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有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抹黑、歪曲那些反西方的“非民主国家”,即使这些国家在某些方面有卓越的成就,擅长春秋笔法的西方媒体也会颠倒黑白、避实就虚,用充满误导性和模糊性的文字将读者往负面的方向去联想。而对西方国家自己,这些媒体也很擅长颠倒黑白、避实就虚,甚至“丧事喜办”,营造出奉行“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和亲西方国家战无不胜的假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在进攻阿瓦迪夫卡初期的损失也不小)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11月27日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才显得极其罕见。《新闻周刊》在这篇文章中承认,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城市阿瓦迪夫卡“及时取得胜利”,并援引了《基辅邮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消息,称俄军已攻占了城市东南方向原来的乌军阵地,在尤为关键的南部工业区也取得了“部分成功”,但依然认为乌军仍在这里守住了部分阵地。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媒体非常喜欢渲染俄军在乌克兰的失败,尤其是2022年秋季俄军因为组织不善,将撤退变成溃退后,西方媒体几乎是兴高采烈,在他们的报道中简直俄罗斯明天就要亡国了......所以这篇承认俄军在阿瓦迪夫卡取得胜利的文章,才显得有些另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周刊》的相关报道)

相比之下美国战争研究所(ISW)显得冷静多了,在最新的评估报告中表示,根据地理定位的变化,他们认为俄军在阿瓦迪夫卡西北和东南部确实取得进展,但对一些俄罗斯社交媒体上,关于俄军已占领全部阿瓦迪夫卡工业区的消息则表示可信度不高,还需要“视觉确认”。从字面意思来看,ISW大概就是认为需要更确切的证据才能证明,例如某一块阵地上长期出现俄军的无线电信号,这才能确认俄军在这里实现了实质突破。

而英国的《经济学人》看起来更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了俄军得以在阿瓦迪夫卡突破乌克兰苦心修筑的要塞区,除了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另一个不是很起眼但意义更重大的方面发挥了不少作用,这就是电子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链”一度成为西方援助乌克兰的典范)

俄乌冲突初期,俄军的电子战能力可以说一塌糊涂,乌克兰军队拿到“星链”之前,双方还是半斤八两。等到两万余个“星链”终端发到乌军基层部队手中,配合北约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荨麻”战斗控制系统,战场开始对乌军单向透明,甚至能做到俄军炮兵开火后30秒就将其压制并摧毁,至于利用“星链”进行通讯、定位和无人机导航等等,更是不在话下。一时之间,毫无准备的俄军可以说被吊起打,上演千里大溃退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但俄罗斯吸取教训后学得很快,不久便开发出专门针对“星链”的“白芷”电子战系统,至迟在今年夏季的乌军反攻时开始在前线部署,据称曾成功定位乌军第47机步旅指挥部,随后俄军出动苏-34将其“斩首”。“白芷”的成功研发和应用,表明俄罗斯军工在电子战领域有自己的理解,不是他们认为的“苏联时代的老古董”。

而且在俄罗斯转入战时经济轨道后,电子战研究可能被列为重点项目,所以之后乌克兰在这方面屡屡受挫,全国的广播电视、民用通讯和政府部门的加密联络一度被瘫痪,军用指挥通信系统更得到俄军的重点“关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乌军仍在不断向阿瓦迪夫卡集结军队)

除了这些软目标,俄军在前线和后方都增大增强了电子战的使用范围,乌军发射的“神剑”制导炮弹、“海马斯”火箭弹和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常常莫名其妙地偏离轨道;夜里袭击克里米亚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被俄军电子战部队成功干扰击落的,也比防空导弹拦截的更多;至于“星链”,也成了明日黄花,最多也就是聊胜于无。

更重要的是,由于通信信道被干扰,乌军连无人机都很难使用了,《经济学人》认为,俄军在前线平均每10公里部署一套电子战系统,不但可以有效干扰乌军无人机飞手操控无人机,还能根据无线电波测定飞手的位置,引导炮兵进行打击,结果就是今年以来乌军平均每周损失无人机2000架。英国智库皇家三军防务研究所的数据更不客气,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10000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

根据公开消息,俄军还开发了不同的电子战系统针对不同的目标,例如“波列-21E”负责干扰GPS信号;“克拉苏哈”系列负责干扰北约的空中监视,也就是预警机和侦察机;“里尔-3”是智能反无人机系统,瞄准北约提供的“弹簧刀”和“凤凰幽灵”等无人机;更大型的“摩尔曼斯克-BN”则负责战区和战略级的信号监测和干扰......这还只是知道的,莫斯科手里还有什么牌,恐怕北约也不确定。

至此,形势已非常明显,乌军光靠现在的电子战系统已不可能取得什么优势,最多也就是钻钻空子,将来还可能面临更艰难的局面,唯一能保住乌克兰的办法就是美军亲自下场,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掏出来。但华盛顿的精英们会为了乌克兰,冒着吃俄罗斯核弹的风险吗?这个答案恐怕从最近越来越多针对泽连斯基的流言吧便能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