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627篇周记,选择“设为星标”

在昨日的一场与小A同学的对话中,我被带入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

小A分享了他的一段近期经历:出于对跑步鞋的需求,他在淘宝上进行了一番搜索。令他惊讶的是,不久之后,当他浏览其他网络平台时,无数关于跑步鞋的广告也如影随形地涌现出来。

这令他不经感慨:“大数据实在太过神秘而又可怕。”这番话也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们似乎活在一个由数据细丝编织的网络当中,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搜索,都被无形的触手紧紧追踪。

此现象并非孤立。无论是我们搜索的航班信息,还是在抖音上关注的娱乐圈视频,似乎都被神秘的算法捕捉,随后化作精准的广告推送再现于我们的视线之中。这种大数据的“杀熟”行为和精准推送,不禁让人对网络世界的隐秘角落产生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的一件事更是引起了我的深思。一位学生通过微信私信向我推荐了她近期在饮用的营养品,而出乎意料的是,仅仅一天之后,我在朋友圈就看到了这款产品的广告。起初我以为这不过是巧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巧合”屡见不鲜。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足迹,无论大小,都在被无声地记录和追踪,甚至用于后期的精准推送。这种现象不仅令人不安,更引发了对“个人隐私”这一话题的忧思。若是连我们在微信上的私密对话都能被算法捕捉并用于广告推送,那么我们其他日常的在线活动又会有何安全可言?

不仅如此,这种现象也与“信息茧房”密切相关。

“信息茧房”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首次提出,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现象: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往往被我们的兴趣和爱好所左右,久而久之,我们的思想视野如同被蚕茧般包裹,难以透视外界的广阔世界。

这种现象,伴随着“回音壁”与“气泡人”的概念,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在互联网的巨大信息池中,在选择性心理的作用下,我们往往关注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信息,而对其他信息嗤之以鼻。再加上算法推荐偏见的现实存在,我们被与自身观点相似的信息所包围,而被过滤掉的异质声音,使我们无法全面地理解世界。

在这个由大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时代,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挑战,更是关于隐私、自由以及知识多样性的伦理考量。这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介入和互联网平台的自我约束,以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数字环境。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的责任是提高自身对这些现象的认识,积极探寻多元化的信息源,以免被单一的视角所局限。同时,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共话题的讨论中,推动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在这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保护我们的在线隐私和安全,就像维护我们生活空间的清洁和安宁一样重要。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既可以实现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又保护我们宝贵的个人空间和思想自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