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年生

我的父亲王寿之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王寿之

父亲祖籍桐城南乡黄狄保,那里有一个茂林古刹,因此我们这个家族称为“茂林王氏”。这个家族还出了一个黄梅戏名人——王文治,和我父亲同一辈分,年龄也差不多,只可惜他们之间交往不是太多。

听父亲说,我们家是在他爷爷时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挑进城里的,到一个大户人家当厨子,他的父亲在这户人家的私塾里作为旁听生学了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从而进入了管家者阶层。日本鬼子来了之后,他们一家躲反到外婆家——现在的白泽湖乡,舅舅们劳作,他和哥哥仍然在自修学习,因而成了知识分子。

父亲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从打老虎、三反五反,到反右派,到文革,他一直是运动对象,受到过不少冲击,但他却打而不倒,因为他不过就是一个穷教师,不过就是有点古文在肚子里。他始终认为共产党好,不要考虑失业问题了。解放前,一到寒暑假就当心下学期会不会失业,要看上面的脸色。他向组织上写过多份入党申请书,都没有如愿,最后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被安排为安庆市政协两届常委。他是一个书生,笔耕不辍,以他的作品表达他对生活、对劳动、对人民的热爱。

一九六四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父亲在市郊任店大队古树村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住在雇农汪孟喜家,汪家只有两间草房,汪和奶奶两人生活,烧饭睡觉都在里面,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父亲住在那里,白天参加农业生产,晚上组织村民开会。他和汪孟喜成了至交,以后几十年一直有来往,汪的奶奶去世,父亲还叫我前去探望。父亲在创研室时(那时叫剧目组),和基层的作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记得青阳县有个作者叫施玉青,就常来我们家,给父亲带来许多农村的故事。还有一个叫张良苏的作者,常常喜欢开怀大笑,也是我们家的常客。父亲在文革中下放到潜山县油坝乡东店大队洪桥生产队,生产队的老桂、汪根、周传焰等人,都和他是朋友,吃过晚饭以后,都到他的住处抽烟、嗒发(聊天)。大队部有个小店,卖点针头线脑什么的,收购农民的鸡蛋、芝麻等等。返城之后,父亲就以这个小店为原型,创作了《小店春早》。

三年困难时期,是父亲理论创作的高峰期,也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时期。那时没有电,父亲在煤油灯下写出了一篇篇理论文章,主要探讨戏剧冲突问题,记得有一篇文章就拿了七十多块钱稿费,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观的。那个时候,我的母亲被错划为右派,在石牌劳动改造,父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生活,我们经常拎着篮子、带着碗筷到人委食堂、民众食堂吃饭。父亲为了不让我们挨饿,经常买一些红薯,用吊罐在煤炉上篜;有时周末,他买一些肥肉,烧上一锅冬瓜,给我们刹馋(解馋)。父亲自己得了浮肿病(营养不良所致),组织上分配了一点三合粉(实际上是米糠和黄豆粉),让他度过了难关。在戏校教书期间,他住在学校,开了一片荒地,种了不少茄子、辣椒、黄豆等,秋季收了不少黄豆,记得我们家的楼板上摊晾了满满的黄豆秸秆。

父亲经常教导我们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那时讲成分、讲家庭出身,我们姐弟四人的读书升学成了问题。他当然希望我们能够升造,但是他又无能为力。我小学二年级时,因不会背诵乘法表,他拿铜戒尺狠狠地打过我的手心。我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安庆一中,他当然十分高兴。因为文革,我和大弟弟下放,小弟弟因病残留城,父亲自己也以干部身份下到农村,和我们在一个生产队。我们干了一年,到年底分红,一个工只有一毛钱。六九年发大水,我们下放的地方一片汪洋,庄稼颗粒无收。就是这样,我们还是做了长期在农村安家的准备,没有打算回城。我七零年上调,到地区化肥厂。之后,父亲在乡五七领导小组帮忙,解决了一大批知青的回城问题,大弟弟在大多数同学都走了之后,才得到上调机会,仅仅安排在潜山县城,没有回安庆。父亲从来不会为我们的事找关系求人,他自己除了写作之外,也很少为自己的待遇求人。他自己六十年代初就是行政十八级,以后几十年未升过级;他是国家一级编剧,却拿着副高的工资。他五十几岁得了肾病,大家都以为他活不了多久,他却多活了三十多年。他与世无争,但老天有眼,让他得享天年。

父亲虽与世无争,但却十分坚毅。他初中二年级没有读完,碰上了抗日战争,他躲反到农村舅舅家,一边劳作,一边读书。他没有读过大学,但他却一直好学不倦。他年轻时为报纸撰稿,变换使用笔名,通常一个版面都是他的文章。他古典文学底子深厚,为学生讲课,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他的书法很好,只是偶尔显露几手。他喜欢下围棋,下起棋来可以不吃饭。他对哲学很感兴趣,和我讲过辩证法,让我读《联共(布)党史》,说上面有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论述。他好与人争辩,有时好讲死理。对于如何与疾病抗争,他也是自有一套心得,在得了肾病之后,对于如何撤减激素类药物,他就做得恰到好处。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不能吃、不能喝,全身不能动弹,完全靠鼻饲提供营养,竟然活了九个半月,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

父亲走了,他这一生算没白活,人间的酸甜苦辣他都尝尽了。他没有丟下金银财物,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对黄梅戏的贡献,他的勤奋,他的为人,他的待人接物,他的随和,他的慈祥,都是我们 学习的板样,也是一般人难以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