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科现在整个就像‘难民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徐灵敏如此描述感染潮下的儿科现状。她表示,每个家庭都把孩子视若珍宝,医院糟糕的候诊体验,很容易让家长抱怨儿科医生、护士。

今年以来,儿科医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门诊工作压力,患儿及家属挤满了医院,医生从早到晚怎么也看不完。一名儿科医生发微博表示,最心累的是,看完一天门诊还不能下班,要处理患儿家长的投诉,因为等待时间太久了,家长不满意了。

“投诉候诊时间长,投诉儿科医生少,医院叫儿科医生答复,儿科医生怎么答复?”徐灵敏无奈地说,她和很多同事也都在生病,大家也在带病工作,“病人看不完,医生怎么休息?”

多地医院儿科门诊爆满,日接诊人次破万

自9月起到入秋立冬以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儿科诊疗领域经历着诺如病毒、支原体肺炎、合胞病毒、流感、腺病毒 等多重传染性疾病的持续考验。

最近天津市儿童医院两个院区日门急诊量加起来已经超过12000人次。据网传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刘薇“致患儿家属的一封信”内容显示,11月18日该院旗下2个院区门诊量累计单日突破13171人次,连续百余天日门急诊量破万。

天津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呼吸感染科专家邹映雪介绍说,医护人员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接诊,最多的时候两院区夜间诊室的医生加起来将近40人,但仍有部分患者要等候一段时间才能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刘薇“致患儿家属的一封信”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进入10月中下旬,河南省儿童医院三个院区每天门急诊量持续在10000人次以上,在以往,医院的门急诊量主要维持在7000人次左右,而在近期,每天门急诊量持续在10000人次以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每天有5000人左右,河南省儿童医院医务部主任周一博表示,医院临时新增设了晚间11个专家门诊,可能会持续整个冬天。

合并感染来袭,儿科医护带病加班加点

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报告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安医大二附院”),儿科就诊人数在11月中旬有明显回落。但没等医护短暂喘息,患儿数随即重回高峰。“目前我院儿科日均接诊量保持在1200至1300人次,已经是我们最大的接诊能力了。”儿科副主任医师项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接诊趋势图

项云介绍,此前感染患儿数的回落,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流行有所下降,“但现在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各类病原体又开始抬头,还有的患儿发生合并感染,导致就诊数重回高位。”

安医大二附院住院患儿的病原体检测结果,也反映了多种病原体叠加感染的形势。项云出示的一份肺炎患儿化验结果显示,一位患儿同时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腺病毒、博卡病毒和鼻病毒5种病原体感染。“类似情况在住院患儿中已较为普遍,倒推到门诊,预计情况也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肺炎患儿的病原体感染检查结果

“肺炎支原体还没完全消退,病毒感染又来了。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孩子,合并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较常见的有合并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丁国栋表示,“这些患儿的症状比单一感染稍重,病程,尤其是发热的天数较长。”

“治疗也会复杂一些,根据情况会考虑联合用药,比如抗生素联合抗流感病毒药物等。而如果患儿年龄较小,或者发现已出现肺部实变,我们会第一时间收治入院。”丁国栋说。

感染还波及到医护人员。项云昨日开始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儿科医生天天接触发热患儿,和他们对话,看嗓子、听诊,即便都戴着口罩,但防护还是有限,医护中也间断有人发生感染。”

但除非是出现高热等较严重的症状,儿科医护仍然要坚持带病工作,徐灵敏也在生病,咽痛、带状疱疹感染,“出一天门诊,平均每小时要看13到15个患儿,根本看不完。儿科医生本就短缺,生病了也没有休息的时间。”

儿科医护好,儿童才会好

徐灵敏认为,流感季儿科每年爆满,源头上的症结,依旧是儿科医疗资源短缺,基层医院儿科投入不足,导致分级诊疗体系难以有效运转。

“不是所有家长都具备医疗知识,不能指望靠他们个人经验来判断孩子病情。现在患儿和家长都扎堆在大医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综合性医院儿科开设不足,同时基层医院也难以提供充足的支援。”徐灵敏说。

今年,徐灵敏提交了一份《各类医疗机构统一医生门诊挂号费增强基层卫生健康水平的建议》,她在建议中指出,应依据医生个人的资质和能力,统一其在各类各级医疗机构的门诊挂号费,这有利于医疗卫生人才良性有序流动,以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的整体诊疗水平。

“儿科医生的主要收入来自挂号费,只有对应提高了基层儿科医生的收入待遇,尊重医生付出的劳动价值,儿科的分级诊疗,乃至整个儿科医疗才能发展起来。”徐灵敏说。

事实上,历年来关于提升儿科医生保障待遇,加强儿科建设的呼吁不绝于耳,人大提案中相关建议也频繁出现,但情况并未得到扭转,“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儿科在综合性医院几乎是个‘公益科室’。检验检查、用药少,不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没有硬性政策的扶持,管理者自然缺乏动力发展儿科。”华东地区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Z医生表示。

从今年夏天起,Z医生不止一次向医院提出申请,希望能增加小儿支气管镜设备的数量,却迟迟没得到回应。“我院儿科只有两副小儿支气管镜,不足以满足这轮感染下大量需要肺泡灌洗肺炎患儿的医疗需求。但医院考虑的可能是,‘熬一熬就过去了’,购买设备、扩增场地等都是开销,一旦这一波感染回落,新增的小儿支气管镜‘又是浪费了’。”

在Z医生看来,儿科面临的困境与感染科类似,平时存在感弱,不为医院带来营收,但也足够满足医疗需求。“而一旦面临疾病的集中爆发期,资源就明显不够了,只能不断增加儿科医护的工作负荷。”

儿科专业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儿科荒”和儿科分级诊疗未能落实依然是首要原因。

11月23日,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已指导各地加强统筹调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议症状较轻的患儿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儿科等就诊。国家卫健委还特意提醒家长,当下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

国家卫健委从分级诊疗的政策出发,建议疏导、分流目前的儿科就诊高峰。此外,还需要加强儿科医疗资源的投入,在近年生育放缓的大背景下,儿科医疗资源短板问题容易被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累、穷、险是儿科医生荒的原因……”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某儿科主任曾在一次采访中曾表示。

儿科医生人员不足,“儿科荒”仍在持续。儿科人才教育培养曾在17年之间处于真空状态,1999年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入临床医学,不再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开设,直到2016年国家卫计委协调教育部8所医学高校开设儿科临床本科才恢复儿科人才培养。国家卫健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1年我国儿科医师数量为20.6万人,在全国420万医生数中占比仅约5%,而我国0-17周岁儿童数量占比为21%。

201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儿科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是其他医师工作量的2.4倍,流行高峰时期更有不少儿科医生轮流看诊,坐诊看80个患儿业几乎是家常便饭。

疫情三年,儿科是受冲击最严重的科室,上网课防聚集、科学防疫卫生知识普及、阻断了人口流动和疾病传播,儿科门诊和儿童病房门可罗雀,儿科科室遇冷,医护绩效腰斩甚至倒贴,迫于生存压力一些儿科医护转岗,儿科科室合并,儿童医院倒闭关门。在阶段性免疫获得并防疫全面放开之后,今年手足口病、流感、支原体肺炎等病毒盛行反扑,儿科全年几乎没能停歇。

接诊压力大,儿科医生往往接诊面对的是整个家庭的压力,医患关系更紧张。由于儿科患者年龄较小,患病时极易哭闹,对于自身疾病症状很难描述清楚,也不易配合医务人员进行诊疗,这同样对家长的情绪产生较大影响,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过激言辞或冲突行为,这使得儿科医务人员往往易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接诊效率,儿科疾病急、变特点、也往往相当考验儿科医生诊断水平和准确度,极易误诊。

儿童医疗资源高度中心化,基层稀缺。202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全国儿童专科医院151家,且其中110家分布在城市中,区域性儿童医疗机构稀缺,基层儿童医疗机构稀缺,基层社区医疗在儿科诊疗能力上不足,往往容易误诊和大剂量过度诊疗,此外儿童相关的中医适宜技术和诊疗方案缺席,未得到很好临床推广应用。

在此背景下,2016年起新型诊所的先行者——新型儿科诊所出现在基层医疗市场,发挥了承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补充作用,出现了不少专家型儿科诊所平台、循证型儿科连锁诊所、医生IP型个人诊所。但即便有诸多政策鼓励、资本支持、医生挺身创业,作为先行者数量仍是少数,儿科医疗整体底子依然薄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建设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中医医院内部薪酬分配机制中向儿科倾斜,保障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平均水平。

相比成人科室,儿科一般开药少,药物用量少,检验项目少,收入结构主要依靠诊费和基本药费,儿科科室的效益低特征在综合型医院中不被重视,学科建设和投入也常处于边缘地带,绩效薪酬也常处低位,青年儿科医生人才流失转岗现象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虽说即使在新生儿数量下降的现在,儿科诊所依然有很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儿科诊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的患儿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无论是工作状态、还是经济收入,儿科都是各医疗科室中的‘最底层’,应该有政策扶持。”徐灵敏说,“我希望,等我退休的时候,儿科的日子能好过一些,儿科医护好过了,儿童才能好。”

图文来源掌上医讯综合自医学界、华医网、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