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邦内除了果敢,还有佤邦和小勐拉两个特区。其中佤邦较为特殊,该地区被分成南北两部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佤邦形成现在的格局,两地之间有没有打通连接通道呢?

一、佤邦

佤邦被称为掸邦第二特区,拥有高度自治权,面积3万平方公里,分成南北两部分。佤邦人口约60万,主体民族是佤族。佤邦历史上是中国领土,这里在唐朝属于南诏,宋朝属于大理,元明两朝虽然行政归属几经变化,但是都是傣族世袭土官封地,因此这里也是缅北华人聚集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经济落后,矿产开采的投资和矿产市场主要来自中国。佤邦曾是罂粟种植区,上世纪末我国与其达成替代种植协议,佤邦逐渐种植龙眼、茶叶、橡胶等经济作物。也因此当地最主要的商贸伙伴、原料市场、销售和投资地都是中国,人民币是这里的流通货币。

佤邦曾是缅共的武装区,该市的首府邦康市曾是缅共中央所在地,当时还叫邦桑。

二、佤邦分成两部分的原因

佤邦被纳入缅甸版图是因为英国的殖民扩张。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与清朝的藩属关系被打破,滇缅之间的划界问题就成为一大难题。1894年至1899年,中英两国先后四次进行滇缅划界,但是因各自坚持界线未能确定。1935年至1937年间,划界工程有所进展,但是仍有部分边界尚未确定。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滇缅边境也就暂时放到一边。1941年,中国正处于艰难抗战之中。英国为修建滇缅公路,向我国施压,迫使我国将本属中国的领土划入英属缅甸。1947年缅甸在宪法中规定掸邦和佤邦成为其一部分。1948年国民党残部败退佤邦,在1966年之前控制该地区。166年佤邦地区出现四支游击队,开始削弱国民党势力。1968年缅共在缅甸东北和北部建立根据地,创建中部军区,即现在的北佤邦地区。

佤邦原本只包含北佤,南佤的形成是因为缅甸的内乱。缅甸独立后,内部武装冲突时有发生。因为战乱影响,缅甸和泰国边境几乎处于无人管辖的状态。为躲避战乱,大量佤族人迁往泰缅边境,也就是南佤地区。

上世纪60年代,缅甸著名的大毒枭和军阀坤沙逐渐崛起,到80年代,坤沙已经控制了掸邦与泰国清迈、清莱、夜丰颂三府接壤的狭长地带,控制了长达400公里的泰缅边境。南佤周边地区是坤沙的毒品基地,他控制了缅甸80%的毒品贸易,并建立自己的武装,成为南佤的实际控制者。随后坤沙野心膨胀,宣布独立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南瓦地区有很多佤族人,佤邦在各武装组织中兵力最多、实力最强,于是缅甸政府邀请佤邦军队联合剿灭坤沙。坤沙被剿灭后,佤邦军队控制了南佤地区,出于对佤邦的感谢,缅甸政府将南佤送给佤邦,正式形成了佤邦一南一北的格局。

三、为什么佤邦没有打通两地通道

明清时期佤邦地区一直实行土司制度,这里有非常强烈的自治色彩,在治理制度和结构上沿袭了很多中国做法,中央和掸邦政府几乎无法插手这里。那么佤邦为什么能容忍南北之间的分离呢?佤邦政府在当地有绝对的权威,没有佤邦联军的允许,缅甸政府军不得擅自进入其辖区,为了安抚佤邦,缅甸政府向佤邦提供一定的军费和物资,而佤邦则承诺不与反对派接触,不退出缅甸。既然名义上是缅甸的领土,那么南北佤之间就能通过政府军控制区联系,缅甸政府也默认了这一模式。

这种联系方式使得佤邦和政府之间能有一定的合作余地和基础,双方的利益得以维护,对地区局势的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2011年佤邦联合军与中央政府谈判成功,成为掸邦第二特区。佤邦的局势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使佤邦能加强与其他和国家的地区联系,促进其经济发展。同时与佤邦的合作,也为缅甸政府探索解决民族矛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可以说算得上互利互惠,因此佤邦现在也没必要强制打通南北佤之间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