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为了充分准备开国大典,常常忙到深夜才休息。

在这期间,毛主席亲自写信邀请一位14岁的姑娘参加开国大典。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小姑娘竟然回绝了毛主席的真诚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年代,参加开国大典可谓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尤其是受到毛主席亲自邀请更是难得的机会。

然而,毛主席并没有因为被拒绝而生气,反而再次给她送去了邀请信,表示一定要见见她。

这个14岁的小姑娘究竟是谁?为什么毛主席会亲自邀请她参加开国大典呢?

贫苦出身——马毛姐

毛主席亲自邀请的这位14岁的小姑娘,叫做马毛姐,同样是首枚“七一勋章”的获得者。

马毛姐原名叫做马三姐,1935年出生在无为县马家坝的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她排名老三,所以都叫她马三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三姐从小就跟随父母在江边打鱼,帮助他们维持生计。她很早就熟练地掌握了划船的技巧,拥有出色的水性。

之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作为和渔霸的横行,大鱼都被他们抢走了,马三姐只能捞到一些卖不了多少钱的小鱼,不得不去讨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马三姐的父亲被国民党抓走做苦力,这种情况令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后来,马三姐的母亲打听到可以通过大米赎回马三姐的父亲,但这个贫穷的家庭怎么可能拿出多余的粮食。

为了救父亲并减轻家庭负担,马三姐被她的母亲送去做童养媳,用换回来的大米赎回了她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旧社会,童养媳的地位远不如家里的仆人,她们几乎没有人权。马三姐被买来后,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伺候一家老小的吃喝,即使稍有不顺心也会挨打。

她吃的是剩饭残羹,就连睡觉也不得安宁,小小年纪就承受着巨大的折磨。

马三姐在13岁那年,也就是她做童养媳的第四年,幸运终于降临。无为县迎来了解放军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是土地改革的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苦的农民们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众多妇女们也获得了平等自由的权利。

马三姐看到解放军和其他军队有着明显的不同,解放军不会进行烧杀抢掠,也不会奴役人民,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帮助人民。

他们帮助村民耕种土地,插秧,也帮助渔民捕鱼…在马三姐眼中,他们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三姐对解放军充满了深深的钦佩和敬爱之情。她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尽管年纪小,但她愿意并且渴望为解放军做出贡献,而马三姐很快就等来了这个机会。

渡江小英雄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我军驻守江北,迫切需要渡船过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江北的大型船只大多已被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夺走。

为了能够成功渡过长江,各部队纷纷派遣人员前往附近的村庄向群众借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家坝村位于长江沿岸,许多村民以打渔为生,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渔船。由于村民对水性较为了解,所以解放军才决定动用人民的力量。

这个消息自然也引起了马三姐的关注,当得知解放军要征用渔船时,马三姐与哥哥决定回家劝说母亲捐出家中仅有的一艘渔船。

母亲起初不同意,但在她的反复劝说下,父母最终同意捐出船只,马三姐家成为村里第一个自愿上交船只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马三姐和哥哥积极参与了征船工作,他们挨家挨户地去劝说,仅用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征集到了超过200艘渔船和一批经验丰富的船工。

为了成功渡江,不仅需要人和船只,渔民和解放军战士还需要具备基本的战斗和水上生存技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开始相互传授技能。马三姐从解放军学会了打枪等战斗技能,而她则教授解放军划船和游泳等渡江所需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双方的技能交流,解放军迅速准备在长江中下游展开战略性进攻。经过上级深思熟虑,决定将四艘船组成一个突击队。

众人都了解到这次任务的危险性,报名参加就意味着面临敌人的火力,生死未卜。因此,在首长宣布渡江计划后,众人都默默低下了头,没有人敢第一个站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三姐看到这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首长对于这个主动参加突击队的小女孩感到非常惊讶,赞叹道:“小姑娘年纪虽小但胆量可是不小啊。”

马三姐的勇敢举动激励了几个渔民,他们也纷纷举起了手。很快,突击队的船员名额就被填满。

战斗开始后,还没等首长下令,马三姐就早早地站在船头,准备朝着敌人的方向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这时,部队首长看到年仅十四岁的马三姐,不忍将小小年纪的她放在枪炮无眼的战场上,说什么也不让她当舵手,无奈之下,马三姐只能下船。

但她没有放弃,找准机会,她快速的钻进一艘船内。当战士们发现她的时候,船只已经来到了江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敌军的炮火突然袭来,这艘船的舵手不幸丧生,马三姐看到这情况后,立刻担任起了掌舵的任务。

就在那一刻,一颗子弹击中了马三姐的右胳膊,但她似乎毫不在意地继续摇动船桨。鲜血流淌,但她坚持要将解放军送到对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凭借着出色的驾船技术和对环境的熟悉,迅速将30名解放军送上了对岸。他们成为了我军第一支登陆的部队,这条船也被称为“渡江第一船”。

部队登上岸后,他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敌人藏身在碉堡内,向解放军发起猛烈的进攻,试图利用火力优势封锁江岸,这给突击队的冲刺带来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情况下,继续冲锋下去会延误战机。马三姐见状,立即对解放军说道:“跟着我来,我参与过修建碉堡,我清楚地知道地雷的位置。”

就这样,马三姐带着两个爆破手,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火力和雷区,迅速向碉堡前进。在她的指导下,解放军成功炸毁了几座碉堡,大大减轻了后方部队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马三姐连续六次横渡长江,将近百名解放军战士运送到对岸。接下来的六天六夜,马三姐和哥哥不分昼夜,不停地运送渡江部队和物资。

在战争结束后,解放军指战员向上级汇报了马三姐的英勇表现。

随后,中央评定马三姐为一等功,并授予了她“渡江英雄”的奖状,同时也评定了她的哥哥为二等功。甚至连他们所使用的船只都被称为“渡江第一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的两次邀请

马三姐的事迹很快在媒体上得到报道,消息也传到了北京,甚至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

当毛主席得知她的事迹后,他对这位渡江小英雄很感兴趣,所以很想亲自见见她,看看她有何不同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毛主席亲自派人将开国大典的邀请函送到了马三姐的手中。

这个消息在马家坝村迅速传开,开国大典是非常庄重的活动,毛主席竟然亲自邀请马三姐参加,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喜讯。

然而,马三姐的家人经过商量后,认为她还太小,只有14岁,而且路途遥远,一个人去的话他们始终放心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三姐也理解家人的担心,因此拒绝了参加开国大典的邀请,选择留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农活。

1951年的9月,正值建国两周年前夕,毛主席再次想起了那位在渡江战役中立下大功的14岁小姑娘。得知她没有参加开国大典的原因后,毛主席当即表示:“我要见见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马三姐在时隔两年后,再次收到了毛主席亲笔的邀请函。这次是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送信给她,他对马三姐说:

“毛主席已经知道你上次没能去参加开国大典的原因,但他一直都记着你。这次他再次邀请你去参加国庆庆典,并嘱托我们解决你的一切后顾之忧。你可以放心地跟我们一起去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马三姐跟随安徽省代表团来到北京,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她满怀憧憬地期待着能见到被人民深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9月20日,马三姐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了国庆典礼,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0月3日晚上,毛主席邀请各省代表一起观看戏剧,令马三姐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能坐在毛主席旁边,这让她格外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笑着问道:“你就是那个渡江的小英雄对吗?你叫什么名字?”

马三姐羞红了脸,实话实说:“主席,我没有名字……”因为她的父母没有给她取名字,大家都按照她的排行称呼她为马三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哈哈大笑:“这么伟大的小英雄,没有名字怎么行呢?”陈毅也幽默地说:“原来你还是一位无名英雄呢!”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派人将马三姐接到了自己的住处做客。毛主席笑着对李讷、李敏说:“这位是渡江战役中最年幼的女英雄,你们可以向她学习。尽管和你们年龄相仿,但她已经是一位英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午吃饭时,毛主席看了马三姐一眼,认真地说道:“昨晚我想了一个名字给你,经过再次思考,你姓马,我姓毛,我们就用我的姓作为你名字的首字母,叫作马毛姐,你觉得怎么样?”

此时的马三姐心情十分激动,毛主席不仅没有忘记她,还了解她的困境,并亲自帮助解决问题,甚至还邀请她到自己家里,给其他女儿们树立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毛主席又给她起了一个名字,马三姐感动得眼眶湿润,但她强忍住情绪,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询问了马三姐的学习情况,马三姐坦言自己不太会识字。毛主席严肃地说道:“女孩子一定要读书,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毛主席随后建议马三姐到北京读书,。但马三姐觉得太麻烦,委婉地拒绝了毛主席,并向他保证她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他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的几十年里,马毛姐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她参加工作后,还利用闲暇时间无偿地帮助八一制片厂拍摄影片。

在电影《渡江侦察记》中,有一个角色名叫刘四姐,她梳着两撮小辫子,大约十五岁,正是以马毛姐为原型塑造而成的。

结语

从“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景象到现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巨变,信念一步步变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八十余岁的马毛姐不仅亲历了这一切,还是建设和贡献的重要人物。岁月如梭,她的初心坚如磐石,信念永不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