比斯献上祭品。他们同意退出,并通过 Rostaou 的门,进入南方城市市长 Sennefer 的 ka(灵魂),有理有据。

壁画还展示了检查金属、砖、珠宝、皮革生产制作的过程,还能看见工人们站在脚手架上雕刻一尊巨像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壁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字塔女王神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字塔女王神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古埃及金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字塔外的石柱


骑着骆驼,才可以深入到沙漠深处,才可以看见七座金字塔同时出现的盛况。

精确到毫米的雕刻,石块的安放,建筑维度的命理学意义,很难想象这是四千年之前诞生的。金字塔曾经被认为是外星人留在埃及的。但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这种超乎自然力量的存在似乎并不少见。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无法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漠深处七座金字塔


我们在开罗,开始了一系列参观。

每天出来似乎总是不经意间就可以望见天际的萨拉丁城堡。而第一次望见并立刻前往,然后站在城堡所在的开罗城东穆盖塔姆山俯瞰下面的城市时,带给我们瞬间的撞击,似乎又超出了更远处的金字塔。


萨拉丁城堡是在12世纪时期,萨拉丁为抗击十字军东侵而建造。城堡分内城和外城,城内建有宫殿和寺庙,阿里清真寺的寺顶尖塔象一把利剑高耸入云,巨大的圆顶沐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是名副其实开罗的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拉丁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拉丁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拉丁城堡(2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拉丁城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拉丁城堡


站在萨拉丁城堡,可以俯瞰着整座开罗城。

这座矛盾却又合理的城市,这座伟大过,在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城市,如今却充斥着令人头疼的交通,污浊的空气,以及令我们感到惨不忍睹异常脏乱的街市。


在开罗距离萨拉丁城堡不远的区域,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死人之城”的地方。上百万活人与死人同住在墓葬区内,人们将坟墓当做住所,在墓地间生活起居,构建起魔幻现实与阴阳交汇的底层世界。

其实很难确切的说死人之城的具体位置,我们看到的是一处巨大的残破街区。数不清的清真寺在这处洼地耸立着,在夕阳下一片土黄色显露着北非气质的残败气息。
在这里行走的确需要非常注意。当我们爬上一处高地时,远方一个孩子朝我们前方的地方,扔下来一块石子示威着。那一刻我们有一些怵然,但很快也释怀理解了——这里不同于我们在埃及探访的任何一片区域,这里生活着开罗最底层的人民,而人口达到令人震惊的一百万。这里对于他们来说,是小心翼翼的家园,他们只能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人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人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人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人之城


墓室与活人共处一室,这样的生活,令人感觉荒唐不堪,但埃及人的生死观,促使这一切变得自然合理。我们认为这个背后,更多还是底层人民最悲哀的生活状况。这样的死人之屋被称为“赫什”,房屋内安放墓碑,地下则埋葬着尸骨。

公元969年开罗城建立之前,“死人城”就已是公共墓地。公元1250年至1500年间,马穆鲁克王朝统治埃及,死人城埋葬着数代王朝的达官贵人。


最初生活在“死人城”里的是专门的守墓人。

过去达官贵人都雇佣守墓人为先人看守陵墓,以防盗墓贼偷盗,并负责陵墓修缮。这些守墓人可以免费住在墓宅里,并获得一定酬劳。随着时间推移,墓宅就成为了真正的贫民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人之城


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人是穷人,他们从偏远乡下来开罗务工,微薄的收入使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在城里买房或租房,只能住进“死人城”里空置的墓穴,或向墓主人的后代租赁墓穴居住。

上世纪50年代,埃及社会经历重要变革,社会发展一度滞后,大量无家可归之人涌入“死人城”中居住。政府曾下令驱赶这里的居民,但根本无济于事,最终只能对此表示默许,并将死人城外围纳入了居民治安管理区域,将外围道路和主干道连接,迁入了24小时供电和供水,这才慢慢将死人城从禁区变为“居民区”。贫民窟最终成为生者和死者共同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人之城


开罗的名利场是喧嚣哈利利。

这里的大片区域是老开罗的核心地段,在这里交通变得无法言状,但这繁复的街巷,来来往往的人群,或许是最真实也最传统开罗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利露天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利露天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利露天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利露天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利露天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利露天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利露天市场


在埃及,一切的魔幻主义都会让人觉得合理。
当计程车驶入“垃圾城”,我在当下是被震撼到的。尘土飞扬,打包好的垃圾袋被装上车运往下站——据说开罗1/3的垃圾都在此被处理。
而这里却并不仅仅是个大型的露天工作站——这里还是这样一群人的家园。他们是开罗的“异教徒”——东正教基督徒,生生世世背负着这个似乎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名词向阳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罗垃圾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罗垃圾城


计程车穿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一切都豁然开朗——这里是我们的目的地,Monastery of Saint Simon。

是不是非常魔幻,天堂与地狱原来距离如此之近。

Monastery of Saint Simon,是这座垃圾城的教徒们,耗费10年光阴,清运100吨沙石,才在天然洞穴基础上,凿刻挖建而成的罕世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onastery of Saint Simon洞穴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onastery of Saint Simon洞穴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onastery of Saint Simon洞穴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onastery of Saint Simon洞穴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onastery of Saint Simon洞穴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onastery of Saint Simon洞穴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洞穴教堂与城市


「我怀着独一无二的爱情,她是如此无可匹敌。只是擦肩而过,就已经带走了我的心。」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从诞生那日开始,有些便是永恒。

单个人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民族与世代,将这种力量凝聚成为了一种奇迹。


我们离开洞穴教堂,步行途中无比新奇看到这里的人,无论大人与孩子,会更加悠然自得地,与每一位路过的外国游客说上一句“welcome”。这使得我们有了明媚的感觉。他她们,生活在这里每一个阴暗的角落——也许破败,但却是永远的家园。而Monastery of Saint Simon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历久弥新,也成为一种相对永恒,成就着人类的向往与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垃圾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垃圾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垃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