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提供的数据显示,11月第三周,特斯拉中国周交付量达到了1.6万台。虽然一个月内涨价4次,特斯拉还是供不应求。当然,大家拥抱的不只是特斯拉,更是经济、环保、舒适的新能源汽车。

不过,说到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就始终是个跳不过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也电池,败也电池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动力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动汽车的电池成为了动力来源,而不再是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这种变化也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发生事故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危险情况。比如在碰撞事故中,电动汽车的电池可能会受到挤压或者破损,导致电池短路后,汽车快速“自燃”“起火”。

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事故,那安全带、安全气囊这类减轻外力冲击的被动安全装置可能不足以保命,还需要在电池方面做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在电池组周围设置保护壳和隔离层,防止电池受到挤压和破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动作”,大大安全

简单来说,就是给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穿件“防护服”,当电芯着火时能够形成一道阻隔,从而避免蔓延成整车着火,这样一来,车内的人就有了更多的时间逃离车辆。

技术从不让人失望。针对电池防护的被动安全装置,目前在市面上已经有了,并且得到了应用和效果验证。一些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为电池安装上了仕卫麒防火盾,它是特殊材料、多层结构、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具有优秀的阻燃性能,从而阻挡火势扩散,减缓火灾的蔓延速度。预防不怕晚,已经拥有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也可以再对电池进行改装,给电池装上仕卫麒防火盾,也给自己和乘车人更持久的安全保障。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缺的不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技术,也不是专注将技术落地为产品的生产商,而是缺少安全意识和认知。由衷希望,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能够花一些时间去了解电池的安全隐患,以及花一些精力去做好电池的安全防护措施。

仕卫麒,一生只为一车人。