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不可忘却的年代,一提到河南,外省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却是“偷井盖”、“社会分子”等不光彩的词汇。这些刻板印象让河南在外界的声誉备受质疑。然而,如今当人们谈论河南,这些负面标签已经不再轻易附加。河南如何走出这一转变的过程,其背后离不开一位杰出的领导者,他就是徐光春,一位以宣传记者身份出道的省委书记,他倾心致力于为河南正名,成为人民心目中永恒的英雄。

徐光春,1944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从小就是一个热衷于文字表达的年轻人。早在学校时期,他便肩负起宣传岗位的文章责任,为学校传递信息。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初中时,他就被邀请成为杭州市委机关报的特约记者,这在当时的环境中可谓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荣誉,显示出他卓越的才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20岁的徐光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迎来了他新的征程。在大学时期,他不仅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还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和课外活动,为自己在写作和组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毕业后,他在不同的实习场地中度过,其中包括炼油厂、公社和部队农场,这些多元的经历让他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深刻锻炼,为他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

1985年,徐光春调任至新华社上海分社,担任社长与党组书记一职。这是一个编辑部工作强度不亚于宣传工作的新领域,然而,徐光春在新的工作中迅速适应,并迅速在新华社的职务中脱颖而出。这段经历使他的才干再次受到组织的高度认可,随后,他相继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要职,迎来了一系列的升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04年,徐光春被调任至河南,出任省委书记一职,这一时刻他刚好60岁。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他在此工作岗位上只能任一届,也就是五年的时光。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这五年将是平淡无奇、不温不火的,但对于徐光春而言,这五年是他激情四溢的奋斗岁月。

然而,当他踏上河南的土地时,他意识到这个人口众多的大省的治理并非易事。在河南,本地人、外来务工者、外出打工者等各类人员交汇,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社会画卷。于是,河南人在外界的眼中逐渐失去了曾经的好形象。这种误解成为河南发展的一大阻碍。得知这一情况后,徐光春决定为河南正名,他运用自己宣传记者出身的敏锐度,以挖掘河南好人好事为契机,展现一个真实而积极的河南。

在徐光春的引领下,仅仅一年的努力之后,两位河南人成功入选“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这些故事通过媒体传播,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河南。这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河南的印象,还吸引了商人和企业家纷纷前来投资,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感动中国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每年都有河南人成为入选人物,这在其他省份是难以企及的成就。

河南正名之后,徐光春转向关注河南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尤其是在文化领域更是投入了大量心血。他提出的“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理念,通过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河南省。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原文化上海行、港澳行、宝岛行等一系列文化外宣活动,都是徐光春亲自策划的。这些活动加强了河南的文化自信心,也让人们认识到,除了农业产能之外,河南还有强大的文化产业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河南卫视在传统文化输出方面崭露头角。这不仅是因为河南卫视的汇演节目备受欢迎,更因为这是徐光春书记在文化建设上的巨大贡献。他的努力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河南树立了新的文化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文化建设,徐光春对河南的农业产业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提出了“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战略构想,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使得河南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走上了农业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

然而,就在2022年10月21日,这位深受爱戴的河南省委书记因病离世,享年78岁。他的离世让人们深感痛惜,但他的功绩与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他不仅为河南人民正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徐光春的一生是为人民不懈努力的写照,他为河南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他的去世是对党和人民的一次巨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他是真正为人民办事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繁荣贡献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