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20年没涨,这个社区的服务和环境却越来越好。

“我在这儿住了20年,近10年的变化最大,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物业服务跟不上,我都想过卖房搬走,现在住着别提多舒心了。”12月4日,家住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的居民丁维仁说。

银新苑南社区所辖的银新苑一区、二区为失地农民安置区,从村民变市民,要适应的不光是身份,还有生活方式。“居民一户最多拆迁返还十多套房,少的也有两三套房,出租屋人口激增,房屋空置率也不少,加之物业公司管理水平有限,小区整体环境一度较差。”银新苑南社区党委委员马进军说。

银新苑一区居民吴静对此记忆犹新:“以前小区物业基本不管,夏天垃圾成堆,气味难闻,冬天下雪,小区地砖不防滑,居民时有滑倒,单元门锁坏了没人修,小区里树死了没人管,公共绿地裸露,加之冬天暖气也不热,物业电话打不通,服务根本谈不上。这样的小区住得人憋屈,缴费根本不可能。”

几年下来,社区物业管理几乎成了“死循环”:小区环境差—居民不满意—物业收缴率低—物业没钱维修设施设备—小区环境更差—居民更不满意—更不愿缴费……居民投诉率居高不下。

如何从“死循环”变为良性循环?

2013年,银新苑南社区成立了新一届业主委员会,辞退原物业公司,联合辖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成立了“红管家”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让社区党委成员与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交叉任职,旨在实现党对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全面引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召集居民开会,听取意见建议。

打破僵局,改变起来并不容易。“刚接管时,居民因多年累积不满情绪,上门缴费和征求意见常吃‘闭门羹’。”“红管家”赵玉红倍感压力。居民吴静的话很有代表性:“等小区环境改善了,我能看到改变,就缴费。”

取信于民,从点滴做起。社区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党员、网格员深入居民家中,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从最迫切的事做起:垃圾回收及时了,小区开始补绿造绿,修理更换单元门,重新施划停车位,楼栋贴上保温层,居民家里升温了……点滴变化让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以前房子出租价格上不去,现在环境好了,租金都提高了一大截。”居民马万成说。

群众点赞,带来的不只是物业缴费率的提高,还有对社区工作的支持。更多的居民也加入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带头,群众跟上,保护小区环境变成居民共识。

倾听民声,才能做好民生。社区建设了“红色议事长廊”“栖心亭”“小院”等协商议事平台,今年以来,社区通过“一廊一亭一小院”议事平台收集到的居民意见建议均得到解决。

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小区治理全面开花。社区汇集辖区30余家共建单位、机关企业、社会团体优势资源,成立12个“阳光一家亲志愿服务联盟”,发动120名党员组建7支“小区红色管家”,配备专职网格员42名,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调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500多件。

银新苑南社区党委书记秦娜介绍,社区通过党组织领导+居委会协调、业委会监督、物业服务中心实施、警务室配合+N个网格员协助的“1+4+N”社会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共治体系,建立金凤区首家“红管家”教育实训基地,打造“红色物业”品牌,以“微治”“数治”“众治”理念,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红管家”(左)为居民服务。

如今,社区物业费的收缴,从“闭门羹”变成了“上门缴”。依托业主微信群、小区公示栏等,通过线下巡查发现问题、线上微信群接收诉求的全天候问题收集渠道,让群众呼声有回应。截至2023年,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由过去的20%提升到98%;物业费收缴率也由原来的30%提升到95%以上。

“20年来,小区一平方米3毛5的物业费没涨,但通过近10年努力,服务内容和质量一直在升级,未来,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更多。”社区党委委员马进军表示。(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马赛尔 贺紫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