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洋

近年来,革命老区基点村音西街道云中洋村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抓手,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动革命老区村建设,致力打造城市“后花园”。

如今的云中洋村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

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

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

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

构成环境美、乡风好

生态优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云中洋村因村舍建在海拔400米以上的纱帽山、石山、马头岭、五龙岩、来锦山上的山间小盆地中,常年云雾缭绕,似处于云的海洋之中,因而得名云中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中洋村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基点村

村内古迹众多

庐岩寺、戴氏宗祠

戴祥滋故居、清朝古井

成了旅游胜地

庐岩寺古刹和戴氏宗祠不但历史悠久,还为福清解放作出贡献。1934年11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驻扎在庐岩寺和戴氏宗祠内。1949年2月中旬,中共福清县委在戴氏宗祠召开扩大会议,贯彻闽中地委溪尾洋会议精神,做出发展党组织、扩大游击武装、继续开展除霸、反“三征”斗争的决定,戴氏宗祠成为福清革命武装的发源地之一。

庐岩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庐岩寺坐落于云中洋村山坳里,始建于宋熙宁八年(1075年),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由于年代久远,历经多次重修,距最后一次修建时间1933年也有90年的历史。为保护文化遗产,保住革命发源地遗址,村民们自发筹集了近200万元资金于2007年再次修缮。如今的庐岩寺修葺一新,香火日盛。

戴氏宗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氏宗祠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福清县委机关和中共闽中游击队驻地,为四合院祠庙建筑,始建于晚清,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云中洋小学校舍使用,历经20世纪30年代、1991年、2002年3次重修。现已列入福清市不可移动文物。

云中洋村不仅有重要的红色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华侨文化,是爱国侨领戴祥滋先生的故乡。戴祥滋早年侨居印尼,经过多年奋斗打拼,成为当时福清侨界翘楚,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福清华侨协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被聘为福清县第一届政协委员。戴祥滋先生热心公益、心系桑梓,他捐资兴学、铺路修桥、创办救火会……先后为家乡的教育、交通、城建等事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戴祥滋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祥滋故居位于岭口自然村北部,始建于1921年后的四五年间,由主座、洋楼、碉楼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达2143平方米,主座是福清典型的红砖四合院式风格,与附属建筑错落有致。2009年5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戴祥滋故居被列为福清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墓亭水库

01

近年来,云中洋村通过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用好侨贤资源,深入挖掘当地红色史实,建成红色休闲公园和红色活动广场;

02

实施“村村通”工程,拓宽改造龙云公路“单拼双”8.3公里、波云公路5公里和自然村村道4.8公里,完善道路设施,推动乡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03

建立“双水源”供水制,解决自然村用水问题,让大山里的村民喝上放心水;

04

实施雨污分离工程,污水零排河,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横流问题,改善水环境;

05

建造生命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 黄海玲 通讯员 俞丽华 俞晓娟 图 融合音西

编辑 薛雅平 何晓丽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 峰 陈晓明‍‍‍‍‍‍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拍照上传举报

一键直达“融壹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